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OOC-P模型,六点五力落地社群运营 (二)
admin
2023-10-25 22:04:55
0

看本章之前请看:SSOOC-P模型,六点五力落地社群运营(一)

结构点:Structure规则力

本节关键词:

· 明确规则、远景幕布;

· 创建亚文化、塑造仪式感;

· 梯度产品、递进成交;

· 梦想阶梯、会员清单。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所谓框架,就是套路、公式。这一节中,就来聊聊框架思维。

其实,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很早就有了类似框架思维的概念。比如中国的古钱币,自秦统一六国后就是圆形方孔,外圆,代表外在处事要圆通、随和、方便别人,讲究为人处世的艺术;内方,则意喻我们的内心要有规则和框架,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正所谓:外在圆融通达,内在方正有原则,方为大智慧。

让我们漫步时光长廊,把镜头从古代拉回现代,从东方拉到西方,看看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又是怎样谈“框架思维”的:

埃隆·马斯克号称“硅谷钢铁侠”,连续创立Paypal(互联网金融支付)、SpaceX(太空发射)、SolarCity(太阳能光伏发电)、Tesla(特斯拉汽车)等业务,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在一次TED演讲中,主持人问他:这些企业如此天差地别,规模又如此之大,请问您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当时,马斯克把成功归功于思维模型,他回答:“我想,存在一种好的思维框架,那是物理学的东西……有点像第一原理推论,总的来讲,我认为存在将事情缩减至其根本实质,并从那里开始向上的理论,和类推推理刚好相反。”

马斯克提到的思维框架,就是一种我们处理信息、思考问题的思维结构。极光认为,运用这种思维结构,应该秉持“简单”原则,力求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直指问题的本质和真相!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到过“大道至简”,意指事物的原理、方法、规则应该都是简单通透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通常会涉及3类框架:自我框架,心理框架,行动框架。

◆ 01、自我框架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冰山模型”理论,他将人们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的部分”和隐藏的“冰山以下的部分”。而自我框架可以视作“冰山以下的部分”。

不同的个体,其“冰山以下的部分”是不一样的,其差异具体表现在对待人、事、物的态度和原则上,其本质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比如,在我们成就自我的过程中,经常会萌生出这样的自我框架: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有些人的答案可能是这样的:我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富有的、自由的、高尚的人……

再比如,一位从商的朋友,他的内心可能会有这样的自我框架:什么生意不做?有些人的答案可能是这样的:犯法的生意不做、不可持续的生意不做、没机会做大的生意不做……

假如,每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前都能够先想一想:“这件事,是否符合我的自我框架?”那么,就能够排除干扰、抵制诱惑、找到同频、放大格局,最终达成目标。想清楚了再开始,就符合我们古人所说的“慎始”二字了。

◆ 02、心理框架

所谓心理框架,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事物进行认知的框架。

比如,一位男士想找到人生伴侣,他在内心里可能就有这样的画像框架:与自己年龄相仿、相貌端庄恬静、黑直长发、身高160厘米以上、温柔贤惠、厨艺好、勤劳善良等。当他有了这样的心理框架,再去寻觅爱人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往这样的条件上靠。

再比如,袁文泽企业营销熟悉的一个学习型社群,其创始人心目中的社群成员是这样的:乐分享、有绝活、能轻松支付2万元的年费。当他将这样的心理框架用文字和语言呈现出来,并且对外宣布的时候,吸引来的成员果然大多数都拥有他所描述的能力和实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框架有什么好处呢?设定了心理框架,可以过滤掉不符合条件的人和事,提高匹配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吸引同频的人。

◆ 03、行动框架

什么是行动框架?就是做一件事情的行动步骤。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处处都涉及行动框架,比如:

· 做决策思考,会用到“六顶思考帽框架”;

· 做产品分析,会用到“波士顿矩阵框架”;

· 做竞争策略,会用到“SWOT框架”;

· 做项目路演,会用到“SCQA框架”;

· 做项目方案,会用到“5W2H框架”;

· 提炼产品卖点,会用到“FABV框架”;

· 设计成交话术,会用到“SPIN[2]框架”;

· 撰写销售文案,会用到“AITDA框架”。

无论是项目路演、产品推介、项目方案呈现、工作成果展示还是年度规划、培训分享,我们身在职场,几乎每天都会为这些内容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有了行动框架,就可以化繁为简、高效完成!

