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法搞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规划
admin
2023-10-20 03:21:09
0

前文我们讲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本定义,我们也简单描述了一下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目标,本文章想跟大家讨论的是如何制定数字化/智能化的规划。

针对规划的方法论,我想大家其实应该都听说过很多不同的方法论,例如,麦肯锡的七步分析法、新麦肯锡五步法等




这些方法当然是很好,但是我个人实践下来,对于科技规划来说,还是用的不是特别顺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规划我认为可以按照5个步骤进行:行业分析、目标定义、现状分析、差距分析、路径规划。

第一步是行业分析,我们永远要相信,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都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你们想做的事情一定有人已经做了,很少是行业首创(如果真是其他同行业都没有做过的事,我认为你们也不需要大张旗鼓来做未来发展的规划,应该先以MVP的模式先行试点,等到成熟了在大规模推广即可),因此我们在做自己的规划之前一定要对当前行业及相关行业的现状进行适当的分析,我想分析的结果一定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来做好规划,不然容易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难以落地,则偏离了规划的初心。


针对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不同,行业分析的范围和方式也应有不同,如果公司已经是行业翘楚或者行业前三,其实行业分析中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必定不多,这个时候应该还需要分析类似行业以及头部公司的应用案例加以分析;但是公司本身就处于公司的中下游水平,当前行业的分析其实往往重中之重,一方面是要复制行业优秀的案例,也需要避免同行踩过的坑,首先让公司处于不败,不败之法对于公司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传统企业的转型,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如果是转型方向错误,比不转型更加痛苦。


第二步是目标定义,了解清楚了行业的现状,其实应该可以知道当前大家都在什么水平,可以帮助我们定义我们希望达到的各项目标,既然是目标的定义就需要有定性的指标,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定义,第一个层次是公司的价值链,即:产品、销售、运营、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第二个层级就是在每个价值链下面定义具体的指标,例如销售方面,可以是数字化渠道的收入占比、数字渠道个数、数字渠道获客占比等等,风险控制方面,可以是自动化风险识别率、风险预警的准确率等等指标。


第三步是现状分析,这一步是关键,不做深入的现状分析和企业自我剖析,我们的也规划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存粹是理想主义做派或者拿来主义做派(理想主义是目标很美好,但是不切实际;拿来主义是别的公司是这么做的,我们也这么做),对症下药才是解决之道。但是如何分析,具体要分析什么,我认为可以按照目标定义的两个层次顺腾摸瓜,逐个对照当前的问题,不应毫无章法,乱分析一通是毫无意义的,也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第四步是差距分析,有了第二步和第三步,接下来就是差距分析了,差距如何定义,有个简单公式可以定义:差距= |目标 - 现状| 。例如,数字化渠道收入占比,当前假设是10%,未来三年希望达到50%,在这一差距下面,我们需要哪些解决的举措,组织架构的支持、人才的引入、业务流程的改造、科技系统的建设等等都需要有相关配套的举措,所有的参与方和关联方都必须有动作,有变化。每个指标下面都需要一项或者多项举措,一个子目标项的达成必然是需要多措并举的,这样的规划才能落到实处。

下图是结合2、3、4步的一个整体规划框架(示例),供大家参考。




第五步是路径规划,这个大家理解起来相对简单,其实对照将我们所有的举措,做好时间、资源以及预计效果的规划和安排,这个步骤大家其实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用的较多,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以上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总结,仅代表个人意见,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还望拍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