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唱衰百度推广的大有人在,其中不乏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从渠道竞争力的角度,用户使用习惯的角度,搜索结果真实性的角度,同行业竞争等角度分析。其实要我说,唱衰百度,就跟唱衰中国的房地产,说房地产要崩盘一样。崩了10几年,一直在打脸,从未被超越。
我们在网上,关注百度竞价的人,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帖子:
现在百度竞价搜索竞争越来越大,企业可选择的推广途径越来越多。未来SEMer还有发展前景吗?
新媒体的崛起,是否预示着百度为首的竞价排名没落?
SEM是不是要完蛋了?
从事SEM是否要考虑转到新媒体方向?
百度是不是不行了?
其实,唱衰百度推广不是一年两年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媒体舆论导向;
2.网民舆论导向;
3.企业和从业者导向
2006年,腾讯soso正式上线运营(当然后来跟搜狗合并了),当时的报导也是铺天盖地,什么刚上线就要怼百度啊,什么已经成为国民使用的三大搜索引擎之一啊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媒体炒作,没有什么意义,还得用数据说话,结果呢?百度以当时89%的份额占据压倒性优势,后来腾讯soso跟搜狗合并,也没能挽回任何局面。
2015年,奇虎360的360综合搜索正式上线运营,正好在这个节点,媒体舆论倒向明显偏向360,新闻内容跟腾讯soso一样,也是什么国民使用的三大搜索引擎之一,再一次冲击百度,但是360搜索为什么可以蚕食掉一部分百度份额呢?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优势,只是因为360安全卫士和360浏览器的存在,用户基数大,当时除了360以外BAT没有参与竞争,成了空白,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360免费保卫你的电脑,是这个原因,才使360搜索份额稳步上涨,说是稳步上涨,也就停留在12%左右吧(2016年的数据是13.176%)。再就是360推广的效果问题,使用360搜索的我们看到,竟是一些不懂电脑的小毛孩或者大爷大妈,这部分占比是非常高的。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新媒体的出现,又来了一波唱衰百度的热潮,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广点通、今日头条,各种自媒体平台,各种信息流广告。一部分人又站起来说,搜索引擎竞价模式不行了,百度不行了。其实说到新媒体这个概念,我身为从业者就广告平台这个角度要说两句,其实百度、360、搜狗、神马等搜索引擎平台,实际上也是新媒体。百度从来不标榜自己是互联网搜索平台,百度从来都是说:百度是互联网媒体平台,想必这一点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吧。相对于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户外广告牌等),其实百度等搜索引擎平台也可以叫做新媒体。有人说,那百度竞价不是叫SEM吗,但是别忘了,SEM设置关键词之后,展现出来的创意,那是广告啊,那是给网民传递信息的呀,跟微博有区别吗?并没有区别。这里的误区来源有两点,第一点是,从事百度竞价的人员,不认为自己投放的是广告,而认为自己只是付费发一些信息而已,从来不在乎创意文案质量,光死抠账户数据;第二点是,从信息传播上来说,百度跟微博也没什么区别,仅仅是发布的字数不一样而已。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的新媒体其实也包含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到了新媒体阶段又怎样?百度两个字就搞定了——效果。百度竞价排名一直宣传的是,按照效果付费。从现阶段,除了微博粉丝通推广效果在某些行业比较好以外,还没有任何一个自称新媒体的广告效果能达到百度推广给出的效果。
2016年,黑色4月,魏则西事件爆出,一大波键盘侠,道德卫士举起了反百度的大旗,网民舆论一边倒。
就像当年大喊某某明星滚出娱乐圈一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百度。质疑百度推广结果的真实性。这里我强调一下,并不是给百度洗地,一件负面事件的爆出,让大量网民聚焦到一件事上,本身是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的,这还好,这是可以爆出的,最危险的,往往是潜伏在我们生活中,你察觉不到的。比方说——微商。很多不靠谱的所谓网络推广专家,网络营销专家,都倡导什么社群营销,论起作恶来,这要比百度还恶。百度推广再次,也有一定的门槛,比方说资质,哪怕你的资质是假的,那也是资质。而微信里的微商,连造假都不需要,因为根本上就不需要资质,说百度卖假货,那微商的高仿鞋、面膜、保健品大行其道,我却没有看到有人对微商大力抨击。事件消化之后,百度做出了整改,也没什么问题了。
更多的说百度不行的,其实是做百度推广的企业。
我做了百度推广,没有效果,百度真垃圾!
