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铺卖家学会分析数据,能够大幅度提升店铺成功的几率。那么专业的店铺运营都在看哪些数据呢?
1. 店铺标签是否明确
淘宝越来越重视千人千面(个性化搜索),铺标签越明确,你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更精准的免费流量。
尤其是中小卖家,需要规范店铺内的商品和经营方向,店铺内销售不好、跟主要销售产品属性风格不一致的东西,别心疼,直接删除。因为留着不但会影响到店铺标签,还影响店铺的整体动销率。
2. DSR评分的变化趋势
DSR反映整体服务质量水平的,因为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只要不是一下子变绿了,单日的上升或者下降不会影响宝贝的自然搜索排名,真正影响的是持续的变化趋势。
如果某项内容出现了连续下降的情况,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优化处理。
3. 单品和店铺的产出能力
这个产出能力实际上就是在某一个位置上所能创造的销售额,主要指标有点击率、转化率、客单价。
对淘宝来讲,不管是免费还是付费,每一个位置都是稀缺资源,越能够创造最大销售额的宝贝,就越容易得到足够的青睐。
所以,点击率是抓住机会的能力、转化率是消化流量的能力、客单价是挖掘流量的能力。
4. 店铺的持续上新能力
很多淘宝卖家在上新时的操作是:有就上,没有就不上,或者新品集中在一起上,要不就是没有规划,想起来就上,想不起来就不上。
所以,在充分考虑自己的资源、精力、季节性等因素下,卖家要把准备上新的宝贝规划好,定时上新。
5. 动销率
店铺的动销率水平一方面反映店铺的活跃程度,另一方面也会反映店铺的综合质量得分。
淘宝官方认定:连续90天没有销量、并且没有进行任何编辑操作的宝贝,是滞销商品,滞销商品不展示或者靠后展示。但实际上一些旺季竞争比较激烈的类目,如果在上新的第一周不能破零,链接就可能废了。
所以,运营人员要养成一个习惯: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都对自己店铺内的商品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最近30天没有销量的商品。如果有,要分析原因,然后做出相应的处理。
6. 推广产品的数据表现
直通车的行为本身,对自然搜索排名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但开车后店铺内的数据表现却会影响搜索引擎对宝贝的判断。
开了直通车,不管是车技还是产品本身问题,如果宝贝的点击率、收藏加购、转化率数据表现不好,关键词的质量得分也很差,这时候搜索引擎会判定你的产品不行,从而不再给流量。
7. 新品的退货率
某种意义上,这个指标更多的会去影响你的新品爆发潜力。退款很正常,但如果退款过多,会让搜索引擎在考核期失去对耐心,减少对你流量的扶植。
所以,卖家要控制新品退货率,除了详情页当中不夸大宣传外,还要学会跟顾客良好沟通,当商品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沟通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退款。
8、新老客户占比
9、竞店情报
引起店铺流失的店铺,流失的人数,以及流失金额,这些指标都是针对店铺产品以及竞店产品分析的重要指标。
数据,一定是用来分析总结并且提炼一些东西出来的,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比如说这篇文章的第一幅图,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今天的数据掉的很惨。昨天同期的实时销售数据是5W3,今天只有4W1,整整掉了一万的销售额。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所以我们要从三个维度去衡量,销售额到底出在了哪里。
流量掉没掉?如果没掉,那就看其他维度,如果掉了,具体是哪个宝贝的流量掉了?具体是渠道掉了?搜索?首页?直通车?钻展?活动?
如果发现是搜索掉了,那具体是哪个关键词的流量掉了?还是所有的关键词都掉了?
流量的分析完了,开始分析转化率。还是上面的逻辑,哪个宝贝,哪个渠道。
客单价,没有特殊情况下,一般是不会有太大波动,除非你做一些大促或者最近在推什么活动。
OK,知道是哪里出问题了,怎么解决就好办了,我直接拿我的店铺举例。我的店铺流量没掉多少,主要是爆款的转化率掉了,核心问题在于爆款的评价有一个差评被顶到了首条。老规矩,踩差评邀未评价客户放好评,以及安排一些高质量帐号操作一下让好评置顶。
当然,做运营,不是碰运气,而是讲方法技巧的。
自从2020年人社部发布互联网营销师新职业,短视频运营人员也新增了一个官方title,作为互联网营销师4大工种之一,短视频运营的相关技巧方法等知识都包含在【互联网营销师】中。
不同阶段运营重点要关注的数据是不一样的,上图是贯穿产品推广的整个流程,运营要做的工作。
但一般运营的日常只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数据:
行业数据;
同行数据;
自己数据;
我分开具体来说:
即对你产品所在的整个大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包括市场容易多大、利润多少、以你的实力能挣取到多少流量。也就是判断一个产品能不能在淘宝卖。
那么如何去分析呢?
