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贸新手,开始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做自己的店铺时,往往会手足无措。
因为一些操作不当的小技巧,不知不觉影响了店铺的转化。
今天我们从运营新手和运营大神的视觉聊一聊。面对日常不同的操作方式,分别有哪些值得大家去反思和学习的方面。
我也会提到新手运营过程中比较容易陷入的误区,作为运营的你,一定要认真看看此篇文章。
01
关键词设置
新手运营容易出现的误区:
相信很多新手运营,习惯使用Google,Keyword,Planner或其他第三方关键词工具,收集大量关键词,或者下载通用的关键词表,并发产品。
这种做法看似很简单也很方便,但是效果总是很差,因为需求不精准。
以Google为例,同样是找厂家和批发资源,用户在Google上会用“产品wholesale”、“产品factory”等批发类词,而在阿里国际站上,用户习惯直接搜索产品名。
因为用户搜索习惯不同,不同平台之间的关键词一般不能通用。
那在阿里国际站平台上整理的词就确保无误吗?不一定。
要知道,平台系统推荐的关键词都是批量整理添加的,不经过人工筛选,往往导致关键词不精准,和产品不匹配,影响产品的曝光量和点击量。
这也是询盘一直少之又少的原因。
来看看运营大神操作方式:
做运营久了都知道,关键词筛选是重中之重。
店铺前期的流量基本上是搜索流量,而搜索流量是以关键词为载体,相当于搜索流量=关键词流量。
要知道,收集出来的关键词并不是所有都是精准的,不要怕浪费,与产品明显不匹配的词,大胆地过滤掉。
有运营经验的大神,对店铺做精细化运营时,会对捕获的关键词进行制表(可以用Excel),分级,筛选,做数据清洗工作,删除品牌词、无关词等。
将Keywords的词库进行一个建库分级的模型搭建,更好地分析买家的搜索意图和数据趋势。
关键词分好类以便发产品,比如:款式、型号、材料、功能等(每个公司产品不一样,仅供参考)
这里推荐几个我司运营大神收集关键词的渠道:
①数据管家—关键词指数
②数据管家—知行情—RFQ商机
③访客详情—全站偏好关键词
④搜索框下拉关键词
你以为关键词库建立好后就结束了吗?不仅如此。还要持续观望效果,根据效果去调整。
根据后续出现的访客搜索词进行不断的扩充,实现关键词的覆盖,关键词的自然排名提升,就能为店铺带来更多的自然流量。
02
产品详情页设计
新手运营容易出现的误区:
对于刚经营平台的新手,动不动就去收集关键词,整理图片,然后去发布产品,而且是狂发。认为不发个几百个,上千个产品,就不会来询盘。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操作方式。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了解产品,不能只是为了做而做,不注重产品本身的细节。
例如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况:产品详情页逻辑混乱,缺乏细节图,没有提炼卖点,导致模块不完整,上传的图片像素不清晰。
客户觉得主图不够抢眼,没有抓住他的需求点,自然对你的产品不感兴趣,刷一刷就过去了,根本不会点开,所以跳出率高,转化率低。
来看看运营大神操作方式:
有人问,如何提高询盘转化? 优化详情页是其中一点。
详情页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客户眼球并且展现产品的优势,从而留住客户。
所以,真正懂运营的卖家,一般都会通过调查,或者收集资料分析,结合客户的需求和产品特点,引起客户的兴趣。
如今的详情页不仅仅是主图清晰,卖点明确,这些简单的要求了。更要讲究立体化或者场景化。
场景化主要能挖掘产品内在的价值,引起客户的共鸣,并且能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做到差异化设计,客户更能体验到你们家的产品独特之处,才能提升转化。
我司资深运营总结了一些点击量较高的详情页具备的特点,供大家参考:
①图文结合,抓住产品和客户痛点,突出卖点和服务,内容模块完整
②详情页里也有关键词布局,搜索优化
③有引导询盘或下单的细节点,或做其他产品推荐
④内容避免千篇一律,并且根据客户特点需求定期调整
03
RFQ报价操作
新手运营容易出现的误区:
新手运营如果不懂RFQ的正确操作方式,一般对客户发来的RFQ不进行条件限制和筛选,一股脑热的报价。
并且,在报完RFQ之后傻傻坐等回复,不做报价后的action,会发现RFQ基本都是石沉大海,已读未回。
在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在RFQ商机上,没有结果,工作效率只会事倍功半。
