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半导体泛指供应工业部门各项设备、应用与装置所需要的各种半导体产品,因此工业半导体市场可说是各不同市场的集合体。根据Semicast的定义,工业部门指得是包括工厂自动化、电机驱动、照明、大楼自动化、测试和量测、电力和能源等传统工业领域,以及医疗电子和工业运输等范畴,但不包括航天和国防工业等部分。
一、全球工业半导体市场规模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HIS早期预测,全球工业半导体市场预计将在2014年和2019年以8%的复合年长大率(CAGR)长大,在2019年时达到59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IHS预计,资本支出增加以及持续的经济长大,特别是在美国,将刺激对于工业半导体的需求。该公司并列举商用飞机、LED照明、数位视讯监控、气候控制、牵引机与医疗装置等,都是带动全球对于工业IC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IHS估计,美国依旧是工业半导体产业的最大市场,在2015年时约有30%的半导体晶片用于工业应用。中国是第二大的工业IC市场,占全球IC用量的16%。
“强劲的经济长大以及美国的资本支出增加,对于工业半导体供应商来说都是好消息,因为他们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工业设备制造商,例如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联合技术(UnitedTechnologies)和波音公司(Boeing)等,”IHSTechnology工业半导体副总监RobbieGaloso表示,“强大的工业设备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光学半导体、类比晶片与分离式元件的销售,而这正是前三大的工业半导体产品领域。”
LED照明预计将成为工业半导体长大的最大驱动力。受惠于全球LED照明的蓬勃发展,LED市场预计将在2019年达到14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二、工业互联网再成新风口
《中国制造2025》期待达到的目标是通过智能制造和智能化工厂来实现企业内部的智能化,而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正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与抓手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推进,工业互联网的作用不断凸显,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认识到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前景。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将数据采集与分析、知识成果运用与传播共享能力集成在平台体系,助力制造资源弹性供给、高效配置,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由于涉及自动机器人、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技术,所以在工业的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甚至产品设计流程进行改造时,需要广泛采用半导体产品,因此也给工业半导体产业带来新的机会。
三、国产芯片多处于中低端市场
面对工业互联网的机遇,半导体公司也纷纷加入市场争夺。根据调研机构SemicastResearch的报告,德州仪器仍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半导体厂商,其在收购美国国家半导体后,进一步巩固了在工业半导体领域的霸主地位。2017年模拟芯片巨头ADI以148亿美元收购Linear,两家公司的市值接近300亿美元,借此ADI也成为仅次于德州仪器的工业半导体厂商。收购完成后,ADI公司可掌握一整套多协议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并为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工业物联网的ADI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增添关键的配套技术。
中国IC厂商也在积极开发工业半导体市场,不过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有力的群体竞争力。半导体专家唐晓泉表示,处理器、传感器、微控制器、通信芯片和功率半导体等都可在工业领域应用,现在的中国IC公司也可以开发和生产这些产品。但是产品大多仍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在SemicastResearch报告中,模拟IC是工业半导体的主要产品类型之一,在每一款电子电机产品中都会使用多个乃至数十个模拟IC。但由于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ADI等巨头垄断,中国本土的模拟IC厂商可以说只能夹缝求生。
四、融合人工智能成趋势
不过,随着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兴起,给工业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本土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贴近客户、快速反应、本地化服务的优势。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余少华指出,工业互联网可从三个层次来理解:“一是形成工厂产供销一体化的网络;二是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生态;三是全局性的智能制造。”半导体产品应顺应这些趋势,开发客户所需的数据感知、传输、分析等方面的产品,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此外,据唐晓泉分析,工业半导体的开发应围绕这些方面展开:
首先高速传输、大数据、保证实时性安全性的基础网络对工业互联网业务的展开十分关键,然而不同厂商支持的工业以太网标准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开发支持多协议的通信芯片。当然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以太网协议的实现、应用以及硬件开发、一致性测试等。
其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高一级的智能机床、机器人等表现尤为明显。适应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让人操作工业网络更方便安全,也将考验着半导体厂商。
另外,智能化发展的同时还需要高性能、低功耗、安全性的芯片产品支持。能效和安全也是决定工业互联网实施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供应商开始将MCU与传感器加以整合。具有低能耗、低成本、易使用和泛在感知等特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正在快速崛起。
五、前20大工业半导体厂商
近日,IHS Markit公布了前20大工业半导体厂商排名,ADI由于收购了Linear,排名一下子由第五跃居至第二。
由此,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工业半导体行业及排名前20位厂商情况:
素材来源:中国电子报、eettaiwan、电子工程世界及网络
上一篇:想做品牌营销,具体怎么开展呢?
下一篇:电商运营怎么定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