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善与恶
admin
2023-10-15 05:23:12
0

互联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诞生,到九十年代左右得到飞速的发展,再到本世纪初更是得到成熟的应用;互联网对世界影响巨大,从人们的生活购物,到信息获取,影响了我们生产的组织及管理,产生了许许多多依托于互联网的生意;互联网经济是当今最有价值、创造最多财富的产业。互联网甚至影响了人际交往,人们的价值判断。

人之初,性本善。互联网诞生之初,本无所谓善恶,但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产生了恶,当然,主流还是善。

互联网的善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生意。

l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就拿人的衣食住行来说,之前人们要买衣服,需要上街,到百货公司或服装专卖店去购买,现在直接可以通过众多的综合类、垂直类电商平台去选购,不再需要走出家门,而且,选择的样式不受展示橱柜的限制,也不要担心过了下午五点商店关门,任何时间都可以去购买;食,过去为吃饭要煞费苦心,不知道哪家好、哪家近,现在通过互联网的美食点评网,这些由包括自己在内的食客共同建立的美食评论平台,选择更随心,同时,足不出户,网上点个外卖,美食送到家里,下雨下雪天气的好帮手,不想自己做饭,通过APP叫大厨来帮你烧菜,多省心;住,过去要提前联系出差单位请帮助预订,现在,在未到达出差城市时,就可以通过网上旅行平台,直接预先订房;行,在外地打工的人,最愁每年春节回家的火车票,现在,在手机上,可以直接订购火车票,还可以选座;冬天出门,不要冒着寒风站在路口拦车,通过叫车软件,让司机联系你,人到车到,岂不快哉。

互联网影响人们的生活,不只限于以上几个细分领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

l 创造了许多生意

互联网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是在创造一门门的新生意,可能是老的三百六十行的改善,可能是创造的新行当,比如上门美甲、知识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电商、专车服务、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第三方支付等等;互联网诞生了BAT这样的富可敌国的行业巨头,互联网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这背后都是一个个巨大的生意机会。

l 改革了社会生产组织方式

互联网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又一轮新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革,因为互联网的应用,原来企业内的垂直式的管理架构向矩阵式、链式架构演化,传统的台账式、单机式管理被统一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取代,产业链之间的协同通过互联网的工具更容易和高效了;资源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因为有了互联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不受时间限制地交互;国家治理需要更多地关注越来越能被表达出来的民意,影响了政府治理;因为有了互联网,全球信息几乎是同步的,在互联网面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享有同样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互联网的恶

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交互和管理工具,在截止目前为止的发展历程中,大部分时间和场景下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扮演着社会进步的力量;但一体两面,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也带来了许多的恶;或者互联网本身是无所谓善恶的,但因为使用互联网的人心歪了,所以才带来了一些互联网的恶;试列举一些

l 混淆了人们的视听,真假不分

近些年来,互联网上经常出现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及热点人物,众说纷纭;比如去年下半年的深圳罗一笑这个孩子(愿这个孩子在天堂安息),他父亲到底是不是穷、是不是在骗捐?那个网红罗玉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卖国求荣的人,还是一个自强不息的草根自强者?经常在各种媒体、自媒体中动人心魄、吸足眼球的标题报道……

因为互联网,人人都可以发声,或者作为内容的创作者,或者作为跟帖的参与者,可以转发、可以点赞也可以漫骂,十分地自由,而且,这种快文化的社会,有多少人静下心来想一想?作出判断?总是被媒体、网络勾引着,或激愤,或高兴,或幸灾乐祸,或悲伤;常常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或甘愿不需要知道真相。互联网让人们更易被蒙蔽,真假不分。

l 你就在眼前,却又是那样遥远

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其得意的工具就是一台能上网的手机,任何不知道的问题,都可以问问互联网;即使就坐在对面,却懒于开口对你说,更愿意通过微信或其它IM发给你;亲戚朋友、同事聚会,不会在一起闲聊,问问各自的近况,大家都拿上手机,各自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更愿意从朋友圈上了解熟人朋友的信息并进行互动;父母和子女沟通也少了,父母不再是子女的初始教育者,游戏、手机、互联网成了孩子长大中重要的伴随者;互联网信息之复杂、海量,如何能担负起孩子的初始教育重任?

