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想坐在院子里乘凉,可是我家穷,没有院子。
公司的业务市场是面向B端的,众所周知,B端市场天生就带有资源性特质的标签,渠道人脉,也许要比技术与市场品牌更关系到企业生死,一句话,创新和技术不是最权重的竞争力,汝果欲学诗,压力在诗外。近日来,在疫情冲击、中美贸易现状、社会持续撕裂等诸多众所周知的大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眼下整体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一季度中国经济被迫“深蹲”,GDP同比下降6.8%,虽然二季度GDP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增长3.2%,可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业务受冲击、客户流失,经营压力,投资环境谨慎,资金吃紧等依旧是残酷的主旋律,况且风雨已至,可谓是雪上加霜。
与我相关的后果有三个:
工作变长了。
头发变少了。
裤腰带勒的更紧了。
于是乎,我开始思考,毕竟优秀的性感老男孩总是善于思(装)考(逼),到底如何才能破局?有没有普世的方法论?怎么拯救万民于水火?我想了很久,我开始慌了,是不是我又做错了什么,哦,对不起,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
当家无非是开源节流,节流没什么好说的,那么如何开源呢?今天我们从边缘出发,聊一聊关于开源效率的其中一个话题——中台系统。
----------------------正文线------------------------------------
全文共6131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中台战略的本质则是重构企业组织架构,解决业务和数据重复问题,最终使企业形成“灵活小前台+能力共享的大中台+固定的后台”的模式。
当下,对于每个人而言,中台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底层思维,他本质上是自我能力的复用,是当代人的效率魔方,我们应该在底层能力基础上,快速构建延展性能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产品思维训练营”
作者 | 东瓶西镜
▲中台思维
在2015年年中,马云带领阿里巴巴集团的高管,拜访了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移动游戏公司Supercell,这家号称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移动游戏公司,以《部落战争》《海岛奇兵》《卡通农场》等游戏知名。Supercell是一家典型的以小团队模式进行游戏开发的公司,一般来说两个员工,或者5个员工,最多不超过7个员工组成独立的开发团队,称之为Cell(细胞),这也是公司名字Supercell(超级细胞)的由来。团队自己决定做什么样的产品,然后最快的时间推出产品的公测版,看看游戏是否受用户欢迎。如果用户不欢迎,迅速放弃这个产品,再进行新的尝试,期间几乎没有管理角色的介入。团队研发的产品失败后,不但不会受到惩罚,甚至会举办庆祝仪式,以庆祝他们从失败中学到了东西。使用这样的模式使得Supercell公司成为了年税前利润15亿美元的游戏公司,2015年App畅销排行榜上Top 10的游戏中,Supercell公司开发的游戏占据了榜单的大半江山。
2016年6月,中国腾讯公司以86亿美元收购了员工数不超过200人的Supercell公司84.3%的股权,每一名员工人均贡献的估值超过3.54亿人民币。
1.平台化是数字化企业的关键支撑
后互联网时代,商业的核心竞争本质上是对于用户响应效率的较量。
中国互联网早已从草莽、无序、充满了灰色地带和原罪,走向了规范、真实、强大的亦步亦趋的长大的年代,风起云涌,允许试错的岁月一去不复返,后互联网时代,每个互联网企业都在为用户最后一丝的注意力而战,小心翼翼而又无可奈可,仿佛置身黑暗森林,不知道哪个猎人先举枪。极度竞争的压力是原始的自然法则,驱动着企业平台化的建设,只有平台化企业效力才能事半功倍,才能适应当下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于是数字化企业应运而生,数字化企业是以客户为基础,平台为支撑,在价值观的指领下,建立了实施战略机制和敏捷生态的生机型组织。平台化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赋予或加强了企业在以用户为中心的现代商业战争中最最最核心的能力:户响应力。企业的业务响应能和规模化创新能力,是互联时代企业综合竞争的核体现,是最深的护城河。企业能否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用户响应力来追随甚至引领用户的脚步,持续规模化创新,终将决定企业能否在这样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市场上笑到最后,在商业上长久保持创新活力与竞争力。
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平台化。
2. 中台要解决的是前台创新问题,本质上是为效率而生
前台:由各类前台系统组成的前端平台。每个前台系统就是一个用户触点,即企业的最终用户直接使用或交互的系统,是企业与最终用户的交点。例如用户直接使用的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都属于前台范畴。
后台:由后台系统组成的后端平台。每个后台系统一般管理了企业的一类核心资源(数据+计算),例如财务系统,产品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仓库物流管理系统等,这类系统构成了企业的后台。基础设施和计算平台作为企业的核心计算资源,也属于后台的一部分。
中台:为了满足前台的快速迭代需求和后台的稳定性需求,伟大的架构师们提出了“中台”概念,核心是将后台的逻辑层拆出来,形成”前台(应用层)-中台(逻辑层)-后台(数据层)“的产品架构。在这一产品架构下,当前台需求来临时,中台能快速的进行响应,从而提升了研发效率,降低了创新成本。