框架思维:明确规则、远景幕布

那么,如何用框架思维来规划你的社群呢?要注意用好这3个框架。

首先,自我框架,你想做个怎样的社群?根本上,就是这个社群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的外在显示。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社群的定位。谈到定位,就是:

· 社群叫什么名字?

· 聚焦在哪个领域?

· 建立这个社群的目的是什么?

· 通过社群运营,你希望得到怎样的回报?

· 社群领军人物的IP如何定位?(详见2.2.1小节“定位你的IP”的相关内容。)

其次,心理框架,你想吸引怎样的社群成员?其实就是:

· 明确提出你的价值主张,以连接同好,同频共振

· 明确提出进入社群的资格标准,吸引目标群体对号入座。

关于设置社群准入资格,我们来看看正和岛是怎样做的。

正和岛的会员资格:

· 拥有健康、阳光、负责任的价值观,追求长大、热爱学习、乐于分享;

· 是所在企业的创始人、董事长、CEO、总裁等首要决策者;

· 所在企业系独立法人企业,成立3年以上,且上一年销售收入须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投资类企业的管理资金规模须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或在新兴产业中具有未来长大性;

· 所在企业从事对社会有益的产业或事业,登岛前3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 认可并践行《正和岛会员章程》及适用于会员的制度规则。

最后,行动框架,如何制定社群行为的规则呢?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对社群而言,没有明确的规则,必定一盘散沙,要么氛围沉闷不敢逾越,要么开放过头,很快被低质量的无效社交所攻陷。而创建了社群规则,并描绘出一个可期的远景蓝图,必可聚沙成塔、有序发展。

通常,社群规则的制定涉及5个方面的内容:社群架构规则,准入门槛,退出机制,社群用户日常行为规则,社群创建者行为规则,如图所示。

这样,自我框架、心理框架、行动框架,3个框架、12个结构点,合起来就形成一份完整的社群纲领(会员章程)。下面,我们来重点聊聊行动框架,也就是社群规则的制定。



制定社群规则的框架


◆ 01、社群架构规则

社群的架构规则,涉及3个方面:载体选择,组织架构,生命周期。

首先是载体选择,我们都知道,家是一个虚拟概念,而房子是家的载体。其实,正如家和房子的关系一样,社群也是一个虚拟概念,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载体来承载数字化的社群。这个载体可以是微信群,也可以是QQ群,还可以是独立开发的App。

假如使用微信群为载体来构建社群,由于每个人都有微信,信息触达路径最短,建群成本几乎为零。但是每个群的成员上限是500人,如果需要吸纳更多的社群成员,就要设计好微信群矩阵,如核心群、联创团队群、合伙人群、区域群、付费微课群、免费热身群、活动秒杀群等,进行多群联动。

而独立开发App来构建社群,前期投入较大,产品原型设计、项目开发测试、App安装推广等环节都需要时间,同时还需要配备产品经理和运维团队,以在后期持续迭代。当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你自己具有完全的控制权。

一般而言,在社群载体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用渐进迭代的方式,先使用微信群来运营,然后等用户数、运营经验均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自建App,将用户迁移过去。无论如何,选择社群载体的原则是:最短路径,双向互动,渐进迭代。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社群是私域流量的载体,而微信群则是社群的载体。

社群架构的第二个要点,是组织架构。

大体上,社群的运营和管理涉及以下几个岗位:

· 【社群创建人】可以理解为群主,他们规划和架构社群的未来,对社群结果和目标负总责;

· 【小秘书】又称小喇叭,协助群主做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包括社群规则维护、消息发布、日常规划、项目对接等;

· 【意见领袖】又称达人,帮助社群持续地做价值输出;

· 【社群编辑】在社群中发起话题或讨论,并将有价值的内容汇总,以文章的形式输出,进而在公众号等各类自媒体中进行二次传播。

除了社群创建人和社群管理团队,再进一步向外围延伸,可以把社群用户分为5种类型:

· 【付费用户】为社群提供资金,是社群建设的晴雨表;

· 【核心参与者】又称活跃分子,他们经常参与社群讨论,帮助维持社群活跃度;

