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创业,应该是公司化运营还是个体户运营
admin
2023-10-18 01:42:49
0

老板创业,应该是公司化运营还是个体户运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从两者的税收层面、承担责任层面和未来发展的层面作一个简单的对比分析。

一、个体户和有限公司的税收差异

1、个体户主要缴纳增值税、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和发放雇员薪资的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生产经营所得可以享受核定征收低税率个税优惠政策。缴纳完个人所得税后,个体户的留存利润,个体户的经营业主可以直接提现。

2、有限公司主要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发放雇员薪资的个人所得税,有限公司又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又分为标准税率的企业所得税和小微企业的优惠税率的企业所得税,有限公司留存的利润如果需要提现到法人个人账户,只能通过股东分红的形式缴纳分红的个人所得税。

3、相比较而言,有限公司比个体户会多交一层企业所得税,有限公司分红的个人所得税也远高于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

二、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

1、个体户一般分为个人经营和家庭经营,因为个人资产与个体户资产不能严格分清,需要承担无限责任,个体户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个体户经营业主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有限公司仅需承担有限责任,在注册资本全额足缴的情况下,即使公司出现资不抵债的风险,只需要就有限公司的资产进行清偿,不足清偿的,股东和法人也没有连带赔偿责任。



三、未来发展的差异

1、个体户属于非法人企业,不存在股东或者股权的概念,当个体户的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引进外部个人投资人、VC或者PE时,无法通过释放股权的方式融资并助力业务发展。个体户业务的价值无法显现和放大。

2、有限公司属于法人企业,由股东投资成立,分别按照认缴出资比例持有股权,公司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以通过引进外部个人投资人、VC或者PE,通过释放股权的方式融资并助力业务发展。

四、创业应该选择公司化运营还是个体运营?

老板创业,应该选择注册公司运营业务还是注册个体户运营业务,需要根据业务的性质、未来业务发展前景、发展阶段、上下游的企业情况、经营风险等情况选择考虑。

1、如果运营的业务是TO C类的业务,主要客户为终端消费者,初期创业规模较小的阶段,可以优先考虑个体户运营,因为终端消费者一般不需要发票,规模较小的阶段,以节约税收成本为优先考虑项,长大到一定规模,可以考虑进行业务转移,成立有限公司运营业务。相比而言,如果运营的业务是TO B类的业务,主要客户为公司客户,客户一般要求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客户对供应商也有一定的资质要求,需要考虑成立有限公司运营业务。

2、如果公司运营的业务是科技研发或者生产制造类的工厂,需要投入人员进行产品技术研发、投入重资产生产制造,未来有望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通过外部资本助力公司发展,需要考虑成立有限公司运营业务。

3、如果是贸易批发类的业务,从上游采购能够获得大量的进项发票,同时单品毛利不高,主要通过以量积累利润,需要考虑成立有限公司,获得的进项发票可以抵扣开票销售的销项税额,实际缴纳的税额也不会很高。

4、更重要的,对于业务的发展前景,如果业务本身只能带来较低的收益,一般通过个人或者家庭经营,优先选择个体户,如果业务的未来发展的前景可期,则需要考虑有限公司制运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