中台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系统为适应需求的快速迭代而产生的。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集团主要是以电子商务、支付为业务主体,这类系统都是复杂的商业系统,随着业务的急剧扩张,高可用、海量、复杂的业务逻辑交织在一起,是阿里巴巴业务系统的主要挑战。于是从2015年开始,马云带队去游戏公司Supercell之后,构建符合DT时代的更具创新性、灵活性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即作为前台的一线业务会更敏捷、更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而中台将集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同样能说明,中台系统不是跨越式的创新,而是企业自我驱动后的水到渠成。
中台是整合了业务、数据、技术、工具,对业务模型,数据模型进行抽象化、标准化、组件化封装,具有对外输出标准化服务能力的平台。每个公司对中台的理解,定位不同,中台的具体形态,也各有差异,目前主流的分类大致如下:1. 业务中台提供重用服务,例如用户中心,订单中心之类的开箱即用可重用能力,为战场提供了强大的后台炮火支援能力,随叫随到,威力强大;2. 技术中台提供了自建系统部分的技术支撑能力,帮助我们解决了基础设施,分布式数据库等底层技术问题,为前台特种兵提供了精良的武器装备;3. 数据中台提供了数据分析能力,帮助我们从数据中学习改进,调整方向,为战场提供了强大及时的雷达监测能力,帮助我们掌控战场;4. 组织中台为我们的项目提供投资管理,风险管理,资源调度等,是战场的指挥部,战争的大脑,指挥前线,调度后方。
查阅有关资料,中台的首次出现应该在2015年,依旧是巨头的先期进场,主要有阿里和滴滴进行了战略规划,在16年至17年的沉寂期,巨头们应该都在潜心研究,从18年开始,互网头部企业越来越提到中台系统,背后的原因,前文也有交代,本质上是内部发展所驱动,源于业务试错等创新效率与内在的平台架构不匹配所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上外部用户环境的大趋势,中台系统已从概念热点迈入了建设落地的黄金发展期,并且持续点热,从而在基本盘上迈进了全民中台的小时代。
根据360趋势、百度指数等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台系统的演化。
1.中台系统的价值
据Thoughtworks定义,所谓的“中台”是指“企业级的能力复用平台”。一般而言,“中台”是相对于前台和后台而言,其中,前台表现为数据应用,与用户产生交互,例如app、网站等;后台则负责数据开发,例如ERP等支持系统。中台其实是将系统的通用化能力进行打包整合,通过接口的形式赋能到外部系统,从而达到快速支持业务发展的目的,旨在解决创新效率问题。
中台(论是技术中台、业务中台还是组织中台)的建设,根本上是为了解决企业响应困境, 弥补创新驱动快速变化的前台和稳定可靠驱动变化周期相对较慢的后台之间的盾,提供个中间层来适配前台与后台的配速问题,沉淀能,打通并顺滑链接前台需求与后台资源,帮助企业不断提升用户响应。展开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中台系统可以提高业务复用的效率,降低业务试错成本。
2. 中台系统可以减少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打破部门壁垒。
3. 中台系统可以进行大数据沉淀,提供企业外部服务能力。
4. 中台系统可以提升组织效能。
2.中台系统价值的思考
明略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明辉表示:“当前全行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大趋势已经来临,必然需要一个新的管理架构作为中枢,这个架构就是中台。而明略科技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用户搭建智能化时代的数据中台。”
虽然中台的价值如此之大,且趋势火热,那是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大家自己的中台系统呢?实际上,却不是如此。童继龙(明源云高级VP)说过,中台不是万能药,大象吃这个药,强身健体;蚂蚁吃这个药,一击毙命。应该来说,每个企业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当业务场景集中爆发,且具备复用基础时,从长远的发展,可以考虑规划中台系统,当然,也要结合自身情况,中台系统的投入非常直观,但利润点短期内却边界模糊,以至于长期以来,中台系统的团队都属于成本支出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企业的商业现状,量力而行。
但是,中台思维却是适合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阶段。
人和系统是一样的,或者说,系统的仿真对象是人,只是不易察觉而已。人也要有中台的战略思维,我对中台思维的理解,把日常遇到的问题,提炼出广泛适用的经验,变成一个个模块,让自己或他人都能从中受益。首先要能提炼出通用层,搭建问题的处理模型,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具体到单个人,我们都是系统,都在为这个世界输出服务和价值。如何构建我们自身系统的中台能力,如何打造好我们自身的中台能力(比如: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演说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可迁移的底层能力),如何基于这些底层能力,快速构建延展型能力;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持续保持对世界的稳定服务输出能力,我想,这是中台战略思维带给我们更深远的价值希望对你我能有启发。
先看几个小故事,一叶而知秋。
焚烧书信
1.汉光武烧书信
光武诛王郎,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光武不省,会诸将烧之,日:“令反侧子自安!
