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作为近两年最为热火的概念,被各大互联网及相关企业频频提起。面对碎片化应用需求和随企业扩张而愈加冗杂的系统体系,现代企业迫切的想要借助中台来寻找一条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的出路。餐饮零售行业作为与互联网联系最为密切的行业,是否有必要搭建中台?搭建中台的意义是什么?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结合互联网大咖们的中台和针对餐饮零售行业的中台进行盘点分析。
提到中台,最广为人知的例子,一个是马云在2015年结束对芬兰“Supercell”游戏公司的商业拜访后,回国马上敲定了阿里巴巴的中台战略;另一个是华为的中台战略转型过程中喊出的那句“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
中台对于互联网以及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行业来说,更多的是企业在发展至某一阶段,受困于某些瓶颈,为了寻求突破而提出的战略或架构。它脱胎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数据平台相区别。我们视中台为打通前台和后台的连接器,运用数据服务于业务、优化企业运营、整合管理系统等都是它为企业带来的助力。
自阿里把中台概念引入中国并开始着手搭建中台后,互联网大咖们纷纷望风而动,搭建中台似乎成为了互联网企业必须做的事情。中台始于何处,将发展成为怎样的体系,我们先带着这些问题对互联网大咖在中台建设上所做的工作进行盘点讨论。
阿里是国内当之无愧的“中台先行者”,建设中台自阿里始,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数据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腾讯、百度、京东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也开始了自己的中台建设之路。
阿里中台:
在2009年阿里成立了天猫事业部,为了避免功能的重复建设维护,更合理地利用技术资源,2009年阿里成立了共享事业部,将天猫淘宝两个平台公共通用的业务功能沉淀到这里。共享事业部为阿里的运作提升了效率,阿里的扩张在其帮助下提速颇多,例如2010年聚划算的接入直接对接共享事业部,没有丝毫阻滞,可见一斑。将各个业务部门重复使用,反复建设的功能和系统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共享事业部,即为今天阿里核心业务中台的前身。
阿里中台体系的搭建完毕与“口碑”有关。由阿里和蚂蚁金服合资成立的口碑平台,整合了阿里及蚂蚁金服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成为阿里在O2O领域最强有力的工具。在共享事业部为口碑平台的资源整合打下的基础下,阿里和蚂蚁金服借助口碑搭建完成属于自己的中台体系。随着中台建设的完成,商家信息和用户数据等维度全方面打通,全渠道通过中台良好对接,既避免了资源浪费重复开发,又极大地提升的阿里的业务效率。
阿里中台是从前台业务应用共享的需求产生的。数据自业务系统中产生,而业务系统需要数据分析的结果,将业务系统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抽离,由单独的数据处理中间层提供存储和计算能力,阿里中台就是这样简化业务系统的复杂性,让各个系统采用更合适的技术,专注于自己的专长。时至今日,阿里已经搭建完成了包括业务数据双中台、移动中台、技术中台在内的庞大中台体系,支撑起前台业务、流量对接、技术生态打造等各个层面的运营要素。
我们还记得2010年深圳IT领袖峰会上马云的话,”如果我们不做云计算,将来会死掉。”作为中台先行者的阿里成功在中台的帮助下完成了“阿里电商帝国”的扩张,而其余的互联网大咖们,也陆续踏上了中台建设的脚步。
腾讯技术委员会
2018年9月30日,腾讯正式对外宣布启动战略升级,在原有七大事业群(BG)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整合,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以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产业融合和升级。这也是时隔六年后,腾讯再次对组织架构进行变革。“打造具有腾讯特色的技术中台”话语首次出现在腾讯公告内。腾讯还在公告中指出:将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促成更多协作与创新,提高公司的技术资源利用效率,让科技成为公司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的动力与支撑。腾讯预期未来可将内部开源成果开放给产业,为整个行业的技术研发人员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氛围。
