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经济形态下,世界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市场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中,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评判企业是否健康?如何通过结果数据找出问题、前瞻性布局?
深圳传世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管理家、四川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副理事长任佩瑜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高松老师,深圳传世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范厚华老师,齐聚于中企视讯,为各位管理者带来了以《企业是否健康,如何评估?》为主题的分享。以下为本次分享精彩内容回顾。
注:本文整理自任教授、高老师、范老师直播中分享内容。
-定义解释-
所谓管理熵是一个衡量管理或企业系统的能量做功状态、序度和效率的非线性态函数。
管理熵结构是指一个企业系统或者一个管理系统,在封闭的条件下,管理熵不断增加,所有的管理政策、管理技术、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都逐渐失去它的功效或者能量,使企业走向无序和衰亡系统结构。也就是说在封闭的条件下,企业无论怎么走,最后都要走向死亡,原因是它没有新的能量补充。
管理耗散结构是指在开放的条件下,管理或企业系统不断同环境交换,在耗散情况下不断得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补充,使管理负熵增加,克服混乱,系统重新成为有序的系统结构。
“过去对企业的评估,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报表。这更多是对过往结果的评估,却不能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怎么用数据判断企业健康状况?管理能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估,这是一个难题!”高松老师提出疑问。
范老师从一次去医院看病的思考展开回答:“我的健康,究竟是医生还是自己说了算?我认为通过CT、B超或者血压计的数据,同时通过医生对数据的分析才能决定。延伸到企业管理和企业变革中,如何测评企业的健康,单凭财务指标是不能系统性评估的。传世智慧根据任教授对管理熵20多年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技术,转换成系统应用,可以智能、系统评估企业,前瞻性看到企业短板,发展趋势和管理熵趋势,找到企业问题和管理需要改进的地方。”
任教授:研究企业效率应该从企业的能量和做功的关系,即管理熵增状态开始,这样才能从宏观状态和微观要素上量化地进行分析。管理熵实质上是衡量管理系统能量做功的状况和效率的,同时也是衡量管理系统有序程度的方式。
管理熵通过对企业很多指标的计算集成,形成宏观表征企业状态的值。在宏观状态下,结合集成的微观要素,能分析出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衡量企业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是否需要优化。
管理熵可以对管理进行测量,对管理的效果进行精确量化的判断。与范老师的合作,把管理熵理论工程化、软件化和仿真化,运用基础理论和技术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诊断,这是一种更全面、科学的诊断的方法,能为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指导。
范老师:在任教授的理论基础之上,确定了7个一级指标作为企业长大的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长大能力;运营能力;创新能力;财务能力;成本管控能力;偿债能力。
管理熵系统通过对7个一级指标的综合测算构建管理熵的熵值。熵值为0~0.3,企业存在问题;熵值为0.3~0.6,问题较大;熵值为0.6以上,企业管理无序度非常之大;熵值为0~-0.3,企业正常;熵值为-0.3~-0.6,企业相对良好,或者比较优秀;熵值为-0.6~-1,企业将走向优秀和卓越。
除此之外,每个一级指标下,有2~3个甚至3~5个二级指标。通过算法对指标进行综合测算得出的数据,可以清晰看到企业每季度,每年的管理熵值以及变化,从而判断企业的管理趋势和宏观、微观趋势。同时,系统还能测算出行业的管理熵值指数和行业的标杆指数。系统可智能化将测算企业和行业标杆进行对比,得出数据,来找到企业定位。
关于管理熵值,任教授认为管理熵用于衡量企业有序度,即企业是否有序,企业管理效率高不高。管理熵有三种状态:
①不稳定的平衡态:管理熵值不增加不减少,企业收支平衡,但随着演化肯定会被打破。
②近平衡态:可能朝着正熵增演变,也可能向着负熵增的趋势演变。
