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交媒体的变迁如何考验品牌营销的能力?
社交媒体平台是不断在变化的,它的底层首先是一个UGC的平台,消费者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贡献内容,让品牌和社交媒体发生关系。
对于品牌来说,无论是着眼于CPM还是ROI,内容能力、运营能力、投放能力这些综合能力都是很重要的。特别要关注的是,平台流量的算法机制和各个平台商业化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内容的生产需要紧密结合平台的差异点。早期发微博的段子,后来发公众号的长文、B站的长视频,到现在抖音的短视频,以及内容电商的自播,底层还是以创作者为核心的自媒体创作,再结合超投KOL、KOC的生态。对于品牌的团队来说,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是否具备不同形式内容的创作能力,以及能否在一个平台上实现闭环和品效合一。
2.平台的差异化如何影响品牌营销的内容布局?
重视社媒营销的品牌,一般会在多个平台都有开设账号。
我们发现,社交媒体越来越不再仅限于社交功能,而是逐渐转变为不同风格的搜索工具。不过,通过用户在社交平台的行为,品牌发现目前还是社交属性为主。因此,品牌会根据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内容矩阵,比如投放VLOG号、垂类号、剧情号、测评号等。通过内容去打造多元化的这个生活场景,让用户有更多的代入感。这种代入感让品牌和产品有了根,是能够融入到生活当中,被消费者认知。
社交媒体营销渠道分为三类:付费社交媒体(PSM,paid social media)、自有社交媒体(OSM,brand-owned social media)和口碑社交媒体(ESM,earned social media)。
付费社交媒体:花钱提高品牌曝光。如搜索竞价及信息流广告,或请第三方为自己的形象背书,如KOL、KOC社媒账号投放及赞助。
自有社交媒体:官方展示品牌形象。品牌官方运营的社交媒体账号,进行内容生产、推广、与用户互动,并不断增加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口碑社交媒体:忠实粉丝用爱发电,免费宣传扩散。如素人粉丝或KOC社媒账号的自主发布,常见于舆情发酵、病毒传播等。事实上,社交媒体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甚至包括客服,许多品牌也可以用它来做私域流量的收集入口,利用社交媒体在业务中的定位,进行内容或者是平台的选择。
社交媒体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可以让品牌与用戶以一种吸引人的、相关的方式联系起来,并使品牌在领域上产生真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