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入局背景交代之2:中国制造2025该师从何门?
admin
2023-10-25 21:42:42
0

引言

当今各个国家在产业链上的布局角色犹如等级鲜明的金字塔布局,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入关入关」!工业制造能力作为强国重器之本,是一个国家入关走上主舞台的关键所在。秉着一如既往地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摆在中国制造2025面前的有哪些老师傅?该师从何门呢?抛去繁复的技术细节,这里我们大开脑洞地聊一下各家的布局立足点。


01 德国:工业「」联网,想要大包干的老师傅



作为理工科生,我相信“德棍”的比例是很高的,所以我们要谈到的第一个师傅便是德国。不仅因为它是工业4.0的发源地,而且德国提出的“工业4.0”从战略的角度分析“可上可下”--上可反抗美国信息技术对制造业话语权的侵蚀,下可压制第三世界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


阻止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支配地位,或者换个说法,从“商业模式”角度的对传统工程制造的降维打击(掠夺)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的一个关键立足点。逻辑也很简单,因为一旦制造业各个环节都被云计算接管,那么以美国为首提出“互联网制造”概念的入局者就是最大的赢家,而再精巧、硬核的制造方都将沦为平台的“打工人”。


因此,为了避免被美国“流氓式”超车,德国工业4.0并不强调甚至不希望类似于通用Predix这种集存储、计算、流程管理、集成为一体的“cloud matrix brain”管控工厂里的一切生产活动,德国工业4.0更倾向于用“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 Physic System)”来赋予工厂本地化的决策能力,云最多只提供可靠的储存能力和低廉On-Demand的计算能力,流程管控和节点升级改造等全部任务由本地的CPS统一发布,这种“势”的角色变更,让云成为工业4.0的一个工具提供角色,而不会成为掌控生产制造的中枢所在。而要打造这样牛逼的CPS,不好意思!你还是得买我的新硬件、流程软件和独家的服务。


  • 优点分析:利益捆绑,异化信息服务第三方!

未来工厂因CPS的本地部署而被称为“智慧工厂”,否则,CPS的功能属性一旦上云,那就应该被称为“云端大脑,干活工厂”。所以德国工业4.0的项目特征为呈现出软硬件捆绑交付,这样一方面保证了项目未来的掌控权握在工厂手里,而德国工业4.0服务商将继续扮演着师父的角色,提供整体式的解决方案。德国工业4.0将作为布道师的德国企业和全球的甲方工厂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而将云定义为狼子野心的外来势力(只可用之,不可听之)!


  • 缺点分析:有且只能做整体式的大项目

考虑到扮演师父角色的德国前辈们,永远只会让甲方单位“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德国工业4.0在中国的标杆项目必然是呈现“整体式、系统式”一体化解决方案,让外人难以深究细节,这种营销方式将延续并进一步巩固德国在工业自动化时代的霸主地位。


再次强调一句,相比于短期内难以攻破的技术壁垒,我认为工业4.0初级阶段tier1级别的服务供应商的优势,更多的是来源于认知壁垒和信息差异壁垒,换个更通俗点的说法,「胆大心细,跑得快」。所以从博弈的角度出发,项目任何环节都保持神秘不可知是德国前辈们是最好的策略。在这种命题约束下,自主研发型(预研型)项目,部件级的小项目不会是德国工业4.0的服务范围内。



02 美国:工业「互」联网制造,另辟蹊径的模式玩家



美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是最大的赢家,可以说全世界的互联网“基建”都归于美国,包括根服务器、操作系统、搜索引擎三大核心入口。欧洲的互联网市场基本被美国企业垄断。


这里不得不提中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中保持的独立性,这种看起来“拙”了一点的独立发展路线,让中国拥有,今天让世界各国羡慕不已的,可以和美国掰掰手腕的能力。当然相比于美国的信息技术实力,中国依旧不能被称为一个量级的选手。


尝到了甜头的美国,必然是希望将信息时代的“中心化”策略贯彻到工业制造升级中。所以谈到工业互联网平台,美国这条赛道选手无疑是最多的GE(predix)\ Amazon(AWS)\Mircosoft(Azure)…层出不穷。讽刺的是,“云”诞生之初宣传的重点之一便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但这样“云”平台本身便成为了唯一的“中心”。这样云平台将成为根服务器、操作系统、搜索引擎之后第4个“基建”式中心入口。万物都上云,自然万物皆成为云的附庸。


  • 优点分析:模块化,规模化,上下游专业有序,具备生态潜质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客观的说,数据存储容灾,服务器灵活扩容,计算资源按需扩展,可视化等等,这些需求显然信息专业的团队更专业。作为甲方的工业单位几乎是不可能打造出一套比工业互联网平台更专业、更高效的技术团队,且性价比也不会更好。


由于工业场景的细分性和专业性,往往某些技术的突破就是依赖个别团队或个人。传统的企业雇佣机制难以跨越时空界限去整合人、数据、软硬件和场景,现在由工业互联网居中协调分工,甲方除了按需申请通信、存储和计算资源之外,还可以借助平台上无数看不见的第三方技术模块开发者(专用降噪模块、模式识别、共轭图像识别专用SDK等)来组装自己专属的业务分析流程。想想看,这个商业模式包含了多少种角色?联想浪潮这种服务器硬件厂商,华为、移动联通这种通信渠道厂商,甚至还有个类似于AppStore一样的软件功能分发角色。


  • 缺点分析:主导权之争,不主动、不积极、不配合是常态

相比于其他行业,工业场景的复杂性和门槛客观存在,云平台只负责提供储存、计算和流程管控功能,而在上云之前关键的第一步,便是企业需要梳理工业应用场景复杂的流程和定制流程功能,这需要一支高效专业的团队,云平台显然不会支付这支团队的佣金。说句不好听的,这需要甲方自掏腰包,然后自缚双手将企业核心资产搬移到云上,这几乎是不现实的。所以云平台大概率在未来只能承担数据存储和计算的角色,充当类似于水电网的角色,然后按需收费。



03 何去何从的中国制造2025?



德国工业4.0计划使用柔性生产线、工业机器人、CPS等软硬件组合拳一面对抗工业互联网的降维掠夺,一面压制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成王败寇,赢者通吃。


美国互联网制造进一步使用“中心化matrix”抢占价值链的高地,降维打击,让广大制造工厂沦为互联网制造的附庸和执行者。只吃蛋糕最甜的奶油,让别人吃面包屑!


无论是德棍,还是美粉,在国内不乏向他们学习的布局者,德棍者有各大研究所为代表的学究派,美粉者有阿里云等互联网入局者。可唯独少有人真正从中国制造的客观现状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路线,那么中国制造2025的未来在哪?


谈及中国工业,我们的优点少有人真正能说的明白,其实中国工业拥有二点举世无双的优势:1. 完备的供应链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2.中国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这次coronavirus就是最直接的证据)。缺点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本文认为中国制造2025最大的不足在于缺兵少将:广大一线的工程师团队缺少对创新的热情、对科技的信仰、对技术的敬畏!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行文最后,其实关于中国制造2025何去何从的问题本文依旧没有给出答案,因为我也没想明白,虽然我个人或多或少更倾向于德国的工业4.0,毕竟是工程师的圣地嘛!多算胜,少算不胜,这个问题我相信每个人从业人员都会自己的想法。抛砖引玉,希望可以引起你的思考!


欢迎点赞收藏评论区交流探讨!

以下途径还可以找到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