③远离平衡态:企业在负熵的条件下,发展越来越好。也可能企业在正熵的的情况下,向着衰退方向发展,但可以通过人工干预,促使企业逆生长。
企业系统的发展以管理负熵维持,如果企业处于正熵情况下,可纠正使之产生负熵,形成管理耗散的结构,让企业正常发展。管理熵系统运用到企业测评上让管理熵理论落地并且得到深化。”
在管理熵系统里,创新能力通过4个维度测量:
1、企业每年在研发的投资占收入的比重;
2、企业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
3、企业从事研发的人员占总人数的比重;
4、企业新产品销售额占总收入的占比。
任教授从专业角度讲解创新对企业管理熵的作用:“创新能带来管理负熵,给企业引入新能量,使企业管理效率提高。判断创新带来的负熵值,管理熵理论主要分析创新所产生的利润和耗费的能量,两者比值的对数得出。创新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熵变化,促进企业发展。”
面对行业的差异,管理熵系统如何做到具有相对参考价值的对比呢?范老师认为判断企业好坏的数据,很难界定。目前管理熵系统的数值,是在同一行业标准下对比得出。系统进行评估时,会计算行业里所有企业管理熵数值,得出平均值,最佳值。再通过专家的评估找出行业标杆,最后通过系统的计算,得出结论。目前,管理熵系统正在不断趋向于完整、系统和准确。
未来管理熵系统会从两方面让数据更具可比性:
1、通过设计管理熵数据的权重和规则,逐步完善和统一行业数据;
2、不同行业的判断,会在行业发展阶段和系数上,调整算法。通过规则核定和调整,适配企业。
任教授认为,7个测算指标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差异化,通过7个指标算出的管理熵值,是一种无差别的,宏观的熵值。表示的是企业的状态,因此不同的行业,不同大小的企业都可以把它抽象到管理熵值上进行比较。
高松老师表示:“对熵理论研究、探讨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基业常青的梦想,但如果不干预,企业早晚会崩溃。衡量的目的在于改进,对管理熵测定的意义,以及该如何使用,也非常重要!”
针对管理熵系统的意义,范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企业的过去可以评判,但是企业的未来却很难判断。利用企业的战略规划、战略目标、未来收入规划、利润规划、人员的规划等等数据,通过管理熵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可以帮助企业清晰看到,通过营销变革、治理改进、组织调整、加大投入等等措施的改变,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企业管理熵值和企业管理效率的变化。
虽然说因为看见而相信,但是大多数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因此当管理熵系统直观地将数据展现在企业家眼前时,能帮助企业家看见企业未来,实现从直觉性管理到数据化管理的转变。在面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家在投入未来和管理改进等方面,增添确定的信心。
“管理熵,是对宏观状态的判断,再根据微观体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好坏情况。管理熵系统,能实现对管理的精准测量,甚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运行过程中部门之间是否匹配,流程是否顺畅等等,过去管理学中难以精准测量的问题,都可通过管理熵系统进行数字化精确分析。管理熵系统得出的结论,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和改造。”任教授补充道。
在管理熵系统的研究过程中,范老师团队曾将亚马逊、Google、苹果等国外一些比较著名公司的数据录入系统,惊奇发现这些企业的管理熵值在-0.4~-0.6之间,波动范围小,稳定性强。而国内的企业管理熵值数值波动大,范老师希望管理熵系统能帮助企业家们发现问题,并作出改善,创造更大的价值。基于此,将会对管理熵系统进行2.0版本升级:
1、专业的企业版:针对企业负熵的改变,组织调整,管理创新,治理结构调整来帮助企业评估管理熵的发展,并和企业的变革相配合。
2、To C场景扩充:去企业应聘前,通过查企业管理熵,判断企业组织活力,帮助个人做选择;帮助投资者,通过查企业长期管理熵趋势,以及企业管理熵排名,判断企业长期投资价值;帮助销售和市场人员,系统观察行业内顶尖标杆企业的优势,发现差距,推动企业作出改善,缩小差距。
节目最后,三位老师给管理者发表寄语:
高松老师:“管理不仅是实践,也不仅是艺术,更加是科学。管理是智能化。基于数字的智能化,是随着AI系统的出现、随着大数据出现,非常值得去探寻的一个趋势!”
任教授:“我们研究管理熵,其实是研究科学管理的基础理论,我们希望把过去的应用理论建立在基础科学的理论上,这样来发展我们的管理科学。当体系理论成熟之后,使所有企业都可以应用,这样就站在企业管理科学发展的高度上!”
范老师:“企业管理可以衡量,企业家群体和企业管理者们可以通过外力,通过管理熵的理论计算,通过管理熵值评估,去做好企业的管理,从企业的管理艺术转换成科学的企业管理,我祝愿大家都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