2.曹操烧书信
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给赏军士。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3.嘉靖烧书信
陈洪连忙走到门口,将徐阶等人手中的辩状一一收了,走回到嘉靖面前,捧在那里。嘉靖的目光这时望向了依旧跪在面前的李妃和他依然举着的裕王那道请罪本章。世子这时还坐在他的腿上,被他搂在胸前,嘉靖竟对世子问道:“朱翊钧,你知道你父王还有门口那些大臣送来的都是什么吗?”世子怯怯地答道:“回皇爷爷的话,都是让皇爷爷不高兴的东西。”跪在精舍门外的徐阶等人这才微抬起了头,看见了世子竟坐在皇上的身上,一只只发绿的眼中似乎又见到了什么希望。嘉靖依然问世子:“还是朕的孙子知道皇爷爷的心思。朕再问你,既然是皇爷爷不高兴的东西,咱们看还是不看?”世子突然冒出一句惊人之语:“烧了它!”“准旨!”嘉靖大声赞道,“陈洪,把他们写的这些东西还有裕王的请罪本章都给朕烧了。朕一个字也不看。”
5.项羽书信
刘邦使用陈平计谋,派人使诈...
当许许多多的书信摆在项羽面前,这些书信有的是将领写的,有的是士兵写的,还有的是楚营和汉营之间的通信。当然了,这里面很多都是很正常的书信,至于楚汉阵营有书信私下来往,也很正常,毕竟刘邦的军队当中,曾经为楚人的数量并不在少数。
项羽选择了查看,并且相信了书信,疑心为主,项羽觉得秦人可疑,觉得范增可疑,觉得龙且也可疑,除了项家人他都信不过,他开始下令彻查此事。因而深陷陈平的奇谋之中,不仅仅让军心在这一次项羽的彻查之中涣散不少,最重要的是,楚将之间也因此产生裂痕,为后来的分崩离析埋下隐患。范增,也因为这一次风波受到项羽猜忌,在霸业未成之时,已是风烛残年的范增,孤苦的离开项羽,在回彭城的路上,忧愤交加,背生毒疮而死。
以上是关于书信的处理方式,历史上焚烧下属书信的不在少数,比如,萧道成也有过类似的处理,实际上,我们总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慢慢的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体系。而,中台思维,实际上是自我能力的复用,只有构建了自己的能力体系,才能有竞争力;只有拥有中台思维,才能最大效率的解决未知的问题,节约处理成本,毫不夸张的说,在这奔涌而激荡的时代,不管是前浪、中浪还是后浪,只要还未上岸,中台思维都不可或缺,他是我们每个人的通关宝石,是定海神针,是我们的效率魔方。
如何运用?
除了自我学习与刻意训练,
别无他法!
对思维感兴趣的同学,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产品思维训练营”,和营地同学一起学习长大。
特别鸣谢:
参考数据:百度指数、艾瑞数据网、360趋势等
参考文章:《阿里带火的中台到底是什么?白话中台战略》(AI科技大本营)、《中台,从架构升级,引发思维升级》
合作伙伴:百度(本公众号战略合作伙伴)
下期预告
1. 产品视角看《大明王朝》_V1.0.1_年度财务会议,在上周分享后,承蒙抬爱,被知乎收录为优质内容,三天点赞200+,虽然不多,但认同感对我这样的小白来说,倍感鼓舞,也有不少朋友留言、私信我,想继续交流,因此,下期计划分享产品视角看《大明王朝》_V1.0.2版本,敬请期待。
2.我的初心,依旧是鞭策自己长大的同时,分享收获,以期遇见同道之人和更好的自己;因此,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我和我的训练营)
3. 以善念结缘,与智者同行。
上一篇:大学生适合学云计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