互联网和我们走得越近,人和人之间反而走得越远,这是比较无奈和恐怖的事,这也是互联网的恶。

l 价值观崩溃

诚如前面描述的,在汪洋大海的互联网世界中,人们太容易迷失;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提供了太多一夜暴富的信息和或真或假的讯息,互联网宣扬着一夜成名的成功人士故事,互联网也把偶发的罪恶事件夸大和常态化,互联网宣扬一种成功容易的现象;这样的信息,或者你想看到的信息,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什么是正确的、健康的、持续的价值观?在海量的讯息面前,很难保持安定,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我们又应该摒弃什么?

l “冲击了”国家实体经济

互联网多多少少在冲击着实体经济,不正常的、夸大的、有选择性的宣传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更大的影响;一方面是互联网经济比如电商、互联网金融等,他们的发展对实体经销、零售体系、传统银行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革命性的;另一方面,这些依托于互联网的经济模式掌握了互联网这一最强大、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和舆论工具,通过造势、重复、夸大的手段,鼓吹互联网经济将取代实体经济,影响了国民的信心和投资、建设的热情,这种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恶影响很大。

l 喝上了自来水,但不控制水厂

我国互联网赶上了好时代,又有一批从欧美转入国内的初期互联网拓荒者的努力,我们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发达的国家不相上下,我们甚至在电商、大数据等领域的开拓及成就还能领先,我们喝上了“自来水”--互联网这种先进的信息管理和经济发展工具,但是从互联网安全来说,水厂(根服务器和核心互联网技术)不在我们手里,那么国外互联网的根服务器国家要断我们的“水”,是分分钟的事;依托互联网的诈骗、犯罪活动十分地猖獗,互联网立法还有待完善,个人隐私没有保证,在网上一次找房,接下来几年,就会一直有中介打电话给你;从国家到个人,互联网应用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这是互联网的恶。

善恶之念,存乎一心

生活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世界中的人们,要从每个人做起,多行善,少为恶。

勿以善小而不为

l 做一个健康的网民

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居民,也要如现实世界中生活在你的小居、你的村落里、你的城市、你的国家一样,要遵守一定的公民道德和基本守则,从我做起,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互联网世界,我们都是公平的,都可以自由发声,但作为互联网居民,我们还是要提供有价值的网络信息,真实的信息。每个人或大部分人是健康的,则互联网社会也是健康的。

l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网络上受骗,很多都是贪小便宜,相信天上掉馅饼,执念于自己一时的判断;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互联网也是个大社会,所以,正如我们在现实社会中生活,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自己要有判断,多比较、多参考。

l 功夫在网外,培育正确价值观

互联网不会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我们要在互联网世界里不迷失,功夫在网外,需要多听听父母的教导,多和朋友交换想法和经验教训,多听听老师的讲解,多关注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普遍的价值理念;互联网只是学习的工具,验证的工具;网络世界游戏的规则不能指导现实世界和个人发展。

l 筑牢篱笆防狗

互联网生活,要有安全防护意识;拥有无所不包的信息是好事,但我们要有判断、有节制地去吸收;在互联网的海洋里,当然会有鲨鱼和伺机而动的坏生物,他们会找到不提防的“鱼”进行诱捕;我们要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不要将自己重要的信息都放到网上,密码要经常改动,和网友交往,要多一份提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

l 不做冷漠看客,不传谣

唾沫星子可以淹死人,是说人言可畏,这种口口相传就这么厉害;那么,放到无边界、无时间限制、永不消失的互联网上,当一个不真实的消息、一个谣言被创建,多一个人转发或点赞,就多了成百上千的传播,这种恶是极其恐怖的,而作为我们普通的一个网民,也许就是你相信了,你转发了,你评论了,造成的舆论风波会越来越大,既会将当事人淹没,又让事实离真相更远了一步;所以,作为一个网民,不要做冷漠看客,或者轻易传谣。

l 看清商业本质,利己利国

正如蒸汽机、电力的发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互联网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手段和一种先进的工具;互联网对经济、商业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领域是颠覆性、革命性的,造就了一批成功的人和成功的商业模式,但愈是改变巨大、愈是狂热,我们越要清醒,我们不能忽视了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不是创造一个个全民参与的游戏狂欢,不是挟数据、挟用户去创造垄断利润,不要用庞式骗局构建短暂繁华……

l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互联网诞生以来,特别是这十余年来的发展,让我们普罗大众、社会、经济、国家治理都受益菲浅,一时有互联网至上,互联网就是未来、是一切的导向,只要是和互联网相关的想法、事业都是好的,这种一边倒的想法是不全面的;正如前面分析的,互联网本身是一种技术,是一种工具,因为使用的人不同,从而可能会有善和恶的结果;所以,对互联网的态度,也如一句老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互联网)是好东西,但也要有所选择、有所判断。

愿所有的网民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