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低能量群体相处?
admin
2023-10-21 12:20:28
0

低能量人格普遍的共性是:无法确定自己的能量来源。要么是长大过程中吸收了太多外界的负能量,而自己无力消化,被牵着到处跑了,他人处处好而自己处处不好;要么是拥有极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在生活中找不到榜样,只能通过自我想象去模拟榜样,以至很容易走偏但当事人毫无察觉。要么是有极强烈的需求但从未被满足,比如渴望被看见/被认可/被接纳,而不断寻找不断失望,越长大越觉得活着毫无意义。

不论是抑郁症还是双相情感障碍,不论表现为沉默寡言还是滔滔不绝,低能量群体最明显的反映是很容易应激——他们受不了外界的评判。本来内心就在持续消耗,每一天,每一秒的念头都在错误的方向(自认为正确)不断走偏,外界不仅没有帮助还加剧攻击,那种痛苦是难以言喻的。

如何和低能量群体相处?

有句话叫“能量不比菩萨大,就不要做分外之事。”普通人一旦和他们开始接触,虽然什么也说不出来,但是会本能的感觉到不舒服。往上,没有能力引导他们;往下,没有能力安慰他们,处在中间层,不尴不尬,但同一个场所的磁场能量已经在产生纠缠交换,莫名不适。

对于低能量群体本身来说,他们并不需要任何帮助。

不需要真诚,也不需要善意,也不需要引导(这些都非常罕见,并不是普通人能具备的)有时候在同一个场所,让他们自己呆着,不要关注他,就很好。刻意的关注会让他们不得不分出更多精力去应对,而且真诚往往包含着期待回应,他们无力回应。

所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这一种看起来很少,但实际无处不在的群体,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无论是他人还是自身,都充满强烈的斥力,互不理解,互不包容。

这世界上最缺乏的,就是美好精神能量的传播。

如果世界存在造物主,那么最重要的负责这一任务的主体——是【缘起】。一个人20岁抑郁,经历了一些事,30岁自己好了;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但始终消化不了,突然看到一句话顿悟了;缘分的起起落落,通过时间去验证,到某一个时间地点,本人自己就明白了,这种明白是发自内心的领悟,是足以切切实实产生巨大改变的力量,而非通过他人引导灌输。

其次,能和低能量群体和谐相处的,只有高能量群体。

这两者总是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就像一个四岁的孩子在玩游戏时旁边突然发出了爆炸声,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害怕(这个时候还没有害怕的概念),而是转头看向妈妈,如果妈妈很惊慌失措,就跟着惊慌失措,如果妈妈毫无反应,他也毫无反应,继续玩去了。榜样的力量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就像茫茫宇宙的锚点,你以某个ta——来确认自己的位置。一旦确认位置,就不会轻易迷失。无法确认,心灵就会一直漂泊。

高能量群体是如何和低能量群体相处的呢?

底盘是自己的能量不外泄。因为已经通关打过了低能量---普通能量这两个阶段,他们确认自己的能量来源已经完全不需要靠外界,所以外界任何世俗的评判都无法左右他们,不管是荣耀还是屈辱,不管是认可还是抨击,你说你的,他绝不回应。

既是冷漠的无所谓,又是充满强烈自信的底气。

在这之上,尽管并非刻意想要帮助他人,但他们确确实实有能力让他人感到善意。低能量群体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少有的接纳。那种接纳,并不是全神贯注的看着你,被恐惧不安占满的内心其实很害怕被关注(如回避型人格),而最最需要的是——

不评价。

这种不评价,在佛经的典义上其实就是没有分别心。人类后天所受的教育,每长大一天,就会多一分分别心。这是黑的,那是白的,这是好人,那是坏人,癞蛤蟆讨厌,青蛙喜欢。阴阳黑白善恶是非对错分的越明明白白,越义正言辞,就离真正的接纳越来越远。比如学校中常见的霸凌行为,都是普通人对格格不入的群体本能的排斥。他们不知道如何和“和大家不一样”的人相处,从而自动引发集体意识,集体行为。

不评价,语言上好似能轻松做到,但是观念上不认可,那么语言永远无法遮掩嫌弃和鄙视。观念的理解又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所以所谓的不评价,是极难做到的一件事,就连保持沉默,都很难。

反过来,在高能量群体来看,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不做任何评价。

“我既非主动想要帮助你,也非看不起你,你在我眼中,和他人没有什么不同。”

普通人很喜欢在他人眼中与众不同,渴望的是荣耀;

但在低能量群体中,他们恰恰渴望和他人相同,渴望的是接纳。

高能量群体既没有强烈的道德感(伟光正有时候总让人很烦),也不太关注他人,这又恰恰造成了他们行为上最大的人格魅力——

不伤害。

不是“我想要帮助你”或者“我想要看到你”,而是不伤害。

你做什么都可以,你想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你造成罪恶,还是自我厌恶,都可以。

我只是静静的看着,不做任何评价。

你需要我充当一个发泄工具,我就充当,因为我自己也不是很在意你在说什么;你需要我充当心灵导师,我也能逻辑分明,按照你的需求,你能接受的程度,给出合理意见。


普通人既没有这种接纳万物又能适应万物的智慧,同时很容易被他人的磁场干扰,自己的“我”和他人的“我”一旦不同就自动引发能量博弈,势要争个高低而非融合。强烈的我执导致无法拥有“即使被当作垃圾桶也没关系”的能力,低能量那让人窒息的语言和行为投射过来时,普通人来不及竖起屏障反射回去,只能承受被黑洞吸过去般的痛苦。

中低能量相遇,互相排斥;低低能量相遇,一起分享蚕食痛苦;高低能量相遇,痛苦被悄悄转化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