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介绍两个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经常会被提及的英文缩写: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商品交易总额
LTV:life time value,生命周期总价值
GMV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大家基本都知道
GMV=流量 X 转化率 X 客单价
用于展示在某个时间段内企业的总销售金额。比如每年双十一,天猫都会将GMV作为最重要的指标性数据进行对外公布,为了把这个数据做高天猫会甚至会从11月1日统计到11日;
一家高等级的网店一年的GMV可能有好几个亿,而GMV越高也代表着平台流量越大,因此很多平台会将流量向GMV高的商家倾斜,这就造成了一些商家为了冲高这个数据提升排名,私下找刷单公司刷单,或是购买平台流量广告以获得更多流量,提升GMV数据;
直播行业也一样,一个直播间一天的GMV可能有好几千万,但没有人会告诉你,短视频直播带货平台的平均退货率高达40%,部分细分行业甚至超过60%;
所以GMV是体现的仅仅是通过平台所实现的支付金额,而不等于商户的真实交易额,这个数据对于平台的作用大于商户,其本质是平台用来衡量商户对平台贡献度高低的数据,而非评价商户经营能力的数据。
相比之下LTV这个词我们比较陌生
LTV:life time value,生命周期总价值
它是指一个客户为我们提供的终生价值,这个词的含义多少有点难以理解,因为这其中包含了一个客户与品牌之间存在的三个消费关系:
1、购买频次:客户复购的频次
2、平均客单:平均每次购买的客单
3、生命周期:能保持多久的关系
LTV=购买频次 X 客单价 X 留存时间
与GMV不同,LTV聚焦的是品牌与客户的关系,而GMV体现的则是平台与品牌的关系。因此LTV这个数据对于企业来说,更能指导和针对性的进行营销活动的调整,而且这些调整都是内因性的,其可操作性更强,针对性也会更强。
用传统实体商业的概念来理解,强调GMV指标,就是在强化开店选址,只要选址符合品牌属性,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了。但现实的情况是,位置越好的区域租金自然也就越高,商户所需要支付的获客成本也会越高,体现的是商圈的价值而非商户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同样也要面对这个难题,为了获取足够的流量而不得不大量的投流、为了提升转化率而打造低价爆款产品……最后进入一个黑暗循环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将提升LTV作为核心指标,才能真正的出困境,而提升LTV的关键在于:
1、提升客户复购的频次
2、提升平均每次购买的客单
3、尽量延长与客户的关系
要实现上面三个指标的提升,解决方案的核心是产品体系设计,这就引出来了,我们提供给客户三大模型理论
杂货铺模型理论——提升购买频次
A+B模型理论——提升平均客单
会员模型理论——延长客户生命周期
私域运营看似很复杂,只要能够理解GMV与LTV的区别与背后的逻辑,你也很快可以成为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