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跨考”金融硕士
致迷茫的你们: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考金融硕士呢?为何自己的本科专业不继续坚持了,而选择一个自己都没有接触过的专业呢?在你们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了吧!
我来和大家说一个故事吧:
我有一个朋友,就在2020年12月14日的时候他请我吃饭,跟我说了下他有一个妹妹,说她妹妹今年十月份刚拿到第一份实习工资,3000元。钱在银行卡里还没待过5个小时,当天晚上,他就去网上分期买了台苹果12promax256G,10099元,12期,每月900元多。
我的这位老友着实很生气:说他妹妹以为自己学了大学不到四年的会计就觉得她很厉害,她盘算得很清楚:每月900元多,还剩还能剩下2000元多,吃住在学校,基本没啥开销。因为她心理很清楚毕业后转正,工资至少5000起步,除去还款,吃住都可以搞定,分期的费用完全可以承担。
这也是能理解的,现在的年轻人给自己挖坑,往往从盲目自信开始。还没毕业,她和自己的三个室友不满足学校的宿舍,于是她和朋友一起找房,预算每人1250一个月,合租。这个价格只适合宝山偏远地区,不可能再远了,再远就距离学校很远了,后来她和她的几个室友都看不上租的房子,楼层低、面积窄,没阳光、没信号,要啥没啥。
后来她自己搬出来住了,她找到了一套小区里的房子,租了个单间,一个月2900,押三付一。他咬牙从借呗里借了5000出来自己加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全部交给了房东。
美好的毕业生活从还债开始,每个月的状态就是:工资还没发,银行账单就到了。
最穷时,有时候她连2块钱公交车费都快拿不出来,晚上回来清水煮面条,没有油只有盐和生抽,最狠的时候,一瓶老干妈吃了半个月,后面身体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个女生这么吃东西,久而久之会影响生育的。
我这位老友一遍喝酒一遍拍着桌子说:“什么玩意儿,毕业不到半年,她就已经欠了5万块,还不算利息。我已经猜到,接下来三年,她会越欠越多,开更多的卡,借更多的网贷、高利贷,拆东墙补西墙。”可是作为亲哥哥,他已经做好了拯救自己亲妹妹的方法了。
我相信你们身边肯定还有很多类似的同学或者朋友吧!你们别学哦,因为你们不一定有一个这么好的哥哥。
关于这个就是典型的贫民窟青年,表面上风光无限,背地里狂风呼啸。一边消费着根本不符合身份的日用品,一边承受着这个收入根本承受不起的债务。一步步把自己的人生推向债务深渊,万劫不复。
你说她蠢吗?名校大学生,智商应该不低。
你说她不蠢吗?人生还没开始,就让自己背了一身的网贷,还自诩有为青年。
这样的财商,老实说,是真蠢。该骂吗?该!我觉得该狠狠地骂,不然永远不会清醒。
我这位老友最终是将自己的亲妹妹活生生从巨债的边缘拉了回来,帮妹妹还掉了所有的欠款,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自己的妹妹来读金融研究生,至于后面的我朋友也没跟我细说,不过她的妹妹也很乖巧的答应了,好好努力考复旦大学的金融硕士。我朋友当时说了一句:“不懂金融,只会像我妹妹那样被很多的平台及各种理财软件给坑”我从来就不觉得这句话说的错的!难道不是吗?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不过讲真,学习理财也好,考金融研究生也好,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收获,你认真去学了,总是会有收获的,如果盲目去尝试金融,只会让自己跌入金融的陷阱。很多人炒股对股票不是很了解就瞎炒股,最后只能沦为韭菜让别人来割。
别说2020年了,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金融业在过去三年年均工资均突破10万+,2016年就已经达到117418元,位列各行业第二。犹记得几年前民生银行行长的那句话“银行赚钱多到不好意思……”,虽然近两年,金融监管逐渐趋严,风控要求越来越高,非金融机构竞争者也不断涌现,金融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是它的吸金能力和收入还是居高不下,财富效应依旧拨动着毕业生们的心弦,撬动越来越多的学子、甚至是学子走上“发家致富”之路。
很多人考金融硕士都是奔着工作去的,但是有的人是想找到自己的理财之路,大家都知道学会了金融,谁还能骗得到你?还有你自己以后创业的时候也是需要超多的金融知识点,学会了金融你不仅仅只仅限于从事金融行业,可以说你可以从事诸多行业,因为你会把握住诸多金融风险。
很多本科学金融的去工作固然是找不到好的工作的,只能走在金融的边缘,本科学金融的都是如此,更何况本科不是金融专业的。他们只能通过考研去改变自己对金融本身的认识。
高收入却也迎来高门槛,想爬得越高,付出的代价肯定也要成正比。关注每年的招聘季就会发现,金融行业等级森严,并且相当看重“出身”,从网申简历潜规则的“985”“211”,本科对应小柜员,硕士对应管培生,并且这些都是基础性门槛,CPA、CFA等证书等高含金量证书都成为潜在加分项和敲门砖。即使你有这些证书本科学历,也只可能混在金融边缘,要想走到真正的金融圈,名校的硕士学历成为基本要求,这样的危机感也促使更多的人走上金专之路。(注意:本科考CFA基本是没啥用处,因为没有达到三级是没有CFA证书的,很多的机构为了赚钱还真是不择手段啊,这样很浪费时间。还有CPA很难的,大三的你还在考CPA?哪有时间去复习考研啊?)。至于这一块不是很懂的学生可以联系我!