在腾讯的中台建设企划中,腾讯的中台将划分为集团、事业群多等级的“中台”,并不如阿里般打造“大中台”。多等级中台将帮助腾讯对各方面业务进行优化:腾讯内容生态布局方面将打造产品、矩阵和“中台”的三位一体;智慧出行方面腾讯同样将搭建“四横两纵一中台”的业务机制......为整合所有的中台,腾讯的企划中也明确提出会建成一个居中协调的中台。利用大小多级“中台”协作最大化“中台”本身的效果,这是腾讯专属的“中台细分”。
腾讯的中台战略正在建设当中,还未落地。有阿里中台为先,我们对腾讯中台会给腾讯带来怎么样的改变充满期待。同样,BAT三家的百度对于中台建设也有自己专属的想法。
百度中台
关于中台在早期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2010年的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不同于阿里巴巴当家人马云对于发展云计算技术的决绝,腾讯当家人马化腾先生和百度当家人李彦宏先生对于云计算并不是太看好。
时间回到现在的2019年,在阿里的中台建设逐渐完成后,腾讯和百度也敏锐的察觉到了中台对于企业的意义,也加快了中台的建设。但区别于对准业务的阿里中台和腾讯中台,百度似乎把自己定位为“Focus on technology”的互联网企业,希望借助中台对自己的技术体系进行整合。
2018年12月18日,百度进行了一次能量巨大的变阵。这次架构调整对百度技术体系进行架构整合,ABC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同时承载人工智能toB业务和云业务;搜索公司及各BG的运维、基础架构和集团级共享平台整合至基础技术体系(TG)也进行了整合。
迈入AI时代,百度还是那个百度,一直在试图找到适应形势发展的最佳状态。在百度的中台计划中,技术中台将要提升百度核心搜索引擎业务功能,实现”月级别孵化新的垂直搜索产品,完成线上小流量“的目标。百度将通过持续的技术演进来不断完善中台能力集,以应对未来场景的千变万化,促进业务的可叠加创新,实现技术驱动增长。
除了BAT三家接连踏上建设中台的征程外,京东、滴滴等依托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企业也在中台建设的路上接连披荆斩旗,这些企业的中台战略也不失为餐饮零售企业建设中台的借鉴。在这里我们选取京东中台来介绍,来看看京东如何打算借助中台整合发展自己的业务。
京东大中台
我们用京东商城CEO徐雷的演讲来引入介绍京东的中台战略。在2018年度京东商城大会上,徐雷关于京东中台做出了如下演讲:
”中台的核心关键词就是专业化的能力沉淀,这也是京东最宝贵的财富沉淀。我们要把过去十几年所积累的know how标准化、组件化、平台化、系统化,做好对前台的赋能和支持。这其中除了承担数据、搜索、产品、系统的技术中台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公司的标配之外,我们也将大力开展供应链中台的建设,在自营、开放平台和生活服务三种不同供应链形态下布局相应的能力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壁垒。“
在京东的大中台战略中,京东大中台被视为京东商城前进的引擎,包括供应链、技术、营销、客服、基础平台业务等在内的京东大中台将帮助京东商城拥有对行业趋势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对客户需求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对新技术、新模式有极强的感知能力、对内部优势沉淀有锐利的组件化、产品化的能力、对外部风险有前瞻性的预测能力。与BAT三家的中台战略相比较,京东战略中打造的大中台将是为前台业务运营和创新提供专业能力的共享平台。
介绍完毕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的中台、我们对于中台建设对于互联网公司业务拓展技术整合的意义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把视角转回餐饮零售企业,餐饮零售企业时下都在注重线上业务,为餐饮零售企业打造的中台能够为线上业务带来怎样的助力。
在阿里提出“中台”概念后,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的各实业似乎找到了解决自身痛点的关键,把握住“风口”,陆续推出中台战略。餐饮零售行业作为与互联网联系最为密切的实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往往也会带来餐饮零售行业的风向转变,从餐饮到新餐饮,从零售到新零售,各种中台将怎样帮助餐饮零售企业完成自己的转型升级。
业务中台
许多正在加速扩张的餐饮企业,都会遇到两类问题。
一种是,许多业务需求或功能需求高度类似、通用化程度很高,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团队负责规划和开发,大量的系统重复开发、重复建设,导致复用性低、效率低、产研资源浪费、用户体验不统一。另一种是,早期业务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一些当下的业务问题,在基础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了针对这些业务的垂直业务系统。由于没有平台性质的规划,这些针对不同业务需求开发的横向系统、上下游系统之间的交叉逻辑非常多,这样导致在新业务、新市场的拓展过程中,系统没法直接复用,甚至没法快速迭代。