· 【潜水者】这个群体比较安静,并不积极将他们的观点分享出来,一般不评论,不表态;

· 【统治者】也称超级用户,他们在社群中很有影响力,在社群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和追随者;

· 【联结者】他们是社群的连接中心,将不同的群组串联在一起,同时会拉新人进来。

除了以上这9类角色,一个社群中还应该有哪些角色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戏说社群”的段子。

经研究认为,一个温馨的社群,一个活跃的社群,理想的构成是这样的:

要有一个傻不拉叽的群主;

要有几个风姿不减当年的“万人迷”;

要有几名不甘老去的世俗愤青;

要有几个三天两头晒养生的专家;

要有几个有事没事经常对掐的好友;

要有时不时蹦出几句冷幽默的疑似思想家;

要有掌握各种小道消息的“内部”人士;

要有几个爱发“段子”的奇才;

要有几个比狗睡得晚、比鸡起得早的失眠者;

要有几个记忆力超强的“超级大脑”;

最好还要有几个文人骚客;

还要有几个视金钱如粪土、时不时发红包的爱心人士;

要有一名正襟危坐经常维持群规的“纪委书记”;

要有一位甘愿受虐、经常挨骂被戏谑的好对象;

要有一位经常请客、甘愿买单的隐形富豪;

要有一位经常身在海外、心系本群的时差先生;

还要有经常召集各种聚会的“饭醉领袖”;

最后也要有多个一言不发、宁愿潜水憋死,也绝不退群的基础群员。

通常,社群组织的扩张,一方面,看核心群的流程是否畅通,是否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可复制的运营规范;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分社群群主的长大。社群创建人要有意识地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分社群群主。

除了载体选择和组织架构,社群架构的第三个要点,就是想清楚社群的生命周期。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社群作为一个人群的聚合体,也会有它的生命周期。就好像“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缘聚缘散”一样,社群也会“群生群灭”。

47万微信群、2亿微信用户,背后数字规律揭秘

来自清华大学、康奈尔大学、腾讯公司和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了“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了47万以上个微信群、2亿以上的微信用户、6亿以上的好友关系和200万条以上的邀请记录,揭秘了微信群背后的数字密码。

论文首先分析了474726个微信群样本的生命周期分布(数据收集日期为2015年7月26日到8月28日),得出的结论是,每天约有230万个微信群被创建;一个群可以拥有的最长生命周期是34天;其中40%的群在一周之内变得默默无言。

论文还指出,微信群的生命周期,很大程度取决于设立时候的社交目的。例如,事件驱动的微信群,相对于经常聚会的朋友群,有更高消亡的可能性。

一般社群都会经过一个创立、活跃、沉寂、激活、再次沉寂、再次激活、再次沉寂……直至休眠、死亡的过程。对于社群创建者而言,能否有效进行商业变现,是一个社群能否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

今天,建一个微信群几乎没成本,每个人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建起一个群,建100个微信群也没有什么成本,可见,搭建社群的成本趋近于零,但运营和维护社群的成本却在不断高企。比如,如何获取种子用户、如何获得群体的持续认可、如何营造去除杂音的圈子和社群氛围,如何让用户愿意自动帮你传播和转发……这些都需要投入精力和资源进行运维。

所以,对社群运营而言,拥有的微信群越多,反而越是一个负担。有些微信群在建立之初,就需要定好这个群解散的时间节点。

通常,对用户要实行“分级运营”。微信群分级运营的原则是:

· 核心群,长期存续;

· 临时群,即用即抛(如微课群,往往转瞬即逝);

· 重点用户群,重度运维;

· 一般用户群,一般运维。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微课群的群规,其中第四条就明确地定义了其生命周期。

本群为网赢研习社【实战微营销】微课授课群,共同约定如下:

1.本群打广告秒踢,攻击老师、负能量秒踢!

