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计算HCIE课程笔记
admin
2023-10-20 00:00:31
0

IE阶段内容:BCManager eBackup 备份、Rainbow 迁移、BCManager eReplication 容灾、FusionStorage 分布式存储、HCS 私有云

1. 备份eBackup

1.1. 备份容灾概述

1.1.1. 理解快照备份和容灾

对于比如银行、证券、电信、移动、直播、游戏、电商等这些行业。365*24小时不间断运行。必须保证业务连续性

灾备包含两个概念

备份:数据被删除、物理介质损坏。人为删除数据,磁盘损坏,都会导致数据丢失。

备份又是容灾的第一个等级。所以有必要好好了解下备份。

容灾:比如有两个数据中心,一旦一个出了问题,另一个可以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备份:解决的是数据完整性问题;删了123,有备份,就可以还原恢复出来123。数据完整性。

容灾:解决的是业务连续性问题。一个数据中心出问题了,另一个可以顶上去对外继续提供服务,业务连续性。

不管你是备份还是容灾,只要你删除了业务数据,都会对业务造成影响。

假如删数据,通过备份来还原。

假如数据中心出问题,通过容灾来对外提供业务。

快照:snapshot

逻辑错误:人为/故意/非故意的/主动的/被动的删除了某些数据,人为了不小心把数据更新错误了等。

物理错误:磁盘损坏/主板损坏等等

快照:它保存的是逻辑数据(元数据/索引数据),指向底层的数据块。因此它解决的是逻辑错误。比如不小心删除了某个文件,可以直接还原快照来还原这个文件。但快照无法解决物理错误。

备份:分为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逻辑备份保存的逻辑数据,物理备份保存的是块数据。既可以解决逻辑错误,又可以解决物理错误。比如Oracle exp/imp expdp/impdp数据泵导入导出,都属于逻辑备份;RMAN属于物理备份。

容灾:容灾是一种架构,不是技术的实现。不解决逻辑错误,解决的是物理错误。

1.1.2. 为什么备份

FC虚拟化:虚拟机

虚拟机快照。假如整个数据存储挂掉了,快照是无法解决的。只能使用备份。

RAID、快照、备份、容灾架构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无论如何,备份必须要有。

需要定期备份(物理备份)

备份数据库 oracle .dbf 数据文件 .ctl 控制文件 .log 日志文件等,还可以备份行数据,表结构 业务数据

备份数据 .doc .pdf .xsl

备份虚拟机 整机 虚拟机某个磁盘,无法实现针对磁盘里面的某个文件,或者某个文件里面的内容进行备份

1.1.3. 主流备份软件

赛门铁克

BE backup exec 用于windows备份

NBU 用户linux/Unix备份

华为为了出国门,就和赛门铁克成立了“华赛”,在成都(成都研究所)。现在被华为收购。

和3com 合作叫“华三”

和commvault公司合作产品simpana

这些产品可以备份所有的东西,备份文件、业务数据等都可以。

华为ebackup,全称 BCManager eBackup只能备份虚拟机或虚拟机磁盘

比较尴尬的是,华为超融合(一体机)里面使用的备份软件,使用爱数备份。

爱数 备份虚拟机

VMware veeam 专门备份虚拟机

还有一个容灾软件 eReplication,全称 BCManager eReplication(针对虚拟化/云场景做容灾的)。

UltraVR 仅仅针对虚拟化做容灾。

1.1.4. 备份策略

备份也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凌晨2点到上午10:46分的这个数据,没有备份,就会丢失。



6.6日备份的240G数据包含了之前所有的数据,但是从6.3-6.5所作的备份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对于6.6来说没有意义)。



如果每天采用全备(全量备份/完全备份),那么空间占用 870G。但真正实际有意义的只有240G,浪费了630G空间。

全备 月份/周/天 周期性的做备份



上图中的三种备份模式,第一次sunday周日备份,全部都是完全备份

备份:全备/增备

全备:完全备份/全量备份

增备:1.累积增量备份 2.差异增量备份



1.1.5. 备份窗口

在用户正常使用业务系统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对业务系统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的时间间隔,或者说用于备份的时间段。

备份窗口期=可以备份的时间长度。

例如:业务运行时间早7点到晚10点。那么可以用于备份的时间窗口为 晚10:00-早7点 9个小时。

备份窗口决定如何选择组网方案和备份策略。

1.1.6. 备份介质

光盘、磁带库、磁盘

D2T disk to tape

D2D disk to disk

D2V disk to virtual 磁盘到虚拟带库

D2V2T disk to virtual to tape

磁带库性能不是很好,拿磁盘的存储性能 + 虚拟引擎 = 虚拟带库

1.1.7. 容灾指标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 恢复时间目标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恢复目标

RTO:从业务宕机开始算,到业务可以正常访问为止,中间所经历的时间长度为RTO。

RTO值越小,意味着业务宕机时间越短。

表示能够容忍业务停机的最长时长。

RPO:业务宕机了,开始业务数据恢复,但最终没能把所有的数据恢复出来,丢数据。那丢了多少呢?把10丢了,这个10是从12点开始到1点内写入的。那么就意味着丢失了1个小时的数据。所以RPO=60分钟。

RPO值越小,意味着丢失的数据越少。

表示能够容忍的最大数据丢失量。



1.1.8. 灾备系统标准





灾备系统级别越高,对应的成本也就越高,数据的安装和业务的连续性也就越有保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