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运营小伙伴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时候做活动,明明推广渠道也不错,营销工具也足够,但活动就是很惨淡,到底为什么?
原因在于,大家只顾着活动的细节环节,却忽略了两个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点——活动定位和活动管理。
搞不清楚这些问题,不光运营小白,甚至很多活动老司机都会翻车(我司雷雷亲身血泪教训),你的活动永远是无效的。接下来我们来逐一盘点几个活动策划常见误区。
误区一:定位不清活动价值,目标混乱
比如,目标设置的是 A,但是实际操作却是 B。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直接上案例:
这是我们一个学员提交上来的策划书,从背景描述来看,是要通过优酷会员来做用户拉新,目标是新增 3 万用户。
其实拿大厂的会员产品当作拉新诱饵是蛮好的,而且也有不少成功案例。所以,从这份策划书的背景描述部分来看,还是很看好的,但是在看到他写的活动互动方式后,就觉得 3 万拉新目标有点悬了。
并没看到任何关于如何拉新的互动设置,从字面意思看是要直接注册送优酷会员吗?
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目标是拉新,但是在活动策划上没有进行任何拉新相关的设置。正常的套路设置应该是类似“邀请好友注册送 7 天会员,满 4 人才可领取一个月会员”或者“低价拼团”等。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歪路,活动不失败才怪。
误区二:活动管理欠缺,目标拆解不到位
活动管理不到位,把控不好活动的节奏,再好的活动放你手上都会翻车。
比如,之前运营社社群峰会推广中,雷雷老司机就和我们分享了,他售票的过程中犯的一个错误——把售票目标数量平均分配到每天,但从最后数据看来,活动不同阶段目标是变动的。
一般来说,活动首推日的效果一般是最佳的,可以设置早鸟票来加大推广力度,把目标拉高一些,中期热度略微下降了,可以加上拼团,赠送礼包等限时优惠继续推!
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错过了推广的最佳时期,后面你使出吃奶的劲也无法拉到更多的用户。
当然,在策划一场活动中,除了以上两点误区,还存在着其他问题:
误区三:活动策划就是为了做活动
误区四:策划方案不被认可,是创意不足
误区五:活动做不好是因为预算没给够
......
我们都知道,做活动是要花钱的,投资是要有回报的。
想想看,你辛苦和老板谈下来的预算,因为活动失败打水漂,数据上不去,你还会有下次机会吗?
可以想象,接下来工作中,你的方案会越来越难以被认同,没有话语权,更没有机会去拿更多资源,去接更大项目,这将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但是,如果你一次活动成功了,用很低的成本为公司带来巨额利润,瞬间就可以获得老板同事的认可。
寒冬来临,不能产生价值还要公司倒贴的运营,会被逐渐边缘化甚至淘汰。
当然,你也不用担心,上述这些问题,我们的课程都会帮你解决,不仅帮你迅速搞定遇到的问题,还能够帮你系统性的梳理活动策划知识框架。
因为课程都是小贤结合曾经在小红书、百度和创业以来 6 年互联网生涯所有的活动运营经验研发。内容选自他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魅族等企业提供的内训教程,而后又经过运营社教研团队 300 个小时的打磨升级完成。
你即将踩到的坑,我们替你踩过,你想要达到的目标,我们也实践过,现在,我们将它精心整合,帮你在10天之内,掌握最能用得上的活动策划技能。
第 11 期活动策划(P3)技能训练营学习周期为 12 月 25 日 - 1 月 7 日,还剩 29 个名额,扫描下方二维码,系统掌握活动策划技能。
↑↑
适合人群
需要策划线上活动的运营同学,
尤其是对数据提升比较紧迫的小伙伴。
你不必担心年底忙着冲业绩没有时间学,我们课程在开发之初就已经杜绝了这个问题。
课程的知识颗粒度极细,即便是只看一个课程案例,你都能学到实操性极强的知识,充分利用每一个等公交车、上厕所的碎片化时间,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并且能快速复用。
投资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学习活动策划,是目前来看收益最快的一种职场技能投资了,用你几十分一的工资,给自己一个进阶的机会,你走得每一步路都会算数!
上线几个月以来,85% 的同学表示表示这是一门实操性极强的课程。
我们知道你担心自己不能坚持把课程学完,所以我们早已为每个课程配备了“丧心病狂的”训练营服务,它将会你是近 5 年来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刻。
让每一位运营人,都能够享受到大厂级的技能长大服务。
那么,10 天光教授你运营技能还不够,我们很贪心的希望,能帮助你在运营的长大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在付费报名后,你可能需要熟知技能训练营学习模式:
1)训练营模式
图文课程学习(非音频)+ 群内打卡 + 案例分析/话题讨论+作业实战 +导师点评
2)训练营价格
349 元,每项技能训练营预计招生 100 人,额满即止。
3)成功付费的同学,一定要添加@运营宝宝 为好友,并将支付截图发给她,运营宝宝将在开营当天给你专属的编号,并拉你进入学习社群。
微信ID:yunyingbaobao0217
如果觉得训练营对你有所帮助,欢迎推荐给希望提升运营能力的小伙伴。
下一篇: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