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 是营销的四驾马车。
营销 4P 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品牌营销人的“政治正确”。
由于多种原因,很多人对其只存在于概念上的认知,也就是知道 4P 包含
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但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对 4P 各个板块有更深的了解,我们会依次对产品、价格、渠
道、促销进行解读。此次解读的是产品,希望在探讨的过程中不断接近本质。
1、产品在 4P 中的角色
市场是找到需求端,然后匹配供给端。
营销 4P 的根基在于找到顾客需求 ,而顾客需求的满足在于产品 。价格
是产品的价值表达,渠道是产品的通路呈现,促销是产品的信息沟通。
所以产品是 4P 的根本,是 1,其他是 1 后面的 0。价格依附于产品,渠
道放的是产品,促销讲的是产品。产品就是言之有物,卖之有品,是火
车头,是动力,是营销 4P 的开始。
2产品的定义
产品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任何东西 。它可以是有形的产品,也可以是无形
的服务。前者如汽车,购买即拥有其所有权,后者如网约车,拥有的只是此次从 A 点送到 B 点的服务,其本质上是无形的,对服务的出售并不
会带来所有权的转移。
营销组合决策 4P 的开始, 便是从理解需求和满足需求开始 , 这些是企
业与顾客建立盈利关系的基础。
产品无所谓好坏,只有适合与否,主要看面对什么样的需求。正如下图
所示,重要的是形状匹配契合,才能组合一个完整的图形。
之前在乙方及品牌方的时候 ,在谈论具体的产品都会首先在团队里 统一
语境,即针对什么群体的具体什么需求。从此点出发,去讨论产品的定
位和卖点才有意义。
3、产品的基本组成要素
消费者对于产品最直接的概念就是“物美价廉”,这反映的价值与价格的逻辑。
随着大家对消费体验/产品服务配套的关注,我们又可以将物美拆为产品
功能/质量和服务配套。从这个消费洞察出发,我们可以用一个三角形去
归纳产品的基本组成要素。
我们单论产品的基本属性,也就是从价值与价格的逻辑衡量。价格就是
消费者需要为了这个产品支付多少钱,产品的功能/质量和服务配套是消
费者能获得什么价值。
我们对产品吸引力做分析的时候,会将这三个要素进行各自打分,最后
算综合评分。当然,这样的方式算不上足够科学,只是在对产品&价格力
做评判的时候做一个参考。
产品和服务与分值为正比的逻辑,即分数越高,吸引力越大。
价格与吸引力为反比的逻辑,即价格越高,吸引力越低,消费者的痛感
更强。与竞品做对比的时候,需要在品牌力相当的逻辑下进行衡量。
产品与价格分为三档 ,分别是低中高,对应 1-3 分,4-6 分,7-9 分。
服务依附于产品,其低中高分别为 0.5-1.5 分,2-3 分,3.5-4.5 分。
这里的价格段区间分值的话可根据不同品类来设置,比如我们经常以 49
元为中端护肤区间值。
4、产品功能层次
如果我们纯从产品功能的维度,可将其划分为三档,分别是初阶、中阶、
高阶功能,对应的标准为及格、良好、优秀。
初阶是这个品类最基础的功能,也就是其存在的合理性,比如美妆里面
的精华品类,主要是抗老。
中阶就是这个品类提升的加分项,比如精华的更快抗老。
高阶是这个品类的稀缺项,也是重要的竞争项。如精华的延续性抗老(现
在很多品牌都在讲细胞修护)。美妆基于其品牌驱动以及文化性,所以
会在话术上进行一定演绎。
当然,伴随着行业技术发展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 ,原本初中高阶也会进
行演变。过往的中高阶可能会不断下放。
同时,我们还可将产品从内到外分为内在价值、外在包装、配套服务三
个层次。
内在价值即客户核心顾客价值,属于核心物料阶段,即这个产品解决了
消费者的什么问题,提供了什么价值。
外在包装分为两个,一是设计包装,二是语言包装,设计包装即包装物
整体的设计、质感、形状、颜色等等,主要是视觉和触感层面。语言包
装即主要指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比如产品名、产品 slogan、卖点的
介绍等等。
在 语 言 包 装 上 举 一 个 有 意 思 的 例 子 ,露 华 浓 公 司 的 查 尔 斯 ·莱 弗 森
(Charles Revson):“在工厂,我们制造化妆品;在商店,我们出售希
