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店式微:社交电商终于繁荣,它却衰落了 | 见微评论
admin
2023-10-19 13:20:30
0



近期,微店所在公司口袋购物正在遭遇严重的人事动荡。一位微店前员工透露,员工们对这家公司纷纷失去信心,“2017年上半年还有超过1200人,大半年内离职了300多人。”

今年年初,微店创始团队的两位技术合伙人马飞和吴道钰相继离职。微店之前孵化的小业务也全部取消,相当于变相裁员。

微店方面却否认了这种说法:“未得到通知,是正常的人才流动。”

无论在业务层面,还是在资本市场,这家昔日的明星公司已经沉寂许久。微信生态电商和社交电商行业方兴未艾,但微店作为这个领域的霸主,似乎被时代抛弃了。

微店曾被雷军称为“中国市场上最成功的创业项目”,它的功能是帮人在微信上开店,曾一度出现爆发式增长,9个月内吸引了超过1200万卖家入驻,成交额达到150亿。

这个出人意料的成绩引发了马化腾的关注,他亲自拍板要投资这家公司。2014年10月,腾讯以1.45亿美元、占股10%的条件领投微店。这是继腾讯入股京东并将几大电商平台打包卖给京东之后,也移动电商领域布局的大动作。

微店的故事曾被描述为“不幸中的万幸”。2015年资本寒冬到来之前,它融到了一笔数量可观的钱,从而取得了探索新业务的可能性。不幸在于它的商业模式从未被验证,而且这个可能性似乎永远失去了。

一位接近微店的人士称,微店的确尝试过一些新业务,但都没有做起来,包括之后被证明有广阔市场的团购、外卖,甚至时下最流行的拼团。2015年左右,时任美团外卖负责人的沈鹏听说微店要做外卖业务时非常紧张,“因为当时微店比美团有钱多了。”

但自2015年下半年后,随着数据下滑严重,微店被腾讯从最高级的战略合作伙伴下调了几级。

在农特等重信任度又没有太多中间环节的领域,微店模式的确发挥了作用,微信也曾经着力宣传身在藏区卖蜂蜜的前媒体人等创业案例。但总的来说,微店在解决电商核心的两个问题上都鲜有作为:流量和供应链。

“说到底它只是个工具软件。”一位熟悉电商的投资人士曾评价说。

“微店没有流量啊。”一位卖家向记者感慨,“除了你是我好友,有机率点开店铺之外,流量是零。”另外,微店上架和购买的体验数年来一直没有优化,操作起来十分复杂。

金鱼妈是浙江温州的一位玩具卖家,在朋友圈一天能卖出100到300多单,刚起步的淘宝店隔几天也能卖一单,但是微店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有些人看到我的朋友圈想买,但怕有风险,才会在微店里拍,这个时候微店是有用的,平时没有一点用。”

即使是开店工具,微店也不是足够好用。以开店SaaS工具有赞为例,它提供和公众号嫁接、拼团、秒杀等功能,都能帮助卖家找到并留住自有流量。微店对于卖家显得“鸡肋”,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它也从未建起认知——这家公司几乎很少做市场营销和广告投放





然而,微店的质疑并没有到此停止,它在投资行业也遭受了质疑。2016年微店的投资方、一家大型基金在内部调低了对这家公司的评级,而另一家投资方老虎基金则部分撤出了投资。当时,距离其上一笔融资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之后,微店(口袋购物)再无融资消息。

模式转型不顺,孵化业务如给商家带流量的线下集市、给美妆店主做培训的项目、类似测评榜单的“放心选”、供应链分销平台也未见成效。

把社交流量变成钱的想法并没有错,只是机会如今已经落到了拼多多、云集,和一众小程序电商身上——它们或在流量端有重大创新(比如拼团、分销),或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更多、更灵活的流量入口。收割了可观的流量红利之后,它们大多开始思考如何在供应链上下功夫。

而微店的难题或许是找到一个行得通的商业模式,先活下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