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粒子分割原理
能量是怎么产生的?
能量运行的规律和法则是什么?
在正式讲解之前,我必须再次郑重
声明:
这是一个具有独创性和颠覆性的理论。
如果将来有人认为这个理论开创了ー个物理时代,我认为也并不为过。
下面我们来解读这个问题。
能量是怎么产生的?
能量是怎样运行的?
还记得在上个视频中,我定义的平衡物质粒子吗?
这是一个圆球形的,拥有极限小的体积和极限大的密度,无电性的静止状态的,且衰变期很长的微观粒子。
假设,我们来分割这个平衡物质粒子。
可以吗?
应该是可以的
因为我们是思想实验。
在宏观世界中,当我们把一个西瓜一分为二,我们会得到二个半圆的西瓜。
当我们把一个钢珠分割成二半,我们会得到二个半圆的钢珠。
但当我们让一个细胞裂变成二半我们会得到二个完整的细胞。
那么,当我们把平衡物质粒子分割成二半,我们会发现,它不会变成二个半圆,而是会变成二个新的完整的物质粒子。
对于这一点,相信大家并不难以理解。
但是,我们得到的这二个新粒子,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按照常识,我们得到的新粒子体积要小于原来的粒子。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二个新粒子,每一个相比原有粒子的体积都变大了。
也就是说,我们分割一个物质粒子,得到的不是二个比原有粒子体积更小的新粒子,而是二个比原来的粒子体积更大的新粒子。
如果把这二个新粒子再次分割呢?
很显然,我们会得到了四个新新粒子,这四个新新粒子的体积同样都要比二个新粒子的体积更大。
继续分割呢?
无论多少次分割,每一次分割得到的新粒子,体积都是在变大,都是在膨胀。
这个现象够颠覆吗?
是的。
根本就是与我们宏观世界完全相反的物理现象。
这个反常识的物理现象,但却是一个真实的物理表现
是一个全新的具有颠覆性的物理现象。
(五)能量的本质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
蛋糕不是越分越小吗?为什么反而是越分割越变大了?
因为,能量的本质就是一种力——势力。
我们分割后得到的新粒子的确是体积变大了,但同时密度也变小了而已。
在宏观世界,我们看到的物质,都是多重结构的物质。当我们分割多重结构物质的时候,我们分割的是物质的外部结构,对物质的密度并无影响。
所以,越分割体积越小,密度却几乎
不变。
而微观物质粒子,是单结构的物质,当我们分割的时候,分割的是物质的内部物质内部有密度,没有结构。被分割后破坏了物资与能量之间的平衡。造成了力的扩散。
所以,越分割体积越大,但同时密度
却会变小。
再一次假设。
我们把相同的二个粒子,一个分成二份,一个分成三份。分成三份后的得到新粒子,体积要大于分成二份的新粒子。
也就是说,分割出来的新粒子,在原有粒子中的占比越小,分割后形成的新粒子体积就越大。
对于这一个现象,我总结归纳为,单结构微观物质粒子的分割原理:
占比反增效应。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给出了二个公式:
体积公式
S=So*1/n
n代表在原来物质中所占的比例。
密度公式
P=Po*n2(平方)
这二个公式,是以被分割的物质粒子的体积和密度为基础的。
需要说明一下,这两个公式,原理是正确的。但数据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反复的实验论证。
(六)能量粒子
现在,大家能够理解能量是怎么产生了的吗?
本质上来说,能量是物质产生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凝聚力ー一势力。
当它被压缩,和物质达到某种平衡的时候,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它只会缓慢地扩散,但幅度很小,所以,衰变期很长。
当外力的作用足够打破这种平衡的时候,力的释放就会变得迅猛。这种释放出来的势力,也足够影响其它粒子的凝聚力,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变成能量的输出
能量的输出,是物质微粒的分裂,通过体积空间的膨胀,释放出来了的力。
物质粒子释放出来的力并不是平均的,比如二等分的粒子释放出来的力,必然是途径短而且力度强劲的。100等分的粒子释放出来的力,必然是途径长而且力度衰弱的。那么10000等分的粒子,则途
径更长,力度更弱。
如此看来,如果我们把量子当成是能量的最小单位,则很难界定最小的具体数值。
因为力并不均匀。
反而是星子最初的概念,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其中的每一份能量都是粒子分割后,形成的新粒子体积膨胀释放出来的力。
这个论述,则更接近事实。
当物质粒子被分裂,形成二个,几个,甚至无数个新粒子,这些新粒子,本质上依旧是物质粒子。
物质总量并没有变化,但能量却通过空间膨胀输出了ー部分力。
当物质粒子的平衡状态失去后,这个时候,能量的属性显现,就会产生自旋,震荡以及其它的一些非规则运动。
此时,我们即可以称这类粒子是物质粒子,也可以视它为能量粒子。
(七)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能量和量子的大致论述。
最后,我们可以先剧适一些下个视频的內容:物质粒子和能量粒子是怎样形成物质的更高形态的?
我们把平衡物质粒子平移到某个能量粒子中间,你会发现什么?
是的。
类原子物质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