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想要获得更多流量,免不了需要对宝贝进行付费推广。想要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流量,推广优化至关重要!说到推广优化,就不得不提数据分析了!
很多新手卖家在实操过程中,往往会急于学习更多的运营技术和玩法,更容易相信别人的经验之谈以及自己的直觉。
然而不同类目不同店铺适用的玩法不一样,盲目地调整只会让店铺运营失去方向!
相反,进行数据分析,反而是直观、科学的判断!数据最能反馈商家每个操作对买家行为的影响,以及帮助卖家预测后续调整可能达到的效果。
1、如何搜索数据?
①需要搜索采集哪些数据?
从运营层面来说,商家的数据搜集应该包括商品成本、店铺整体访客量、浏览量、商品排名、推广数据(包括全站推广、多多搜索、多多场景等),以及参加活动的数据记录和每次操作调整的数据等。
我们可以通过拼多多运营必备数据分析工具——DD大师网页版来分析市场数据:
主要分市场、排名、竞争、营销、推广、工具和以图搜图7个板块,数据采集全面。分布式服务器配置保障高度的稳定性,确保用户访问流畅!
收集这些数据的目的有2个:
横向对比看出近期商品整体表现的变化,对比自身短期运营目标进行主动操作;
在商品的某些数值突然发生变化时,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出对应的原因并调整。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推广优化,所以我们重点关注以下数据:
展现量:判断你投放的力度以及行业的热度。
点击量:商品被点击的基数。
点击率:判定商品的主图、标题、价格、销量等因素展现后,消费者购买的意愿。
转化率:判定商品的轮播图、详情、价格、评价、客服等因素展现后,消费者购买的意愿。
投入产出比:从收益角度体现推广的成效。
平均点击花费:单次点击的成本。
其他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包括:
商品收藏量:体现产品潜在的用户群体,应考虑如何变现。
店铺收藏量:对整体店铺风格感兴趣的潜在用户群体,应考虑如何变现。
我们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工具的推广,一键探测商品的关键词的流量来源,再去监控核心的关键词,还可以分析竞品推广所投放的关键词,选用优质词推广。
通过搜索洞察,可查看该行业的热搜词和搜索词的投放数据,快速选出搜索人气高的词。
②以什么频率搜集数据?
数据记录频率也是困扰部分商家的一个问题,应该一天一记录还是一周?
其实,数据记录的频率要根据数据分析的目的而定。
如果是日常监测,没有大幅调整动作,则每天或半天记录一次;
如果有某些特殊目的,如测图测款多以小时为单位(或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进行记录;
在大的调整动作前后(如换图、换详情、调整推广预算上限等),应以小时为单位进行记录;
在参加促销活动前后,同样应以小时为单位记录商品表现。
总之,推广数值调整越频繁,数据记录也应当越频繁。因为我们对商品现状的判断和调整,需要基于数据表现进行。
2、数据分析基本原则与思路
①问题分解
问题分解是我们在数据分析中最常见的思路,也就是将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逐一击破。
比如说,许多商家面临点击率低的问题,但不知应该从何下手去调整。
通过分解法不难发现:点击率的影响因素可以被拆解为主图、标题、价格、基础销量、商品排名/展现位置、商品款式。
这样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数据逐一排除,寻找原因进行优化。
下面是我总结整理的拼多多直通车推广优化实操,无偿分享给大家参考!
②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指在调整优化时,一次最好只调整一项,观察一段时间数据后再进行下一项调整。
避免多项调整同时进行,出现不知道是哪部分出了问题的混乱局面。
例如我们在进行场景优化时,在最初不清楚最适合的人群/资源位的情况下,最好每次只调整一项,这样前后对比会更容易观察数据,找出问题原因。
③数据周期
刚开始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时,在历史数据积累较少的情况下,由于缺乏与过往的对比,基于过去一两天的数据做出的判断很多时候是不准确的。
当前数据是好是坏、趋势如何,很多时候需要积累数周,乃至几个月的数据进行判断,才会更加准确。
比如说,许多卖家的直通车开开停停,曝光量和推广数据都非常不稳定。这种情况下单凭一两天的数据判断商品的表现以及未来的潜力是会出问题的。
④多维度分析
因为推广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从不同角度进行推断,尽量穷尽可能的原因,避免遗漏。
比如我们在分析转化率下降时,许多商家往往只会从详情、轮播图、差评是否置顶等方面找原因,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商品近期曝光量大幅增加、人群精准度下降等。
所以,我们需要转换思路,多方面寻找原因。
最后,我给大家整理了全套拼多多运营必备干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