我认识一大堆的人,花呗欠几千,信用卡刷爆,还厚着脸皮大谈投资机会、理财思维、暴富真理,动不动就跟你说去纳斯达克敲钟。老实说,我听着都觉得脸红。这种人是没有金融知识理念的,可以说根本就不懂财富管理,一辈子都是在欠债的。
给自己定个10万存款的目标,每个月3000,一年就3.6万,三年就够了,别人三年欠10万,你三年存10万,这就是你们的差别。你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年轻人(不过这个思维不适合创业者)。
同学们考金融硕士你们要想清楚考“学硕”还是“专硕”
那么问题来了,金融学硕和金融专硕有什么区别呢?
1.考试科目上的差别:
2.培养方向上的差别,金融学硕士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而金融硕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校从去年开始要求所有的金融学硕士必须直接读博士就体现了这一点。
3.学制上的差别,金融学硕士一般是三年,金融专硕一般是两年。
4.招生人数上的差别,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金融学硕士的招生有所减少,一方面是因为总的学术型的招生人数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985 学校的保送比例增加了。相反,金融硕士的招生人数大大增加,原因在于国家大幅度提高了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
5.毕业证书上的差别,这个差别有可能是广大考生为关注的,因为许多考 生还认为专业硕士就是在职硕士,毕业只发一个证书,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二者 都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差别在于一个为金融学硕士,一个为金融硕士。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术型的分数线难度还是高于专业型的,不仅考试难度大,而且分数线也高。
2.专业硕士竞争日益激烈,专业硕士报考人数的持续增加。3.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同是 34 所自主划线院校,武汉大学 学硕要求390分,专硕要求355分。而兰州大学学术仅要求335分,专硕要求320分。说一下不在这34所高校里面的上海财经大学吧,首先考金融硕士的话,毋庸置疑,肯定是上海这边的学校更好,因为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尤其是很多的学生都会选择考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大家都是知道的,除了公平公正之外,上财的老师们也是很柔和的,不过上财的分数还是挺高的,分很多的组。
以下是上海这边的学校的金融专硕的分数和招生情况:
金融硕士就业前景分析由于连续多年考生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近年来国内金融业对金融专业毕业 (本科、研究)生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尤其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 生的需求上。由于金融研究生业生数量的增加,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 性的质疑,对于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则有所上升。在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的比较中,对会计与财务专业的需求有所上升,自 2000 年 始已经超过了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此消彼涨,金融本科生的需求量日渐 消退。另外,近年来,法律、计算机信息专业毕业生的金融从业进入口径扩宽。法 律对金融行业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 在高度实现业务的信息化,所以大量计算机信息专业的毕业生被大量引入金融业。在证券公司这个重要性更加突出,如果一个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出现问题, 那么将是一场灾难。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士加入到金融业中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融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向综合性质发展。这在无形中也缩小了金融 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金融业的门径,增加了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据说 在一个现代投资银行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士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 们专业各异,有机械、通信、物理、法律等。
上财金融专硕详细介绍:
同学注意:
经济学院金融计量
不考数学一
改考数学三
下面是对各组的介绍和分析:
以及往年的升学率
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认真看哟
经济学院:A组(金融计量)
培养方向:金融计量
培养目标: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金融计量方向致力于培养金融计量分析和研究的高端复合型应用人才。
硕士学位取得者应该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金融学原理以及数理功底,掌握系统的金融计量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相关计量软件,较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对证券投资、金融创新等方面专业问题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能力;毕业后可在金融行业从事金融分析和管理工作。
