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外资排队撤离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admin
2023-10-21 16:21:51
0

“大批日本生产型企业排队撤出中国”的新闻最近是沸沸扬扬,而且近年来外资撤离名单中不仅仅有日资,耐克、阿迪达斯、联建、宏晖、飞利浦、普光、华尔润、诺基亚、紫兴、希捷、及成等一大堆欧美企业也纷纷关闭了中国大陆的工厂。



与此同时国内舆论场也及时地出现了一种声音说,“外资排队撤离的原因是无法与中国正在崛起的企业竞争,业务量减少,不得不寻找新的市场”,在中国混不下去了等等带有乐观主义色彩结论。这个结论结受到大家的欢迎,谁不希望咱们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呢,什么“厉害了我的国”,“躺赢”,“国家在下一盘大棋”等热情洋溢的论调不绝于耳,他们眼中看来,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都是我们赢了。

可是盲目的乐观,真的是爱国吗?真的是拥有14亿人口的人口大国之幸吗?如果看事情只看表象本质,那么我们永远就没有机会去正视问题,也会导致相关决策不会起到作用而贻误战机(商场如战场)。我们来分析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外资制造业持续撤离的吧。

——当我们嚷嚷着要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的时候,仿佛“中国制造”有多落后、丢人,但现在我们可能连“中国制造”也保不住了。数据显示了外资制造业的加速撤离并不是在捕风捉影,而这种撤离来自于国内国外的的多方面影响。外资的撤离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劳动力问题

受人口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劳动力的数量在不断下降,并且劳动力的成本在不断提高。工人涨薪,企业成本提高,利润自然会下降。人口红利的降低,是使很多外资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以笔者所在日企比较多的城市大连日企用工成本为例:日企的各项福利都按照国家法定执行,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完全按照基本工资扣除,

养老:(单位:16%+个人:8%);

医疗:(单位:8%+个人:2%);

工伤:(单位:1%+个人:0%);

生育:(单位:1.2%+个人:0%);

失业:(单位:0.5%+个人:0.5%);

公积金:(单位:12%+个人:12%);

从上述所列清楚看出单位用工成本为工资的138.7%,也就是5000×138.7%=6935。

而个人所得应该为5000×77.5%(扣除五险)+24%(公积金)+2%(医保卡)=5175。

可以看出因为我们比其他国家多了公积金一项,就会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多出12%以上,综合社保成本达到工资总额的138.7%以上,显示出企业负担非常大的。注:这里的数据仅限于基本工资对比,不包括各种企业税负,各项费用以及工人加班、节假日礼品、年终奖、班车等其他福利;

二是地价的增长

以房地产为支柱的产业导向,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异常的繁荣,不仅导致住宅价格飞涨,使广大国民的生活成本急剧提高,从而通过成本循环使用工成本也水涨船高。还使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工业用地的地价也增速飞快,地价一涨,厂房的租金也就跟着水涨船高。虽然中西部地区一直在大力吸引外资,都想成为东部制造业工厂的承接地,但是相较于东部的交通、市场、渠道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中西部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很多;

举例:

在房租上,北京租一间办公室每平米每月要支出109美金,而东京只有33美金。

在电力上,工业用电一度电的价格中国为0.14美金,东京为0.12美金,而纽约为0.0219美金。

在用水上,工业用水每吨价格中国为1.3美金,更是大大超过了东京0.2美金的价格。


三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竞争

改革开放之前泰国印度等地区一直承接着发达国家“代工厂”的工作。在中国改革之后外资看到中国的机遇,才蜂拥般涌进中国。但是在内陆的优势逝去之后,来自印度泰国的竞争压力又重新回来,而且显然相较之前扩大了很多。

作为对比,列举几个中国制造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来作为横向比较:

越南:由于中国的生产成本逐年提升,越南这类国家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在越南,工人工资一个月大概1000-2000元人民币,而且国家人口相对年轻,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越南人相比其他国家人来说非常的勤劳,即使相比中国人来说生产效率也不算很低,这样就让越南成为了外来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印度:印度属于南亚国家,也是我国的西南邻国。截至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印度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4亿人,今年就会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印度人口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口结构特别年轻,近50%的人在25岁以下,并且人口红利还会持续下去。



印度与中国的人口结构对比图

工资方面,在印度所有城市和邦中,首都新德里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达到了每月14000卢比,折合1191元人民币。第二名为卡纳塔克邦,每月最低工资降到了10692卢比,折合909元人民币。最后一名为那加兰邦,每月最低工资只有3450卢比,不到新德里的四分之一,折合人民币293元。


四是优惠政策的减少

改革开放之初,政府为了吸引外来投资,为外资大开方便之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外资对华投资的优惠政策。但是优惠政策也造成吸引外资依赖性过强等问题,迫使政府不得不去思考减少优惠政策,比如准备逐步取消的税收优惠,各种税费向国内企业看齐等。

外资撤离,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普通劳动者。一直以来,中国都被誉为世界的“代工厂”,为世界各地加工出口各类产品。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的产品加工、出口都与外资有关系(外资约占出口总额的55%)。并且外资企业带来技术和资金,使得我们国内民营企业不再闭门造车,与狼共舞极大提高了我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如果持续的大规模外资撤出,而国内企业短时间无法代替其带来的市场以及就业的话,那么14亿人中的低端就业人口(可以理解为低学历就业人口)压力就会非常的大,而这个人口规模不是高端就业(华为,阿里,腾讯等)人口能涵盖的,持续的就业难会导致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的概率极大提升,民粹主义泛滥,有可能会导致社会问题的螺旋式恶化。

尽管问题看似很严重,还是很多年轻的局外人仍乐于看见外资撤离,在他们充满爱国情怀的血液里坚定地认为外资的撤离代表着中国的强盛,减少了对外资的依赖对于中国制造是一种好事。他们俨然忘了在外企工作的父辈们失业的落魄与窘境。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阅读、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投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