这两种问题,在数字技术领域,有专门的名称,叫做“重复造轮子”和“烟囱式架构”。问题本质上是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为了解决当下的业务问题,快速上线了很多功能,而欠下了许多“技术债务”,当企业进入成熟期之后,这些“技术债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和运营成本。如何能够机制化,产品化地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更好地通过产品的形式,将企业内部具有很强的通用性的数据、功能、产品甚至经验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进而更好地帮助前台业务部门更多地关注业务,提高业务运营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开发业务中台的基本出发点。
业务中台是餐饮零售企业管理和运营的一体化管理中枢,为前端提供数据服务的支撑。其特点是,通过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对内将企业的各种数据汇总储存,统一管理企业内的各种管理系统,避免出现数据孤岛。同时实现企业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跨地域信息同步。对外,业务中台能通过通过标准的协议接口,集成企业外部的系统,和企业自己的系统互联互通,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一体化。业务中台将根据数据中台得出的数据分析结果实时调整运营方略,完成企业的业务快速创新拓展。餐道一直将自己定义为连接器,这与中台的搭建初衷惊人的一致,而这也是餐道能够在2018年上线业务数据中台项目后就迅速完成行业落地项目的原因之一。
业务中台为餐饮零售企业前台业务而生,但支撑业务中台发展的数据整合处理则要则主要依靠数据中台。
数据中台
餐饮零售企业开启业务的第一天起,数据就产生了。在业务扩张初期,餐饮零售企业会尽其所能用不同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数据的价值。但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数量的增长,业务增长带来庞大的数据量和多重系统,多样化需求端的变化,为数据处理带来了新考验。
数据中台就是针对这个考验而生。新时代下数据成为一种资产,如何深挖数据价值,利用数据资产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运营,精准快速达成决策,成为了每家餐饮零售企业考虑的问题,数据中台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
餐饮零售行业对于有效数据处理的需求,不亚于其他行业。随着餐饮零售企业的发展,门店数量逐渐增多、用户需求更加多元、线上线下业务更加多样,这也带来了消费场景的复杂,各渠道数据的标准不统一等各种问题。与阿里类似,餐饮零售企业同样借助数据中台进行多来源数据整合和海量数据处理。借助数据中台输出的清晰透明的数据,能够为餐饮零售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为其运营提高效率。
数据中台的出现,解决的是数据存储、连通和使用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数据孤岛、数据治理、数据共享等等。通过打通多源异构数据,统一治理、管理企业数据,数据中台可以让数据高效可用,为企业业务提供支持、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在餐道的业务数据双中台顺利打造完成后,两大中台协同为餐饮零售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转型之路保驾护航。
餐道打造的业务数据双中台关注数据运营和快速适应新技术,致力于帮助餐饮零售企业完成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在为餐饮零售企业打造的中台中,同样存在区别于餐道中台的从业务数据中台中拆分出来的”小中台“,为企业的运营子模块服务。我们也对这些”小中台”来进行一一盘点。
财务中台
在传统的财务核算运转系统中,当一项销售业务完成后,财务人员需要进入到销售系统中,进行数据确认,再回到财务系统中,录入或确认通过接口从销售转入财务的数据。这之中的过程多为人力反复核查再手动录入,先在对应业务系统中确认和检查数据再到财务核算系统中确认核算(凭证)数据,无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随着餐饮零售企业的加速扩张,为企业的销售业务系统、采购系统、工程系统、合同系统、银企系统等等多重系统的财务工作增设财务团队,这显然是不实际的。从业务中台中拆分出的财务中台,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生。
