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系统的构成
admin
2023-10-16 12:25:41
0

在军事上,根据范围的不同,一般将决策问题按照战争、战役和战术区分为战略和策略两个层次。如前所述,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方略;策略是为了实现总体战略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而确定的工作方针、具体政策和行动方式。
在企业战略的管理范畴内,一般将战略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总体战略(Corporate Strategy),也称公司战略,是从事多种经营、多元化的大中型企业、企业集团(总公司)所制定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其战略重点是公司内的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组合和合理分配,各个下属单位如何提高绩效、相互协调从而聚集团体的竞争优势,根据公司的体制和战略目标如何开拓新的事业、进入新的领域等。总体战略经常涉及公司财务资金运作和组织结构变革创新等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2)业务战略(Business Strategy),也称竞争战略、经营战略,是公司的二级战略或属于事业部层次的战略。它一般是指在单一生产经营的企业中,为了生存发展和赢利,为了实现总体战略目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绩效等问题所作出的战略决策。
(3)职能战略(Functional Strategy),是涉及公司各个职能部门(如生产、技术、人事、财务、供应等),充分发挥其功能,以推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实现的具体的分支战略。因此,在专指某种职能战略如人力资源战略时,一些专家往往采用“人力资源策略”的提法。实际上,有些专家并没有完全将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严格区分开,通常使用“竞争策略”“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策略”等提法。




一般来说,企业为了迎接市场的挑战,可以制定两种促进企业发展创新的战略:一种是技术开发型的长期发展战略,另一种是人力资源型的中短期发展战略。前者注重机器设备的更新,后者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
技术开发型战略是依据规模经济原则,力求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产量,通过技术创新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它是自上而下推动的,采用了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模式。
人力开发型战略是以工作地的人力资源为对象,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迅速解决工作现场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劳动关系,注重人的潜在能力的开发,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自下而上推动的,采用了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模式。
对于以上两种发展战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前者是靠雄厚的资金投入,以职能组织为中心,主要依靠技术专家和系统工程师;而后者是以团队为中心,主要依靠作业小组长和操纵者。两种战略发展的最后结果是,前者形成有形资产的积累,后者鼓舞了员工的士气,建立了融洽的劳动关系。




按照企业战略学的观点,企业战略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类:外部导向战略和内部导向战略。前者侧重于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压力,后者侧重于内部资源的开发。一般来说,内部导向发展战略是成功企业的核心战略。因此,企业应以自身的动态资源而不是以静态资源为基础,制定并推行自己的战略,即内部导向发展战略。
内部导向发展战略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建立在内部资源而不是建立在外部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二是建立在不确定性资源(如人力资源)而不是确定性资源(资金、设备和原材料)的基础上。换言之,它是建立在能创造不确定资源的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并且是建立在动态性资源如智力、信息、技术、组织等要素的基础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