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博眼球,阿里虽然“创造”了中台
这个概念并且在内部广泛地实践,对外更是以专家的姿态“指点江山”,但当我们细细推敲时就会发现中台难,阿里的中台更难。
大家也许觉得我想说阿里拆中台的事并以此论证阿里做不好中台,但这事情上还真是无可非议的,5年的时间,市场不同面临的技术、组织、运营的策略也不同,这也算是中台置于阿里的演化进程,并不能说明问题。本文我要说的是阿里对外输出的业务中台做得并不好。
为表达严谨性我特别强调下文说的是“业务”中台,阿里的数据中台做得非常不错,合理的规划与使用可以大大助力企业的提质增效,并且目前几乎没有可与之全面对标的产品。但是作为产出成果更直接的业务中台阿里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看个案例:
阿里政务中台官网:https://govpaas.aliyun.com/ ,其核心是打造了业务与数据的两大中台以支撑政府工作的开展,而业务中台又主打事项中心的“售办分离”模式,详见它的白皮书 https://govpaas.aliyun.com/help-center/index.html (由于白皮书中强硬的法律声明我就不复制,大家可自行查阅)。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得“完善”,但当大家有机会真正接触就会发现这么被重视被做典型的政务中台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以该业务中台的事项中心及开放平台两大核心系统举例:
事项中心:
开放平台:
这些是我与阿里的同学几次沟通后发现的,也许实际的情况有出入,仅作为参考吧。
当然我说阿里做不好业务中台更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工作上的多次接触,无论是我们的业务还是技术都反馈阿里的中台产品不好用、理论不适用,但由于商密的限制,我不方便说。
阿里及政府的典型工程尚有如此多的问题,大家可以想想看要是阿里中台用在您的企业中会如何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我的思考,本身不是阿里的错,阿里做业务中台就是虎口拔牙做不好是正常的。
其实上我也没什么太多建设性的想法,阿里上下比我有能力有深度的同学多得去了,相信要破局一定是组合拳,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说清楚的。
但从我们使用者或是产业公司的角度看,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我与一些同行交流时会听到一些声音说“阿里、某某某也在做这块”,我想说的是狼并不可怕,你可以有枪。把你们企业的长处、其它厂商问题向你们的领导、团队、同事说清楚,不要妄自菲薄。
关注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