财务中台能够在业务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汇集所有与财务相关的业务数据,然后进行检查(多为数据系统)、筛选、转换,再通过接口将转换成后的数据传入财务核算系统。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接口借由财务中台规范化标准化,对接企业开辟的新业务系统,避免对接接口的重复开发。除了实现业务集中和业务系统财务系统自动切换,财务中台还可以结合AI技术替换大部分人工检查,进行方便快捷的数据分析。
虽然财务中台能够帮助处理企业的财务工作,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从业务数据中台中拆分出来的一部分功能,同样从业务数据中台中拆分出的,还有用户中台和营销中台。
用户中台
时至今日,我们发现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会员”世界里,居住酒店拥有会员更加实惠、出行乘车办理会员更加快捷、、休闲娱乐开通会员享受更多服务、线上订购外卖也能通过会员每餐享受红包。可以说,当下所有的行业都在”瞄准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消费场景、品牌认可度等更是餐饮零售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不同于业务数据中台整合所有内部外部数据帮助餐饮零售企业将“流量”发展为“私域流量”,增加顾客,用户中台多为分析已有的购买行为,进行内部数据的计算使用。用户中台的功能为:连接全渠道,并对各种用户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为餐饮企业提供适合第一方独立运营的用户标签体系;和内容交互平台、营销进行衔接,实现从洞察到执行的数据变现能力。
我们不可否认用户中台能够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进行客户分群,提高顾客的复购率、提升用户的品牌黏性、为生产、服务提供更丰富、准确的信息。但中台能够做到的还有更多。
营销中台
营销中台更多的时候和用户中台一起被提起,被统称为“会员营销中台”。但与注重用户分析的用户中台不同,营销中台要利用用户中台的数据分析结果快速完成业务创新,在营销业务层面上帮助企业扩张。其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作为前台的一线业务会更加敏捷、更加快速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营销中台搭建的预期目的在于将企业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进行整合,对各前台业务进行强有力的支撑,帮助企业完成“精准营销”和“智能营销”。现代餐饮企业追求的精准营销包括商品定义的精准、门店布局的精准、商品投放的精准、顾客服务的精准等各个层面。智能营销则对企业的业务创新速度提出了高要求。随着消费者需求逐渐多样化,餐饮企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市场的需求下需要转换为个性化定制化生产。
但精准营销和智能营销并非只通过搭建用户中台就可以实现,如上文所说,营销中台的运转需要用户中台或者更多中台的帮助。企业的“精准营销”和“智能营销”之路任重而道远。
财务中台、用户中台、营销中台以及许多未介绍的“小中台”,多是针对某个企业运营模块垂直服务,不可否认会为这些子模块带来一些变化。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只针对这些子模块,企业前台后台其他的业务不尽早调整,不尽早优化,未免有些“顾此失彼”,或者这些“小中台”能称得上是正统意义上的“中台连接器”吗?面对各种有着“中台称号”的数据系统,餐饮零售企业有必要深思,做出合适的选择。
中台当下更多是公司业务在发展到某一阶段时,遇到瓶颈与障碍后,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它为企业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而生,帮助餐饮企业实现快速有效拓展。从长远角度看,也许中台的搭建越早完成,餐饮零售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会越发顺畅。完成中台的搭建后,从“五脏俱全”的“麻雀”长大为“翱翔天际”的“苍鹰”,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对于每一家餐饮零售企业来说,完成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才能迎合上时代的发展,中台能做的是帮助企业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从阿里中台、腾讯中台、百度中台到京东大中台、再到餐饮零售行业落地应用的业务数据双中台,无不在告诉我们数字化是当今与互联网有关的行业不可逆转的大势。
把自己定位成餐饮零售行业的连接器的餐道,向着成为最有价值的数据平台的目标不断奋斗。餐道期望通过业务数据双中台与餐饮零售企业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新餐饮新零售。我们都期望用科技去改变人类的生活,也都正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