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目的的主要含义是:提出策略意图与聚焦思考的方向,作为企划策略思考的起点。另一方面,根据策略意图与目的,搜集相关资料,然后进行相关的情报分析,产生灵感,进而发展出策略构想与核心概念、商业模式。
经营现况———
经营现况就是对目前经营情形的基本描述,例如市场趋势、业绩状况或该商品可能正处于衰退期或相对竞争力低,市场占有率与长大性都低,这类商品不具备继续投资的价值,最好的对策是安全关闭该产品线,将资源转移给其他商品。
我们来看以下几点策略分析:
情报分析———
本流程是从分析客户(Customer)、比较对手(Competitor)了解公司(Company)三大面向来做出全面性的策略思考。客户端包含大环境分析-PEST分析、产业分析-五力分析、消费者分析,对手部分就是竞争者分析,公司部分是了解自己公司的核心优势。
1.大环境分析一PEST分析 。
所谓大环境是指整个外部客观环境而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及持久性影响,这些变迁的力量往往会为企业带来重大的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 因此在进行企划营销时,第一步就是先搜集外部大环境的相关资料,解读出可以利用的市场机会,以及必须防范的外部威胁。
PEST环境分析如下:P(Politics):代表政治/法律趋势。政治体制、税法、财政预算分配、政府补贴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产业规范法规、进出口限制法规、投资/金融/外汇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E(Economics):代表经济趋势。全球经济情况、资本市场、产业结构、经济基础设施、资源与商品供需情况、GDP长大率、失业率、所得分配比例、消费者物价指数、储蓄水平、货币汇率走势、通货膨胀率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S(Social):代表社会、文化、人口趋势。社会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社会风气、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人口长大率、人口结构变化(例如高龄化、少子化)、族群组合、教育水平、家庭形态(例如单身、单亲家庭)、地理人口分布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T(Technology):代表科技、环境、生态趋势。科技创新发展、政府科技政策与投资计划、专利保护、科技研发预算、原物料供需、能源供应成本、环境污染情况、政府环保政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以上大环境分析相关数据,可搜集来源包括各国趋势专家出版的专书、政府公报、商业杂志、产业报告等公开性资料。
2.产业分析—五力分析.
哈佛大学教授迈可尔·波特(MichaelE.Porter)出版的《竟争战略:产业环境及竞争者分析》(Competitivest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书, 提出“五力分析”架构,可作为产业竟争环境分析的有效工具。
△五力分析△
①供货商议价力:
供货商可调高售价或降低质量,对产业成员施展议价能力。造成供货商议价力量强大的条件如下:
●供货商产品的重要性.
●供货商具有较高的集中度.
●供货商向前/向后整合的能力
②潜在进入者:
新进入产业的厂商会带来一些新产能,攫取既有市场,压缩市场的价格,导致产业整体获利下降。谈到潜在进人者,由潜在进入者的进入障碍来谈或许更清楚:
●政府规范
●专利保护
●规模经济
●品牌忠诚度
●绝对成本优势
●客户转换成本
○独特的配销渠道
③现有竞争者:
产业中现有的竞争模式是运用价格战、促销战及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竞争行动开始对竞争对手产生显著影响时,就可能招致还击,若是这些竞争行为愈趋激烈,甚至采取若干极端措施,产业会陷入长期的低迷。同业竞争强度受到下列因素影响:
*厂商规模与数量
*产品性质与差异化
*厂商的固定成本
*客户转换成本
*高退出障碍
④替代品威胁 :
产业内所有的公司都在竞争,但他们也同时和可能性替代品竞争,替代品的存在限制了一个产业的可能获利,当替代品在性能和价格上所提供的替代方案越有利时,对产业利润的威胁就越大。替代品的威胁来自于:
●替代品有较低的相对价格
●替代品有较强的功能
●客户面临的转换技术及成本
⑤购买者的议价力
消费者对抗厂商的方式,是设法使厂商压低价格,争取更高质量与更多的服务。消费者若有下列特性,相对卖方而言会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产品的差异性与替代性
●购买者的购买数量与集中性
●购买产品的重要性
●购买者的转换成本
●购买向后整合的能力
●购买的信息充足
3.消费者分析,最主要是要找到消费者.
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包含“消费者行为研究”与“消费者洞察研究”。
①消费者行为研究
消费者行为研究范畴包括分析目标市场的5W2H一购买标的(What)、购买动机(Why)、购买决策(Who)、如何购买(How)、期望价格(How Much)、购买时机(When)及何处购买(Where)。 而消费者行为会受到以下四种因素影响:
文化因素:包括目标客群的文化、次文化、社会阶级
社会因素:包括同侪团体、家庭、角色与地位
个人因素:包括年龄、生命周期阶段、职业、经济条件、生活形态、人格特质
。心理因素:包括动机、知觉、学习、信仰、态度.
②消费者洞察研究
新事业创新企划提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洞察出连消费者自身都无法清楚察觉之未被满足的潜在需要。即使运用传统访谈方式或问卷调查,也无法问出消费者隐而未显的需求,因此在进行消费者洞察时,必须以观察、同理心、洞察为基础。
而消费者洞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能深度了解消费者?要关注哪些消费者?为解决上述问题,企划人应走入消费者的真实世界,深人观察消费者的真实经验,从中获得消费者未满足需要的重要线索。
在进行观察时,不只要看消费者做什么,听消费者说什么,更重要的是注意消费者不做什么,以及倾听消费者没说的事情。从企划雏形构想的目标客群当中,针对被观察者,我们要进一步了解的是消费者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消费者的痛楚和消费者的渴望。简单说就是要找到目标客群想完成的工作及面临的问题(Jobs-to-be-done)。
4.竞争者分析
无论是新事业的创新或是核心事业的改善,除了考虑大环境趋势、产业趋势及消费者需求之外,竞争对手的分析也非常重要。原因很简单,当你锁定猎物,一股脑儿全力投人,在即将收割时,才察觉这个猎场还有别的猎人,而且比你更强壮,你会忽然发现之前所有对猎物的引诱及投资,都只是“为人作嫁”而已。所以,研究、比较竞争对手,不管是在商业行为的企划、营销、销售,或是生活上的处世、恋爱、比赛,战场上的生死拼斗…永远是干古不变的重点科目。竞争分析如下表:
———对手:主力商品商品价格配销通路促销组合客户服务竞争策略.
●主力商品(Product):产品线的种类、特色、质量、定位
●商品价格(Price):产品线的价格策略
●配销渠道(Place):厂商的配销渠道组合及强度
●促销组合(Promotion):厂商的促销组合及强度
●客户服务(Service):保修年限、装机、维护等相关售后服务需求
●竞争策略(Strategy):关注重点及相对的优势与劣势以上数据搜集来源包括公司官网资料、公司的年报与财报、媒体报导、产业报告等。另外,可辅以访问调查法与观察法,例如访问渠道商及消费者对竞争对手商品的看法,或亲自参与购买竞争对手的商品与服务,以取得第一手的观察资料。
5.核心优势分析
根据环境调查、产业趋势分析、消费者研究、对手比较,以及公司现有资源与核心竞争力,找出公司最核心的优势。
以上就是对整合营销的深度剖析.希望对各位管理者营销者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