望。”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美妆产品塑造的是一种美的愿景,一种更积极、
活力的状态。
配套服务则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围绕产品而产生的一系列服务,这里
的服务大品类的共性,和特定品类的特性。
5、产品组合
产品组合就是一系列产品线、品牌线、产品项目的组合。可从宽度、长
度、深度进行理解,以此可用一个三维坐标象限进行拆分。
产品线的宽度就是集团之下的产品线数量,这个产品线可从市场品类的
角度去理解。
产品线的长度是每个产品线之下的品牌矩阵。
产品线的深度分为三个,一是产品的系列,二是产品系列之下细分产品,
三是产品之下的细分 SKU(型号数量)。
以上的排列组合便构成了整个集团的产品组合。
当然, 还有一种说法是加上产品组合的紧密度,具体紧密程度的高低主
要在于本身主品类的延展度,这关乎顾客的想象认知度。
6产品矩阵
很多品牌有多个产品,每个产品扮演的角色不一。基本上我们可以划分
为四类:利润品,流量品,形象品,测试品。
流量品主要指带来流量的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流量品≠利润品,
一类是流量品&利润品的重合。当然,后者自然是最佳。
利润品是贡献公司主要利润的产品,正如前面所说,既有高利润,又有
大流量自然最好,因为这意味着总体的销额很高。利润品如果只有一个
就会很单一,存在很大的风险,线上的话可能存在被恶意打链接。线下
的话在面对供应链、串货,以及销货等也会存在风险性。所以很多公司,
都在发力打 2-3 个爆款,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先打 1 款,然后通过产品
带品牌,在利润可观的情况下,孵化其他利润品。
形象品主要是门面型产品,主要是秀肌肉展现品牌实力的逻辑。这类产
品一般都会用到企业的最前沿核心技术,以高价的形式进行呈现 ,其主
要不在于销售,而是传达企业的核心顾客价值抑或企业核心理念。
测试品的语境主要是大快消领域,主要是基于客单价相对较低,消费频
次较高的品类。即使经过缜密的市场分析,以及专业的职业经理人下判
断,很多企业依旧会选择多款产品进行测试,即使用 A/B 测试法,MVP
(最小可行性产品)的逻辑进行开发以及测试,然后根据市场反馈进行
针对应加码。
所以我们在说产品矩阵思维,主要是系统性思维以及市场细分思维的逻辑。
7、产品生命周期
如果我们从周期的角度去看,产品也可分为教育期、长大期、成熟期、
衰落期四个阶段。这个周期维度,一是(我们经常说的)品类共性的角
度,二是企业内某个产品从销售贡献比的角度。前者很好理解,后者比
如珀莱雅的黑泡泡面膜,1 年基本走完整个周期,然后以双抗精华来衔
接。
教育期(
introduction stage):处于品类教育阶段,既需要对消费者进
行品类教育,同时也需要对经销商进行信心教育。前者需要高昂的营销
费用,后者需要较大比例的利益支持。此时需要找到种子用户,即对这
个品类需求最急迫的顾客。
长大期(grow stage):此时新产品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处于快速发展
期。伴随着用户群规模的扩大,产品销售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利益
的驱使,竞争者入局,产品售价开始降低,而营销费则提升。但由于规
模经济的正向影响,单个产品的成本开始下降,企业收获行业红利。
成熟期(maturity stage):即销售达到一个峰值,客群渗透达到临界值,
增速开始放缓。企业为了保持增长,开始出现降价,增加营销支出及研
发支出等方式,进而让大部分竞争者出局,最终行业集中度提高,出现
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在成熟期阶段,此时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这个赛道不断衰退,二
是这个赛道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缓缓增长,三是头部或者新晋企业开始在
此品类的基础上,开发出相关的品类,开始第二增长曲线,让这个赛道
继续增加活力。
衰退期(decline stage):行业衰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监管政策、消
费者需求或者竞争的加剧等等,比如电子烟,K12,传统手机(如诺基亚)。
8、产品开发四要素