学费:16.8万/2年
金融计量的学费:16.8万/2年
备考建议:
2017年是经济学院金融计量第一年招生,经院是上财的老牌学院,师资力量很强。
通过往年的数据来看经济学院每年其实都在扩招,2020年扩招26名学生,复试分数线降低10分。
经济学院金融专硕:B组
培养方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出色外语能力,善于跨文化沟通与交通,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能胜任在国际组织中从事金融、商务、会计和法律等工作的高端人才。
学费:16.8万/2年
注:仅接受推免生报考
金融学院:A组
培养方向:金融分析师
培养目标:
首先金融分析师是上财的王牌专业,金融分析师是培养具备从事金融管理、信用管理、互联网金融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专门人才。
学费:13.8万/2年
备考建议:
近3年分数线在385分上下5分浮动,由于报考人数皆在1000人左右,所以A组的竞争难度是最大的,备考目标分数建议设为400分以上。
金融学院:B组
培养方向:金融科技、金融工程与量化投资
培养目标:
将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培养优势,培养学生在金融、计算机和统计方面的交叉复合研究能力,并通过丰富的产学研学习,使毕业生在信用管理、智能决策、区块链金融、程序化交易、量化投资、大数据技术、风险管理等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学费:13.8万/2年
九备考建议:
虽然报考人数少了很多,但并不意味着难度小。B组考数学一以及复试笔试计算机语言,对数学成绩要求高,使得理工科跨考考生较多。
金融学院:C组
培养方向:财富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
财富管理方向是培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熟悉现代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知识,系统掌握财富管理的基础知识与国际先进的财富管理专业技术和方法,了解我国金融法规和相关政策,领悟金融市场规律及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与动向,掌握沟通与营销技巧,具备团队管理艺术和发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金融专门人才
学费:16.8万/2年
备考建议:
曾经是在职研究生,从2017年开始改为全日制。与其它组别不一样的是,C组不考数学考396经济类联考,比数学简单一些。
金融学院:D组
上财—伯克利金融学与金融工程硕士方向
培养目标:
为培养具有全球战略视野、掌握系统金融知识、擅长量化研究及实操高端金融专业人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进行深度合作,开展金融硕士(上财-伯克利金融学与金融工程硕士方向)教育项目,课程是参照国际标准进行设置,2020届学生都说学起来好难,难才有价值嘛。
学费:28万/2年
备考建议:
D组2019年还是非全,2020年之后由非全日制改为全日制,报考人数巨增,2020复试分数线374,以后的分数线可能会增长。
D组每年引进哈斯商学院金融工程硕士方向中的4门核心课程,每届学生将完成6-8门哈斯商学院金融工程硕士课程。
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去加州哦,一定要注意,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满上财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后,可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金融硕士学历和学位,同时根据所修的伯克利课程,可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授予的“课程结业证书”。
若修完伯克利课程后,申请成功伯克利的MFE项目后赴美就读,一般情况下在美就读需要一年(修满学分,成绩合格),最终取得上财硕士学历学位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金融工程硕士学位。
申请赴美应该注意以下条件:
本科成绩绩点要达到3.0/4.0及以上;
雅思至少达到7.0及以上/报考托福笔考成绩570分及以上(美国那边更看重托福成绩;网考托福90分及以上;建议同学们考托福和GRE,然后这个GMAT是加分项,个别商科专业的美国学校会明确告诉你GMAT的分数
GMAT/GRE数学部分成绩需达到总成绩的90%及以上。
金融学院:E组
培养方向:全球金融硕士双学位项目
招生详情和培养方向:
按照“1+1+1”联合培养模式,学制为三年。学位为“1+1”双学位证书。复试之前需提供满足国外合作院校录取要求的本科成绩绩点证明和英语能力成绩证明。
为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我财联合众多海外高校(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荷兰蒂尔堡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美国辛辛那提大学),2017年首次开设全球金融硕士双学位方向。该专业旨在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金融专业人才;胜任国内外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工作的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
学费:13.8万+外方学费(学费多少根据学校而定)
备考建议:
该项目要求学生的GMAT/GRE成绩证明,以及托福或雅思成绩证明,并且学费较高。学制为三年,第二年需要出国学习,有计划出国的考生可以选择此方向。
2020年报考人数骤减,如今又受疫情影响,想出国的人会变少,可能E组的热度会降下来。
金融学院:F组
培养方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出色外语能力,善于跨文化沟通与交通,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能胜任在国际组织中从事金融、商务、会计和法律等工作的高端人才。
注:仅接受推免生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