2.本课程采取在线微信群授课形式,用“1+2”模式进行,即1天授课,2天演练和答疑;在线微课用文字+语音+PPT分享,每次时间1.5小时,课程期间群员禁言。课程内容将以“群精华”的形式沉淀。

3.建议大家在课程期间将本群置顶,并积极交流;不欢迎无意义的闲聊,以免稀释有价值的内容。

4.为避免信息过载,遵循“群生群灭”的原则,群有效期为7天;每周五晚上,每期课程群将解散;解散方式:移除所有群成员。

◆ 02、准入门槛

一个真正有价值的社群,一定是有门槛的。设定恰当的门槛,有助于筛选出更精准的目标用户,也会令人更加重视和珍惜进入社群的机会。通常,我们在心理框架中提出的资格标准,更多的是软性的指标,但准入门槛往往是硬性的。

社群的准入门槛,较常见的有3种方式:付费,朋友推荐,完成任务。

首先,来谈谈准入门槛的第一种方式:付费。

付费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群门槛,经常成为学习型社群的准入门槛,适合知识高度专业化的领域。这种准入方式也反映出社群创建者对社群价值充分的自信心。只有付费购买过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才有机会进入这个社群,这样才能实现创建者想精准筛选目标群体的初衷。

例如,李善友教授的“混沌研习社”、李笑来老师的学习社群、自媒体大V彪悍一只猫的“彪悍行动营”、黄有璨的“三节课”,以及极光创立的“网赢研习社”,都是以付费作为准入门槛的代表社群。李笑来老师曾经笑谈:“在我眼里,社群年费是一个过滤器,它起码筛出了两种人:肯付费的人和能付费的人。”

如果要以付费作为准入门槛,创建之初就得明晰:你社群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会被任何免费的社群产品所替代,也没有同类型、同品质的社群服务,它一定是具有独特性、稀缺性及自身核心价值的。

从运营的角度来看,付费后,大家就会重视,“因为这是我花过钱的”,人们普遍有这样的心理,越是贵的、来之不易的越受到重视。付费能让社群成员更珍惜机会、参与度更高,行为上也会更加规范。同时,运营成本有了基础保证后,就能安排专人负责社群的运营,从而提供更好的社群服务。

还有一点,愿意为价值付费的人,他们的学习能力、眼界、对自己的期待值都高于普通人,他们付费进入社群,除了提高自身能力,还为了认识一些和自己有共性的同类人群。他们通过在社群中持续的互动交流,从而高度强化了其身份认同感。

因此,我们可以说,付费是一种不错的筛选方式,遵循吸引力法则,让行为模式、生活背景、价值观比较接近的人聚合在一起,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而社群门槛金额的多少,可由社群提供的价值决定。

社群准入门槛的第二种方式是朋友推荐。

这种邀请制的准入门槛比较适合较为私密的、中小型社群的成员引入。新人要想进群,就得有老用户邀请,现有社群成员对推荐进来的新成员比较了解,将更加符合社群的用户群体特性。同时,由于有推荐人存在,新成员加入之后能够很快适应社群风格,对社群的黏性也比较大。

例如,秋叶老师的“69群”从不对外开放,都是邀请制,谁都可以申请进入,但只有一个条件:你得有干货,才华就是门槛。有的小伙伴画思维导图又快又好,有的小伙伴手绘又美又帅,有的小伙伴拍照有天赋,就能被邀请进69群。但社群永远不超过69人,超过69人就必须踢掉或换掉一些人,看起来很残酷,但可以保证社群的活跃度和良好的新陈代谢。

创投圈有这样一句话:“服务得天下,推荐定江山。”服务固然重要,你的推荐人是谁,却更重要。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想进入一个顶级的企业家圈子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光有钱不行,还得有推荐人,有软实力!

冯仑在《理想丰满》一书中,谈到了香港马会的邀请制:

“香港马会也是非常出名的俱乐部,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他们在发展会员上特别下功夫,采用的是邀请制。你觉得你有钱去申请,人家还不见得接纳你,他越这样就越会显得这个会员资格的价值高。

“现在经常有人找我帮忙在北京马会订餐,因为只有会员才有资格订餐,而且结账的时候会员本人必须到场,这虽然很麻烦,但他坚持这条原则,把他认为不合适这个会所的人屏蔽掉,因此也确实做到了真正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保证了其主流定位。”

