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人才引进都有哪些坑
admin
2023-10-24 12:24:58
0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近年来,为了争抢人才资源,各大中小城市都出台诸多人才引进政策。但实际引进效果却一言难尽。为此,本文特地爬了QZZN公务员考试论坛里关于人才引进的相关帖子,看看大家在讨论人才引进时都在讨论些什么。




(图1 QZZN公务员论坛上关于人才引进的相关帖子)

在去掉一些无用的帖子和信息后,我们获得了11639条有效信息。对这些帖子内容进行分词处理后,我们提取出每个帖子内容的关键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有“人才”、“引进”、“事业”、“公务员”、“待遇”等。




(图2 经过分词处理后的出现频率前十大的词语)

把所有词语画成词云图会更加直观,“人才”、“引进”、“事业”、“待遇”、“单位”、“领导”等词语是在讨论中被提及最多的。




(图3 有关人才引进的词云图)

利用python的snownlp库,我们批量分析了这一万多条评论的情感。从图4的分析结果来看,帖子内容总体是偏正面的,大家在网络发言还是偏理性讨论,但也有34%的帖子内容比较负面,这里截几段供各位看官参考。


“我说的就是前几年市人才引进的啊都几年了好多都没拿到副科 就解决了个副科待遇”

“这个可聘用八级职员,就是可聘用事业副科实职,只是给了个政策,该排队还是排队咯”

“这里说能力的人无非说的学历,但没有背景学历就是张废纸。16年时本市也引进了一个浙大博士(本科浙大,本科毕业后浙大直博),现在连个副股级都没有。”






(图4 帖子内容的情感分析饼图)

讨论人才引进,离不开它的钱景、前景、环境等方面。首先是钱景方面,“人才”们被引进去当地工作,都是拿钱干活的,离开钱谈工作都是在耍流氓,工资待遇问题始终是“人才”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实际上体制内给的工资水平也就当地平均线上下,“和普通事业编一样”,“就不要抱着太大的期待”。人才引进往往都有一笔不多不少的补贴,好多人都冲着这笔补贴而来,但现实往往会令人失望。好多地方的补贴领取都附带着额外的条件,甚至无法兑现,如“虽说有五年补贴,但其中一部分补贴要买房才给”,“很多地方承诺有补贴但兑现不了”,“人社局明确说可以辞职,但是要交违约金和退补贴”。




(图5 工作“钱景”的热度分析)

既然“钱景”令人才不满了,那人才引进的政治前景又如何呢?“人才”们的晋升、发展是否会比一般人要更好呢?事实发现,并非如此。“在区县单位,公务员晋升的机率是事业编人员的10倍以上。”“这种人才引进是不是待遇差,晋升也受限,远远不如公务员?”“引进十三级,要钱没钱要晋升没晋升”。“人才”们也一样会受困于职场天花板,面临晋升讲资历、讲背景、讲关系等现实问题。既然“人才”们留不下,那能否顺利离职呢?显然也不能,好多地方引进人才都会设置服务期限,要求人才在当地服务满XX年,年限不够不能离职,若离职需要退补贴等等。这也是广为“人才”们诟病的一点,服务期往往意味着“卖身契”,想辞职的话,“领导如果想卡的话难办”,有的地方甚至要求退补贴,“每少服务一年就要赔2万,假设工作一年走了,退还补贴+赔8万”。




(图6 工作前景的热度分析)

吐槽完钱景和前景,再来看看不同工作环境下的“人才”们都是怎样的。讨论度最高的毫无疑问就是乡镇了,但从当前帖子来看,“人才”们对乡镇的观感不是很友好。如若被分去服务乡镇,大部分人都是持劝退建议的,“本地人可以,外地不建议,分到乡镇不说,5年都走不了”,基本上都认为“一般乡镇比较忙,生活条件也不行,非本地人可能还听不懂本地话。”对于被分在区直或县直单位的“人才”来说,他们也有自己一本难念的经,“现在最惨的就是县直和区直,乡镇有补贴了,市直有考核奖和绩效了。”如果能分在市直单位,可能算是比较幸运了,工资待遇还是过得去的,“转正后市直一年到手11(不含公积金)是有的,就是刚进去公积金有些低,双边800”。对于省直单位而言,因其引进的人才级别较高,其一般的待遇也好难令这些高材生们满意,“我们省搞了好几年清华北大的校招,现在每个省直单位都进了不少,不过也有好多干不下去的,毕竟收入低”。




(图7 工作环境的热度分析)

根据工作环境,按照帖子的正负面分类,可以看出,对于市直单位的正面评价还是偏多的,有58%的帖子表达了正面的观点,而区直或县直部门的正面评价也不低,而大部分负面评价都是跟乡镇有关,说明“人才”们也深知乡镇工作的艰难性。令人意外的是关于省直单位的人才引进,帖子的负面评论也比正面要多,这可能是因为被引进去省直单位的人比较少,讨论度较低,导致这一结果有较大偏差,在此将不作过多解读。




(图8 不同工作环境的帖子情感分析)

以上便是针对QZZN公务员论坛上关于人才引进相关帖子内容的分析,仅代表一家之言,难说明整体情况。但管中窥豹,我们依然能看到当前各地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参差不齐,个中辛酸,“人才”们也是一言难尽。其中值得思考的是,引进人才只是人才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其中最小的一步,如何用好、留好这些人才才是工作的关键,而这些都是各地组织部门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课题。但一言以蔽之,“人才”们真正关心的其实都很简单,无非是“生活有保障,工作有进步”而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