产品开发四要素为:人群、场景、问题、解决方案。
产品开发其实就是 STP(市场细分)的逻辑,根据顾客需求,将市场进
行细分,根据自身特点,选定某一细分市场,然后基于这个细分市场开
发与其相对应的产品。
我们用一个四个场景式问题表达产品开发的四个要素:一群什么样的人,
在什么场景之下,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的产品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比如对大城市的都市年轻人(人群)来说,在上班(场景)感到无神(问
题)时,咖啡能有效帮他们提神(解决方案)。
对于市场部而言,回答了这四个问题基本就是找到一个产品的合理性了。
9产品FAB利益销售法
特征(Feature)表明产品是什么,优点(Advantage)表明产品有什么用,
“前者是因为,后者是所以”的逻辑。利益(Benefit)是能为消费者带来的利
益,这里的主体是消费者。
比如 SK-II 神仙水的 F(特征)是含有 PITERA成分,A(优点)是从根
本上帮助肌肤恢复活力,让肌肤富有弹性、焕发净白、绽放青春,B(利
益)是让消费拥有晶莹剔透美肌,皮肤状态更好。
又比如苹果的 F(特征)是 App Store,A(优点)是形成封闭生态,B
(优点)是保护用户隐私。
10、产品手册
产品手册就是在最快速的时间内,统一企业内外部对公司旗下产品的认
知。主要包含四大方面:公司简介、明星爆品、产品系列、上市新品。
关于产品手册,有些公司是直接放在品牌手册里的,有些是分开来。这
里的公司简介主要是品牌定位、使命/愿景/价值观。放明星爆品主要是
产品带品牌的逻辑,因为消费者认知一个品牌,最直接的方式是先认知
产品。产品系列就是整个品牌分为多少个系列,来共同承担企业长大的
角色。上市新品就是当前正在推的新品。
产品的话包含目标消费群 、产品口号、产品卖点、产品规格&价格。产
品系列的话会包含这个系列的定位和口号(与系列之下产品口号相联系,
是统合它们的逻辑)。
11、产品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之所以分析产品的价格主要因素,主要是看特定品类的价格影响因素,
以及从长周期的维度看到相关因子 。比如影响护肤类的因素有四个:个
人收入、品牌偏好、皮肤类型、生活习惯。
个人收入,这属于共性的因素,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是水涨船高的逻辑,
这个很容易理解。
品牌偏好,这个基于整个化妆品依托于品牌驱动,所以对品牌的偏好影
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皮肤类型,也是影响产品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皱纹性肌肤。当然,针对
敏感性肌肤的产品也相对价格要高些。
生活习惯,比如睡眠不规律,饮食的习惯,以及压力等都直接表现在肌
肤上。
12、生产工艺流程
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有利于更理解此品类的核心逻辑。
比如护肤有两大核心,一是乳化,化妆品就是水与油的逻辑,因为它们
本身不可溶化,所以需要乳化剂,既能溶水也能溶油。最终出现的水包
油的乳液类,和油包水的面霜类。
二是添加功效成分,化妆品真正起作用的是这些成分,而这些成分会根
据差异从而需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才可生效。所以那些象征性添加(含量
<0.1%)的成分其实起不到什么作用。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也将这样的
概念性添加归属为“其他微量成分“标注。
13、产品原材料
原材料其实是从整个供应链的维度,同时也是了解产品组成的维度。
化妆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原料(基质、一般添加剂、活性成分)和包材
(纸盒、泵头、塑料与玻璃瓶及铝箔袋)。
总结:
对于品牌营销人而言,深度了解产品是一个必
选项。它是一个桥梁,既承接了需求的开发。
又承载了价值的传达。
了解产品以及行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躬
身入局,任重而道远。接下来会继续更新出2.0
版探讨产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