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5G亮相已三年有余,再有两月,5G也将正式迎来商用四周年,目前已有超11亿用户升级5G套餐,5G似乎已经成为最主流的移动技术。
但事实表明,在4G“基本大盘”面前,即使是快如5G,到如今还未超越4G成为国内最主流的移动技术。
GSMA预计,5G将于明年迎来转折点,超越4G成为国内最主流的移动技术。同时到2025年,国内的传统网络2G/3G也将被大批关停。
随着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搭载的最新应用对数据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千兆WiFi逐渐成为我们日常办公、娱乐休闲的标配。
为何5G登场将近四年,都未赢得绝大多数用户的青睐与认可呢?
这还要从5G的先天特性说起,相比4G,5G的网速快了10倍以上,理想状态下时延缩短至1毫秒,仅为4G时延的十分之一;最大连接数是4G的10倍。
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广连接为工业互联网等场景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网络解决方案。
而面向消费级市场的5G云游戏、5G新通话等产品却迟迟未有什么大动作,最关键的还是缺乏智能手机终端的现象级应用的加持,导致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5G的使用感知并不强,除了网速快点,似乎与4G没什么不同。
但进入5G时代以来,像效率与质量齐提升的5G全连接工厂,穿梭在酒店大厅与客房之间的智能机器人,都是依托5G运行的,其实5G已在慢慢加“数”我们的生活。
从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月底,三大运营商累计发展移动电话用户达16.95亿户,逼近17亿大关。其中,移动5G套餐用户达6.39亿,电信5G套餐用户达2.78亿,联通则为2.2亿,共计11.37亿。
按照近17亿用户的总量来算,5G套餐渗透率已超67%,标志着每10名用户里就有6名或7名用户换上了5G套餐。
尽管真正换上5G套餐、用上5G手机、5G网络的用户仅有5.92亿,但5G替代4G成为主流,是大势所趋。就像全球各地的运营商在加快建设5G、布局6G时,也在同步推进2G/3G的退网工作,为“主流”5G、未来6G让路。
据GSMA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5G连接数已超过全球总量的60%,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是世界上最大的5G市场。2022年移动技术和服务为中国贡献了5.5%的GDP,相当于1.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53万亿元)的经济附加值。
在5G还未成为国内最主流的移动技术前,6G或将于2030年与我们正式见面。
相对而言,6G网络将更加节能、更加智慧。近段时间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ChatGPT的爆火再一次掀起了AI人工智能热潮,有专家认为,6G网络是太赫兹通信,通感融合网络。
届时将突破极低功耗通信、空天地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科幻大片中的全息通信、无信号盲区双向沟通等“黑科技”场景将落到现实,我们也将有机会完成到科幻大片中“溜达”的愿望。
AI的迅猛发展也为6G技术的演进带来了新的方向和可能,人工智能超强的存储能力和学习能力,让AI大语言模型逐渐进化到如今ChatGPT的“神仙操作”,来一段连续对话、写一篇深度文章、做一个简单网站,对它来说都是“分分钟能完成的事”。
如此强大的人工智能正同步与通信进行融合发展,AI也将帮助通信行业催生出新的技术、产品应用形态。
像运营商现阶段正在打造的算力网络,就加入了AI智算中心,让算力输出、调度更加节能、高效,为算力中心装上“智慧大脑”。
就如4G超越3G,3G替代2G一样,明年5G将超过4G成为最主流的移动技术,你准备好迎接“5G黄金时代”的到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