要知道,销售冠军会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客户的身上,因为20%的重要客户占了80%的业绩。而普通业务员,只是平均分配时间。
来看看运营大神操作方法:
对一些运营老手来说,在他们的眼里,RFQ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跟进。
只需要固定一个RFQ报价频次,每周一到两次,每次报价三到五条。
看我司的销售冠军是如何对客户质量进行深度分析,如何根据买家的行为信息来判断的:
①通过买家近90天的网站行为和浏览采购行为→正常买家or广告型买家
②通过收到的报价数和查看的报价数比值→买家对商家报价用心or不用心。
③通过买家最近搜索词、最常采购类目和最近询盘产品→买家从事的行业与我方吻合or不吻合。如吻合度高,这个买家就值得重点跟进。
通过公司名称做客户背景调查,识别客户需求,选择性地做多方面触达并且渐进式跟进,这样操作下来成交的机率会明显提高。
03
RTS设置
新手运营容易出现的误区:
假如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RTS,可能会丧失很多RTS带来的订单机会,以往很多业务员对这个板块不太重视。
事实上,RTS有助于增加商家和客户对阿里巴巴国际站这个平台的依赖性,只有商家和客户对这个平台产生了粘性,阿里国际站才会有更多且可持续的收入。
但不少运营没有了解RST买家真正需求,不做客户定位和分析。认为所有产品都适合作为RTS产品,甚至把产品全都设置成RTS产品。
这样的话,就很难利用RTS给店铺带来更多的精准流量。
来看看运营大神的操作方法:
一般资深的运营都会明确RTS交易模式下的买家画像,根据买家群体特点明确定位,也清楚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作为RTS产品,不盲目设置商品。
我司运营总结了一些RTS选品建议,具体还要结合企业自身和产品情况,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①成品成交金额:单价在150美金内;
②产品复购率较高;
③产品转化率较高(通过产品详情页买家就可以自主下单的);
④产品不需要售后或售后成本低;
⑤产品生产周期较短、体积小、运输方便
04
P4P操作
新手运营容易出现的误区:
在P4P操作方面,新手小白最大的误区是:只要我拼命投P4P,能获取很多平台的流量了。
包括,部分新手在操作P4P直通车时,第一阶段野蛮生长,没有运营思路,对推广规则不熟悉,对P4P调价概念也是模糊不清。
不合理规划P4P花费,价格调整不及时,不仅很难提高询盘数量,还导致预算消耗过快,如同烧钱,效果还不尽人意,也无法找到具体原因,这是很多普通运营新手会遇到的痛点。
来看看运营大神的操作方法:
大家要明白,P4P直通车并不是花钱就能办事的,更需要你去做好精细化运营。
运营大神懂得把钱花在刀刃上,调价讲究策略,主要分析海外买家分布。
假设:你的客户群体主要在北美洲,那么,白天可以不投P4P,到了晚上北美上班时间再投放和调价。
如果不清楚买家分布地域,可以全天投放广告,投放一段时间后到后台数据管家,“访客画像”中看下地域特征,找到买家分布地域,根据地域的时区去安排调价时段。
资深的运营会对产品进行分析,做精准出价:
①转化率高产品:采取“高出价,抢排名,再转化”的方法,争取进入主搜区前五的位置,可测试长尾词的同时适当加入行业大词来推该产品。
②转化率低产品:采取“烧精准,低出价,先养词”的方法,优先使用产品匹配的长尾词来维持基本的转化并养词。
③无数据产品:跟随同行出价曲线进行出价养词观察。
所以,看完以上的内容,如果你是运营新手,是不是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沉淀自己呢?
一名优秀的运营和一名普通运营会存在的一个核心差别:优秀的运营拿到问题后,会深入思考,分析整个流程,然后再从流程中再拆解去寻找潜在解决方案。
而对普通人来说,直接拍脑袋给出解决方案。
所以,这就是一名优秀的运营和普通运营最大的区别。
优秀的运营,会不断的加深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思考和深入挖掘研究,不断地实操,在应用中获得宝贵的运营实战经验。
最后的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运营者长大过程中,会遇到数不胜数的问题和疑惑,大多数问题我们可以向外寻求答案。并与自己的知识进行联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送给所有的阿里巴巴国际站运营者一句话:
成为大神前,先让自己拿到通往大神之路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