2023年,中国新冠疫情防控全面解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回归乙类管理,我国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回归,经济正在复苏。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与以往相比显著上升,医疗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互联网+”成为重要抓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习惯于使用网络平台的人越来越多。“互联网+”已被视为重要的医疗健康服务手段,成为国家推动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副主任郝晓宁在接受《中国信息界》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尤其是2022年,《“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相继发布,多次强调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建设与发展;12月12日,《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发布,突破了互联网诊疗的首诊限制;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再次强调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也实现了从1.0时代的在线平台预约挂号、疾病咨询,到2.0时代的互联网医院出现、医生线上处方权,再到如今开始向3.0时代的互联网“三医”联动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效益日益显现,在推动医疗健康行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国家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2022年,全国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
互联网医疗将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生态变革。互联网医疗是缓解基层医疗服务压力、优化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发生转变,“三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类慢性疾病成为防治重点。无论是短期需求还是长期发展,通过互联网医疗相关产品应用,都将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诊断有效性”,优化医疗资源。
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
“互联网+”成为推动我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符合健康中国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在医疗健康发展中,社区等基层一直是相对薄弱环节,在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互联网+”模式将为满足人民需求发挥重要作用。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在接受《中国信息界》采访时表示,互联网诊疗最大的受益方是基层,让患者能够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连续的医疗照护。
2016年以来,随着国家“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政策推进以及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在社区健康服务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出“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服务模式”,将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应用于居民健康服务的过程中,建立了智慧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平台。家庭医生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规范化的诊疗和便捷的转诊服务,还可以实施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等精细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下一步‘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与发展将不再是表面化,而是真正深层次的,回归医疗健康为人民服务的本质”,郝晓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