没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即使产品品质很好也是没有前(钱)途的。虽然目前淘系电商推广渠道多样化了,但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客户依旧是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到需要的产品。所以如果你产品相关的关键词在淘宝上搜索量过少,至少说明当下是不太适合在淘宝上销售。
市场分析从选词入手,选词就是选择市场。
比如你做“台灯”,打开“生意参谋-市场-搜索分析“,输入查询词之后:
一个公式参考:
关键词倍数=日搜索人气/在线商品数量
我们用产品的日搜索人气比上在线商品数量得出这个数值,日搜索人气代表着这个市场有多少需求,有多少人搜索,而在线商品数量代表着这个市场有多少人在供给。
这个数值肯定是越大越好,越大越代表这个市场更容易做。
在当下电商运营中,同行的信息应该是最有价值的。这也是很多运营必须要做的事——其实在监控和分析同行的店铺。
通过对同行店铺的分析,可以找到店铺的优势和不足,很多东西也可以参考同行。
怎么去分析呢?
通过生意参谋的市场洞察,能够看到同行的流量渠道,日访客数有多少,引流关键词、成交关键词,以及引流关键词带来了多少访客。
如果有订购市场洞察的专业版或者豪华版,这里面还隐藏了一个极其实用的功能。
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工具,看到竞品日出多少单。
只要能拿到这个数据 ,对手的链接近乎处于“裸奔”的状态。
实例分析:
像这个店铺,我们之前分析的一个同行。淘宝客27万流量,16万订单,100%是让淘宝客刷的。这都是自杀式玩法,输了亏一部车,成了赚一套房。一般这么玩的人,很多都准备的多个链接,死一个没事儿。一般遇到这样的对手,就不要玩了,无论是钱,经验,胆子,技巧都很难比得过。
数据是店铺问题诊断的基础,当我们的店铺出现问题,比如说流量下滑、转化率下滑,这肯定是有原因的,绝大多数原因我们能够通过逻辑分析去判断出个大概,我们所有的分析和判断都必须要通过数据去进行一个验证和分析,如果不经过这一步,你只是主观上分析的话,很容易出错。
实例分析:
比如我们的店铺流量正常一天3000-4000左右,现在直降1000多,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正常的分析思路如下:
第一步:打开生意参谋流量地图,看下商品来源,具体看下是哪个商品流量有所下滑,可选择时间段,看下商品在哪个时间内流量开始下降的。
第二步:
假如第一款产品流量下滑,那我们点开商品来源,(需订购流量纵横),看下是哪个流量渠道下滑。
第三步:再点开品类-商品360,找到这款商品,主要下访客数、转化率和收藏加购情况。
第四步:
然后锁定这个流量渠道,去找原因。
一个比较成熟的店铺,运营会提前一个月规划好下个月设计要做的工作,到什么时间点,该做什么事情,设计都会比较心中有数,但是很多问题还是需要你细致去盯着的,比如某个详情页里面的某个细节没改好,发现同行一个不错的车图。
想套图测试,很多运营会吐槽美工不行,实际上有一半的问题出在运营自己身上,因为运营自己都没有表述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美工自然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
活动分为店铺自主活动,官方活动。
店铺的自主活动就是比如你上架新品,想短时间内堆销量,可以通过所有详情页做活动关联去提高销量。某个竞争对手最近在搞活动堆销量,你也可以仿照他去做活动。
还有天猫的自运营淘抢购,每天没事报一报名,刺激下进店的新客,幸运的话还能从支付宝每日必抢那里分点流量。
上一篇:企业为何要做互联网营销?
下一篇:电商术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