一天花好几百块钱,一个给我打电话的都没有,我是不是做了假的百度推广?
百度竞价排名烧钱,关键词的价格太高了,我买不起,你百度是不是就指望这个赚钱了?
百度是不是有专门的恶意点击,点我们的推广链接?
百度竞价竞争太激烈了,不好做了,连SEMer都没法干了!
……
你是不是也听过这些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综合到一块就是:百度竞争太激烈,价格高,企业的推广渠道又越来越多,那我就唱衰你百度,我不管,我就是这么任性。
我们知道,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仔细分析问题的本质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就行业内来说,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竞争激烈这样的情况,价格高更是无稽之谈。
是百度推广准入门槛高过其他推广渠道吗?
你只要是公司资质,或者个体工商户的资质,有公对公账号,不是黑色或者灰色产业,推广合规合法的产品或者服务,只要建个网站提交资质就可以开户,并且开户费用也不高,有5600能开的,山东地区是8000,虽然每年代理商都会涨点服务费,但是也贵不了几百块钱,所以,这个问题不存在,百度推广依然是门槛较低,适合中小企业进行网络推广的平台。
那么,是百度本身不行了吗?大家都不用百度了吗?流量少了份额少了吗?
百度2016年底的市场份额(流量),依然占比69%,可以说百度不仅是还行,而且是很行。
那么,百度竞价推广竞争真的激烈吗?
很多人谈到这个竞争激烈,就会想到总排位的减少,认为这个排位一减少,那我就得把关键词的出价调的更高,花钱更多。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主观并且荒谬的单方面想法。为什么这么说。推广位的减少不代表投放企业的减少,我们知道,以前的百度竞价是左10右8的推广位,然后我们点击到第二样右边8个,以此类推,点击 到几十页依然有,但是最后那几个就不会排在前面了吗?不一定的。另外,推广位的减少让流量更加集中,广告更加明确,以前你排在第5位上,没什么效果,现在你排在第五位,效果就有明显的提升。况且展现出来的排名,如果你多刷新几次,你会发现,除了常年花钱多出价高的,剩下的那些都可以刷新出来,你以前怎么投放的,现在依然怎么投放,实际上影响并不大。再说企业和企业的竞争,同行业间的竞争最有意思,企业最了解的是自己的行业,包括同行,如果是热门的行业,竞争自然激烈,不说百度推广,晚上去摆个地摊儿,还有人抢位置呢,是吧。根本没必要过分的去解读,再说,风口一到,行业竞争激烈是必然的,大家都做百度推广,肯定有实力强的也有实力弱的,还是举地摊儿这个不恰当的例子,有钱的开个车摆摊买衣服,没钱的骑自行车摆摊卖衣服,有钱的有实力,那么卖的衣服比较多,但是不能说骑自行车的那位就一个客户都没有了,肯定还是有的,也许都摆一阵子,骑自行车的到最后变成开车的了呢?还有就是,很多企业,做了百度推广之后,不重视,总是不满意,有效果也说没效果,这就很尴尬了。实力强,有钱,有有钱的做法;实力较弱的企业,也有灵活的广告投放办法,没必要竖起一个标杆,觉得达不到就失望。
不管是百度推广也好,还是所谓的新媒体也好,最重要的,就是效果,而效果只能由时间来证明。百度今后的发展,就让它自己去证明吧!
(PS:百度:就喜欢你们这些看不惯我还必须要在我这里做推广的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