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一篇万字长文的开头部分。完整版本请见公众号的付费文章(只需¥1,链接下附)。AR系统,似乎是一门大家好像都略懂,却又都不懂的学问。网上资料多,但良莠不齐,且不成体系。作为扛过M16打工,卖过各色AR糊口之人,想着回馈读者,系统性为大家捋一捋。这一捋就捋出了万余字,码出了本微型工具书。 读完了,按步骤购买装配,獾哥不能保你大富大贵,但能让你稳赚不亏!就算是看个热闹的,也能对一大类枪械茅塞顿开,放下误解,立地升级。 来,走起!
说起AR步枪,不仅是成人乐高,更是金刚芭比,因为它在这充满了“物种”多样性的轻武器世界里,是当之无愧拥有最多配件的白富美。
自从獾哥半年多前开始写文章和大家分享枪械心得,对写AR就有些兴味阑珊。说白了,容易吃力不讨好。虽然,AR的谱系庞大、枝蔓极多,但是大同小异不说,AR最大的意趣就在于模块化带来的个性化。萝卜白菜,各花各眼,自己动手,其乐无穷,最不需要的就是某个所谓砖家,在你背后告诉你啥好啥赖,啥对啥错。
嚼剩馒头炒冷饭,搬运资料充大佬,实在不是獾哥喜欢干的事儿。可是,在圈子外蹲着张望了这半晌,又发现简中互联网内,关于AR的文章实在质量参差,除了照葫芦画瓢说些AR的历史,就是不痛不痒泛泛的介绍。还是缺少在实际层面,教枪友如何认识、鉴赏、挑选、拆装、使用AR的入门文章。所以,獾哥就当一回自己讨厌的人,给大家分享一下多年来总结的关于AR步枪体系的知识与经验。
文前说明:
獾哥的爱心TDLR:日理万机,宵衣旰食,需要在1分钟内关掉文章的各位,请拨冗抬眼记下这几支。只要在其中选择购买,獾哥保你有赚不亏。不服的可拿收据来寻仇。
01 | KAC SR15 Mod 2
02 | LMT New Zealand Reference Rifle
03 | BCM M4 Carbine MOD 2
这几支是美国市场AR枪族里数一数二的扛把子代表作。现在让獾哥摸出钱包真金白银立刻马上来一支AR,那肯定是在这几支之内。看似最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在非付费部分露出来了,还有谁敢不夸一句獾哥仗义疏财。看到这里,还不关窗口,而是掏钱继续听獾哥侃大山的各位看官,獾哥在此谢过。咱接着往下,更!精!彩!
一、军用配置 (Mil-Spec) AR vs. 民用(Commercial)版本AR
Mil-Spec与Commercial泾渭分流,始于1994年。
那一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签署了在枪友圈里人人唾弃的突击武器禁制法案(Assault Weapon Ban, 简称AWB),有效期为10年(谢天谢地,2004年失效了)。
这法案呢,开出了两张单子。一张列了一份半自动武器的名单,这张单子上的,都禁了。另一张列了一份枪械特征的清单,任何枪,有两种及以上特征列在这张清单上,也禁了。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有些求生欲强的厂商害怕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ATF)找自己的麻烦,特意在自家AR上做了修改,把民用版上的军用配置逐样改掉了。
其中最主要的改动之一,就在这缓冲托管(Buffer Tube)上。各位如果有机会逛枪展,还能看见这种东西。民用版buffer tube 比军用版本稍微胖那么一丢丢。就这一丢丢,让军用配置的枪托没法在民用版的缓冲托管上用。但相反,民用版的还可以勉强在军用版上用,只要你不瞎晃就行。
就差一丢丢,买错了咋整?咱肉眼也不自带游标卡尺,也不能老在怀里揣个枪托当场丈量不是?獾哥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看Tube的尾部,平的是军用配置,斜的则是民用版。
要说这胆儿最小的厂商,柯尔特(Colt)称第二,没人称第一。为了把 “军用” 及 “民用”版本AR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居然在销子(trigger pin)上大做文章,给所有民用AR都加了个大号的销子。这样一来,民用版的下机匣,扳机组,就都和军用版再不兼容了。
就这,Colt还怕不够,在下机匣里加了个门槛。这样一来,除非你是一级车工,普通人就算有心改装,也断然不可能把全自动的扳机组装进去了。獾哥看了这过度自我阉割的劲儿,由叹一句:泥巴捏的小人儿,没骨气。
獾哥最近查阅私人军事雇佣兵企业的一些资料,翻到一句攻击性一般,但侮辱性略强的描述,是这样写的:
...
本文的剩余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请戳(只需¥1,绝对值回票价,感谢大家捧场):
更多枪械知识,欢迎关注公众号:寻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