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拓展前期规划的八大注意事项
admin
2023-10-18 12:20:57
0

时至今日,国际市场依旧是一片碧海蓝天,滋润着无数如鱼得水、如鸟临空的跨国企业。然而残酷的是,多数企业水性不好、羽翼未丰,最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折戟沉沙。

国际业务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有备无患才能披荆斩棘,盲目跟风堪比挥剑自戕。国际业务的发展潜力无限,但“茫无头绪”仿佛悬在中小型企业头上的一柄利剑,一旦在业务拓展过程中稍有不慎侧翻在岸,就有可能迎来灭顶之灾。

可能有人会问: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我的朋友名下有一家企业,我知道他的国际拓展成本很低!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21世纪伊始,星巴克(Starbucks)开始在澳大利亚采取快速扩张策略。该品牌沿用其原有管理、运营、产品、营销等模式和理念,在短短八年内开设近百家门店,瞬间风靡全澳。但好景不长,星巴克在澳市场巨额亏损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被迫关闭超七成门店。事实证明,星巴克出品的拿铁又贵又甜,既没有考虑澳大利亚本土市场的受众群体,也没有针对澳大利亚市场采取品牌本土化策略。最终,星巴克只能重整旗鼓,转而将目光聚焦于旅游业,最终在2018年将澳大利亚门店数量重新扩大到39家。

大型企业尚且如此,更何况抗风险能力羸弱的中小型企业。“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企业的发展规划,尤其是在国际拓展的规划和布局阶段,应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性,而非短期的蝇头小利。诚然,站在时代的风口上,猪都能起飞。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张压力必然会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议题,而仅仅依靠初期的风口机遇,最终只会坐吃山空,让先发优势变得荡然无存。尽管将前期利润落袋为安听起来好像诱人的禁忌之果,但谁又能保证打开的不是无序发展的潘多拉魔盒?

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国际拓展的前期规划阶段展开详细讨论,为企业排除深埋在出海航线之下的危险鱼雷。



一、全球变化

在中美贸易战、经济衰退风险、劳动力短缺等大环境下,无论企业拓展规划的目标市场在哪里,都无法逃脱广受波及的命运。风险往往带来机遇,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例如,为了应对英国脱欧的局面,AIG和Discovery等美国企业选择在英国境外设立新的办事处,防患于未然,随时准备顺应局势,调整国际拓展战略。

二、当地文化

2006年,志得意满的家得宝(Home Depot)登陆中国市场。仅一年时间,家得宝就在中国六大城市落地生根。然而,豪掷大量资金后,家得宝才惊觉,中国人不太喜欢自己动手,而是喜欢雇人装修。家得宝犯了和星巴克相似的错误,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该品牌在2012年宣布退出中国市场,随后又在中国转战其他业务。切记,深入了解当地,虚心调整业务,千万不要臆想当地市场会自然屈就于企业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三、用工实践

国际劳动法与中国法律存在巨大差异,不合规导致的严惩措施可能是企业无法承受之痛。例如,在法国,如果在编员工提供的待遇条件优于合同工,企业不仅要缴纳巨额罚款,还可能面临长达10年的合同工聘用禁止令,甚至还有锒铛入狱的刑事风险。企业要确保合规,就必须与熟知本地劳动法的专家开展深度合作。



四、知识产权

在某些市场,聘用独立合同工(非在编员工)会增加企业执行知识产权合同或法规的难度。反之,如果企业保留知识产权,又可能会在无意间承认合同工确实履行员工职责,面临因员工错误分类而导致的处罚。企业需要在每个目标市场都注册商标和/或申请知识产权专利,在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保障自身的知识产权合法权益。

五、品牌推广

老字号企业可能很难接受与其品牌形象大相径庭的产品或定位转变。但是,想在异域他乡大获成功,就一定要作出相应调整。虽然家居巨头宜家(IKEA)在境外凭借低价、下沉的策略所向披靡,但在中国,这种策略却行之无效,原有的竞争优势在中国市场显得不堪一击。最后,通过调整自身在中国的品牌定位,宜家成功俘获了大批中国消费者的心。

六、数据合规

多数企业将数据保护与隐私法律视为最担心的国际法律合规问题。《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是一部欧盟出台的数据保护法,广泛被视为世界上最严格的保护与隐私法律。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正在实施严格的相关新政。例如,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都要求跨国企业在当地设立数据库和服务器。只有与瞬息万变的法规和政策保持同步,才能规避潜在的合规风险。

七、企业文化

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时难免会遭受文化冲击,而完全整合众多国际市场的当地文化更是异想天开。爱彼迎(Airbnb)拥有相当优秀的企业文化,他们特别设立了一个员工体验团队,负责庆典、活动、办公场所等诸多影响当地员工感受的因素。无论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工作,均应确保尊重当地传统,在运营过程中加强自身的企业价值观。

八、成立实体

成立实体往往是企业最难迈出的一步,因为这意味着企业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并彻底暴露在未知风险之下。前期筹办可能就会持续半年至一年,企业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开设银行账户、准备相关文件、确立市场目标、整合当地资源、着手组建团队、应对消防检查……凡此种种,最后都绕不开官僚主义。在印度,企业需要在开业前获得100多项批准,阐明新实体的业务类别,还可能有必要改变母公司的税务结构,而任何一点纰漏都有可能让企业的全部努力付诸东流。谨记,在正式规划永久实体前,先测试一下目标市场,对实体可行性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不要打无准备的仗。

那么,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烦恼?

当然!Global Employment Outsourcing(GEO),这是Safeguard Global推出的一款名义雇主服务,也是企业的一站式海外用工解决方案,提供银行、保险、税务、人力资源、设施、合同、付薪等全方位实体代行服务。选择GEO,犹如坐拥出海规划的航线灯塔、企业自身的避险雷达、轻装上阵的称手武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