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我写了《遇到紧急订单采购怎么办》这篇文章后,一些朋友见到我后第一句就是“兄弟们往前冲”,大家开玩笑说,往前冲需要巨大的代价呀里面都是血泪史,有没有办法减少紧急订单,少让我们兄弟往前冲。今天我们就从源头需求管理说起,如何通过有效的需求管理,建立有序的计划管理,降低我们紧急订单的频次。
--- 1 ---
需求管理是源头
我们可以先用scor模型讲一下供应链的运作原理,一个企业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它的供应链中都包含五个流程,计划、采购、生产、交付、退货,他们把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关系紧密的建立起来,而其中最先开始的就是计划,计划来自于需求,也就是我们的需求管理的输出物,需求管理好,计划才能做好,才能保证供应链条的韧性和敏捷度,需求管理好与坏的评判标准,就看这家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和产品交付周期。
供应链计划起源于需求计划,是供应链的第一推动力
对于我们采购的人来说,需求管理好,则计划有序、有层次,供应商响应周期就会缩短。
计划知识普及:
b. 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是在需求计划基础上产生,是需求计划的衍生物;
c. 采购计划即采购执行计划,其支持物料计划,物料计划支持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支持需求计划,形成计划链。
需求计划代表营销,采购计划代表供应链,两者的有效集成,实现按期交付并兼顾成本合理,让客户满意的交付,获取更多的订单,合理的成本控制,实现企业的盈利,保持企业的良性运转。
--- 2 ---
如何管理需求
从被动承接变为主动出击,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是高效供应链的重要特征。这是通过有效管理需求来管理供给,通过理顺需求来理顺供应,通过减少紧急需求和非正常的需求,来降低对供应链的冲击。
信息互通是需求管理的重点
需求管理就是做好需求预测,中国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家,外部环境的不可控、不确定因素诸多,我们可以通过诸如CRM等销售管理工具,对客户信息进行定义,确定销售赢单概率,从而指导相应的预测与运营驱动。
零部件通用化程度的高于低、采购周期长与短,都影响到我们的采购准备周期,这个时候就要同销售做到信息及时互通,销售把市场最新的需求信息及市场变化,告知企业运营部门,并进行联合评审,进行相应的运营动作从而缩短我们的采购准备周期。如果一味坐等销售合同签订后,在下达计划,不提前介入管理需求,那就会造成紧急订单频发,采购疲于催货现象、生产急于赶工。
根据销售预测的把握程度,结合物料的采购周期、通用化程度,做出相应的长周期的物料和半成品的采购、生产决策。
缩短采购交付周期,是缩短订单交付时间的关键。
把长周期物料的变为短周期物料,那么就不害怕紧急订单了。
关键在于销售预测管理及相应的决策动作。
--- 3 ---
如何管理预测
预测都是错的,但有预测比没有强
预测的目的是缩短生产周期,每一个预测都是机会与风险的平衡,这就注定预测不只是销售的事情,因为销售熟悉机会,而供应链熟悉运营风险。所以预测是需要产、供、销、研共同参与,信息共享互通才能做好。
各部门都要各尽其责的参与预测
作为一条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需要从本职能出发,提供相关信息,作为预测的依据,比如采购部门提供供应商对未来市场的看法和未来市场的动向,生产部门提供产能高峰期和低峰期的变化,销售提供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国家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等市场信息,以及预计可能会发生的订单。
预测需要循环预测
预测需要根据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避免出现一成不变的预测,并根据预测的变化同步调整生产、采购计划,目的是通过微变避免突变,减少对企业运营的冲击。这就需企业建立良好的组织架构,实现销售和需求部门建立畅通、及时的沟通机制,快速掌握市场变化,并据此做出迅速调整。
--- 4 ---
总 结
如果我们采购物料周期都为零、我们的生产周期都为零,那么客户随时有需求,我们随时都可以满足,就不会有紧急订单,压缩采购周期、生产周期,就是降低紧急订单的关键。
重点:做好需求管理,管理好预测,并根据预测提前做出的长周期物料采购和生产布局,周期并没有减少,但实现了并行和叠加。
做好需求管理就是抓好预测,我们利用一些工具比如CRM、历史大数据分析等,做好信息判读,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同步提高物料的通用化程度、压缩采购周期,就可以有效紧急订单比例。
下一篇:宋志平:企业管理的真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