事实上,北京马会用了两年时间,虽然只发展了不到500个会员,但是会员质量都很高。这就是邀请制的效果。

最后,我们来聊聊社群门槛的第三种方式:完成任务。

完成了某个“任务”,方可加入社群,这样的门槛,也经常作为社群的准入条件。这种方式虽然不用付费,但对于希望进入社群的用户来说,也得有一定的付出。

比如,“十点读书会”的入群门槛是什么呢?它的准入门槛就是曾经有过拆书经历,如果想进入这个社群,入群时必须交一份推荐书单,且需承诺每周完成一篇读书笔记。通过这样的门槛筛选下来的用户,拥有的共性是:执行力强、自觉性高,且对“十点读书会”高度认同。

再如,还有一种常见的入群方式,就是完成这样的小任务:保存组织方宣传海报——分享到朋友圈——截图——发回给组织方——完成任务,被邀请进群;或是分享朋友圈后,集齐N个赞……

还有些兴趣类社群,如摄影社群,以提交一份创意作品作为准入门槛,也十分有意思。

总而言之,“完成任务”这种准入方式,考验的是诚意、是耐心,如果连这样的小任务都不愿完成,那肯定不是社群的目标受众,从这个角度而言,“完成任务”也是个不错的准入门槛。

◆ 03、退出机制

一个有生命力的社群,除了有准入门槛,还要设计好退出机制,以便让社群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

关于社群的退出机制,有3种情况:违规,自愿退出,负能量直接清退。

在社群内,如果向大家反复宣导和明确过群规后,还有人违规、影响社群正常秩序,必须及时制止,必要时也可将其“抱”出群,以示惩戒(是否可以回来,视群规而定)。

另外,社群和社群成员都是动态长大的,假如社群成员最初是带着问题来的,当其感觉到问题已经解决时,或者说当感觉不再需要该社群时,可以自行退出社群。

吴晓波读书会的目标人群,早期是企业家和各类型的商务人士。读点有价值的书,一直是吴晓波所提倡的。后期,其用户类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吴晓波频道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但围绕财经、美好商业这个总体方向,并没有变化。这时,社群的主要人员变成了“理性的中产阶级及知识爱好者”,吴晓波认为,他们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升级的主力人群。

可见,人会长大,社群也会发展、壮大、迭代,一切都是动态的。相应地,我们也要用动态的眼光去洞察和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

无论设计怎样的群规或倡导怎样的社群文化,正能量都应该是首当其冲被推崇的。有的人负能量很大,在群内成了一名“破坏团结的领军分子”,社群创建者可以行使权力,直接将其清退。

◆ 04、社群用户日常行为规则

明确了社群架构规则、进入门槛、退出机制,我们再来看看,社群用户的日常行为,该如何规范呢?

具体而言,涉及两个要点:

· 硬性的,明确群规;

· 软性的,明确鼓励和反对的事情。

先说群规。社群是由人组成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得定规矩,为了防止“江湖混乱”,需要设立一个统一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群规”。设立群规,有助于社群成员达成共识,共同遵守和执行。

群规如何制定呢?按照“简单”原则,制定的规则尽量简单易懂,力求让进入社群的新成员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个社群属于什么领域,社群内都是些什么人,进群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不同的社群,因为门槛不同,社群成员对社群的珍惜和重视程度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门槛较低的社群,群员行为较为随意,群规就要设计得严格些;门槛较高的社群,群员的自我约束力较强,群规只须寥寥数语即可。

另外,即使同一社群,下面也设有不同用途的分群,如核心群、合伙人群、付费微课群、临时微课群、直播卖货群等,由于社群目的和对象不同,每个分群的群规也应该做相应调整。

无论如何,一套基本的群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硬性指标(必选的动作):可要求群员进入社群后规范群昵称、入群后做自我介绍等;

· 令行禁止(不能做的动作):明确禁止的行为,如违反将有什么后果;

· 附属说明:如社群介绍、活动预告等。

举个例子,某品牌产品型社群下属的“母亲节直播卖货微信群”,群规是这样的:

欢迎新朋友进群!

