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被消耗有多可怕?整理师这3招,帮你找回最佳状态
admin
2023-10-14 11:42:49
0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要正常活动,需要一个动力系统——心理能量,这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


理想的生活总是风花雪月,而现实却是金戈铁马。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很容易成为一个“低能量”甚至是“负能量”的人。


当我们加班、应酬、社交甚至是思考几个重要的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感到精疲力尽,身体被掏空,整天无精打采、浑浑噩噩.......



图源:pexels


悲观、沮丧、消极、懒惰时不时就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身边的人,让对方也感到莫名的压抑和不愉快。


避免不良状态的持续,保持精力饱满、能量充足应该怎么做?其实,整理的思维可以帮到我们,以下的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尝试。



清理多余物品,舍弃负能量


东西越多,越容易消耗人的能量。当我们拥有的物品越多,被物品占有的也越多。



图源:pexels


多余的物品、被占满的杂乱空间,会无意识地给我们带来心理的负担。


在这种状态下待久了,容易产生心理垃圾,我们会感到疲惫与阴郁,生活失去秩序,难以集中于真正想做的事情上。


花园需要定期修剪杂草,才能芳香满园;汽车需要定期保养,才能越开越远,我们的生活与内心世界亦如此。



图源:INS/@ouchinoshunou


清理多余的、不需要的物品,从不好的状态解放出来,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改变自己的生活:


想一想我们所拥有的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用,立刻清理现在不喜欢、不需要的物品;

不执着于长期用不上、不使用的物品;

为囤积下来的物品设置一个处理期限;

......


扔掉一个没用的物件就相当于舍弃一种不好的情绪。

给生活做减法,在断舍离、整理和清扫的过程中调节心态,专注于必需品和喜爱的东西,找回对物品的掌控感,才能清除内心世界的杂念,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活。



刷新你的独处空间


著名作家周国平曾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物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


在清爽、清净的独处空间里,空气是顺畅流动的,我们的身体、心灵和意识会更容易松弛下来。



图源:INS/@ouchinoshunou


日本生活设计师和整理师东沙织曾为客户做过一个服务案例。


在不改变房屋设计布局的前提下,她借用阁楼的一部分空间,为户主打造了一个独处的漫画空间。


对于户主来说,这成为了一个不被打扰的幸福空间,他可以在只有漫画作品的空间里进行阅览、休息、放空,减少日常生活面对的压力,寻找内心的一份平静。



图源:pexels


经科学家研究表明,环境刺激具有唤醒情绪的功能。


时代环境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但属于自己的独处空间我们是可以创造和改变的。


当我们觉得状态不好,做什么都没劲的时候,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变,或调整原有的布局、或借用其它空间的一平米,来给自己创造一处喘息、休整的独处空间,重新实现与自我的连接,恢复活力。



拥有取悦自己的时间


幸福感是可以从整理内心的修炼中获得的,当我们的头脑和心灵疲惫不堪、想保持活力时,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得来不易的自由时间里,做一些取悦自己的事情。


日本著名作家本田直之曾提出,幸福的十条新标准之一,就是拥有自己的时间和自由。



图源:pexels


就拿日本主妇们的生活举例来说,她们的生活并不会让人感到无比枯燥和无聊,相反总是多了几分精致感和质感。


秘诀就在于,她们把关注自己、宠爱自己的意识融入到了日常生活里。


在完成了琐碎的家务后,日本主妇们通常习惯通过研磨咖啡豆泡上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制作一份精致的美食来犒劳自己、调整心情。



图源:INS/@amico_no_hana


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她们拒绝混沌,轻松做到了悦己,生活有条不紊。


以此为鉴,我们也可以制作一个“愉快清单”,罗列日常生活中让自己感到充满活力和治愈幸福的小事情,比如:


与家人一起,烹饪一桌美味的佳肴;

定时进行瑜伽、运动,锻炼和放松身体;

约上三五好友,去电影院观赏一部好的作品;

在夜晚散步,拍照记录路途的月光与美景;

......


像这样,在平凡的一天中,做一两件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增加取悦自己的时间,把疲乏减至到最低。

体验“日日是好日”的禅意与美好,让内心舒缓放松,过上愉快富足、充满生机的生活。




我们的行为和状态是需要能量支撑的。


能量极度匮乏的人,就好像发动机已经烧尽了油,不再有动力,难以完成日常各种情绪的消化,不论做什么都很难尽如人意。



图源:pexels


品尝生活的甘甜,我们需要多给自己赋能,结合有效的方法构建内心的正能量磁场。


不断储蓄能量抵抗疲惫,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我们的生活才能有期待、有方向、有秩序。


#整理收纳##该怎样排解负能量##整理收纳新生活#

*版权说明:本文为原创,图片来自instagram、pexels无版权网站,版权均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