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程度逐渐提高,各行各业产生的数据量也在呈现爆炸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这些数据,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越来越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工业数据中台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层,该层主要通过传感器、监测仪器等设备对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排重、去噪等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第二层是数据管理和存储层,该层主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并将其存储到统一的数据平台中,以便后续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数据管理和存储层需要具备高可用性、高性能、高容量等特点,以满足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需求。
第三层是数据分析和应用层,该层主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并将分析结果应用到企业的决策中。数据分析和应用层需要具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等技术,以便更准确地预测和决策。
工业数据中台的建设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持续的迭代,需要企业具备大数据技术和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企业还需要依托于合适的技术平台和工具,以便更加有效地实现工业数据中台的建设和运营。
工业数据中台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工业数据中台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通过工业数据中台的建设和运营,企业能够实现从传统人力决策为主,向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转型。同时,工业数据中台的建设也需要企业不断涉猎新的技术、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案例1: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企业之一,通过工业数据中台的建设和运营,实现了质量和效率的显著提升。举例来说,在某个项目中,中国建筑通过自主开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各类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内,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便实现对该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通过工业数据中台,中国建筑可以对施工进度、质量问题、材料流失等进行快速精准的分析与决策,从而有效避免工期延误,保证工程质量。工业数据中台的建设和运营,已经成为中国建筑技术创新、运营优化的重要推动力。
案例2:苏宁物流
苏宁物流的建设了全网覆盖的货车配载管理平台,收集了大量的运输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苏宁物流可以实现多个方向的分析和应用。例如,针对货车配载数据,可以分析各货物的体积、重量、分布等规律,并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预测模型,为货车配载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同时,苏宁物流还可以对货物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便预测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工业数据中台平台的建设,苏宁物流在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实现了显著的提升。
案例3:中国船舶
中国船舶作为我国船舶龙头企业之一,迎合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致力于推进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船舶建设了完善的工业数据中台,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分析、探索新商业模式和推动产业升级的目标。
中国船舶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对船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设计、制造、装配到运营和后勤保障。对于制造和装配,通过工业数据中台,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智能化管理。对于运营和保障,通过工业数据中台,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建立预测模型,以便更好地组织维修、优化船务配备,提高运营效率和减少航行风险。
此外,中国船舶还通过工业数据中台,探索了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以自主设计和自主生产为基础,出售船舶的同时,将建立自营的维修和保障平台,从而构建一个全面服务的新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