欢迎进入中国首届冬虫夏草“鲜草节”——冬虫夏草现挖现卖直播群,直播冬虫夏草寻草、挖草、刷草全过程,邀请大咖坐镇分享,并开启秒杀、团购活动。

在本群存续期间,请大家遵守群规:

1.本群禁广告(下一秒抱出);

2.禁互加骚扰(下一秒抱出);

3.群内言论不得涉及政治等敏感话题(下一秒抱出);

4.群内欢迎讨论“健康生活”相关主题;

活动预告:· 5月12日,母亲节,群内鲜虫草特价秒杀;

· 5月13日,特邀中国十大营销操盘手,分享“冬虫夏草,销售额从2亿元到80亿元的秘密”;

· 5月14日,特邀三代中医世家掌门人,分享“1根鲜虫草,为啥等于3根干虫草”。

最终解释权归×××品牌所有。

通过这个群规,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个品牌企业为“鲜草节”建立的直播卖货秒杀群,在这个群里,有直播,有优惠活动,还有大咖分享,群规中明确了禁止的行为,如有违反将立即“抱”出群;同时,还做了群内分享的相关活动预告。

再举个例子,学习型社群“网赢研习社”下属的某个班级群群规,是这样的:

大家好,为了保持本群积极学习的氛围,特立几条群规如下:

1.群内的同学请及时修改昵称,格式为:姓名+公司名;

2.本群欢迎各种话题讨论,尤其是网络营销及微营销;

3.爱发红包?Yes,Yes,Yes!心情靓,过生日,过节啥的,多来点红包雨呗,增进友情;

4.私自拉人进群?一定要私信群主同意哦;

5.发布广告,拉票?No,No,No!不过要发个红包啥的,群主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6.老师分享的文档有知识产权,是我们学员的福利,内部参考一下,可不要向外扩散哦!

让我们在网赢研习社彼此陪伴,共同进步!

这个社群是网赢研习社的一个班级群,其中的群友彼此都不陌生,群规用语略带俏皮,但该有的入群要求和令行禁止都说得很清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最基本的游戏规则,方可让大家在其中“愉快地玩耍”!

群规需要迭代么?答案是肯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群规模的变大,运营者自身的长大,以及对社群更深入的理解,群规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迭代。在群规的迭代过程中,始终铭记“人性化”这个关键词,少些对抗、多些提倡,相信你的社群也能越来越棒!

聊完硬性的群规,我们再来聊聊软性的“共识”。

社群的健康发展,除了运用文字内容(群规)进行规范,还体现在一些文化共识中,如:

· 鼓励聚焦群话题,反对无意义聊天,以免稀释有价值的内容;

· 鼓励积极参与、积极发言,反对潜水;

· 鼓励分享文化,为社群做贡献,反对光说不练;

· 鼓励连接、将不同的群组串联在一起,反对无效社交、假人脉;

· 鼓励协作、打造自组织,反对各人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每个社群都有其独特性,鼓励什么、不鼓励什么,反对什么、赞同什么,都需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思考和提炼。既可以通过文化共识来达成,也可以通过社群积分制度来引导,总之,虽然是软性的,也需要持续的宣导,以形成社群氛围。

◆ 05、社群创建者行为规则

关于社群的规则制定,最后谈一点,就是:社群创建者需要注意什么?

我们主要谈两点:必做的事和不做的事。

袁文泽企业营销观察到,很多社群的创建者会出现一些不当的组织行为。比如,有的把“创建者”的角色移交下属,自己当甩手掌柜;有的凡事亲力亲为、忙得苦不堪言……

一个健康长大的社群,一个高效运营的社群团队,其中的每个成员一定都有明确的分工,每个角色、每个岗位都相互了解、高效协作。就像一个生态系统完整的池塘,有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细菌;或者像一同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有的负责除妖、有的负责挑担、有的负责化缘、有的负责取经……

社群创建者就像阳光、就像唐僧,是无可替代的。那么,作为一个社群的灵魂人物,有哪些事情是社群创建者必须做的呢?

答案是:那些他人无法替代的重要工作必须由社群创建者来完成,如:

· 制定社群文化基调;

· 优化社群规则;

· 培养运营团队;

· 筛选合作伙伴;

· 扩大社群规模;

·开拓合作资源;

· 规划未来方向;

· 观察思考等。

一般来说,“一个人,干不过一个团队”,创建者要想做好社群的管理,就必须组建和培养核心运营团队,一件很烦琐的事情,分解到多人后,解决起来就高效得多了。那么,社群创建者不做什么呢?答案是:那些可替代性强的、投入精力多、收益少的事情。比如,群内互动、聊天;一对一免费服务等。

总之一句话,社群的创建者要去“做对的事”,而不是仅仅“把事做对”。

未完待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