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上岁数越感觉到身体能量在衰减,脏腑器官的功能也在逐渐衰退,常有心神不宁情况,学习工作时间一长就感觉到有些疲惫。
这可以说是自然现象,但有些人好像始终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有些人又感觉整日软绵无力、疾病缠身。其实这与是否调整好体内阴阳平衡有关;也与自身生活规律,处理好外部能量平衡有关系。
人身体内的能量像个蓄水池,消耗的越多,蒸发得越多则蓄水池中的水就越少,如果超过一定的安全量,不断透支且没有适当补充,则会导致池中干涸枯竭,进而终结生命。
因此日常中当调和阴阳平和,一是减少身体能量的消耗,掌握收心养神的方法;二是学会从外界进行采补,借天地能量补充自身不足,以达到更高层次的阴阳平衡。
首先是减少自身能量消耗:
平日接人待物,心态尽量平和,视万物一体,人生如幻,自己只是来体验和感受这个世界,参与但不沉浸其中,慢慢地将身心分离,让心灵超然独立,如此情绪消耗身心能量渐渐减少。
人散发能量最多的地方在双目,不过度地用眼,少看或不看刺激性的事物,尤其现今各种各样的小视频满天飞,如果任由心神放纵则伤精耗神,难以维持自身能量的充足。眼看心就会想,心念一动整个身体都在跟着起各种反应,思想会随着欲望奔逐,进而走向一个向外追逐,释放体内能量的过程,从中取得短暂的快感。
生活在尘世中,我们无法关闭六门,但我们能将思想专一,将思想从世俗中跳出来,站在更高的能量层次。这就是所有宗教都让人发愿,人一旦真心的发愿,就能将心灵提到一定高度,在接人待物,为人处世上跳出世俗的各种羁绊。
除了减少消耗,另一个方法就是从外在采取能量了:
除了饮食上的进补,人更多的是从呼吸、睡眠和打坐入定上获得能量,尽量地将呼吸调的细、柔、匀、长,提高摄氧量和身体的呼吸能力,激活体内每一个细胞,唤醒沉睡在体内的灵能。
深度的睡眠与专注打坐有异曲同工之效,也是身体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与天地间能量自然沟通,吸取自然能量补足自身的亏虚。
再有就是日常的晒太阳、运动,读书、培养艺术情操,总之能让自己心平气和,心肾相交,让外界能量与体内能量安泰调合。
试问如果总是处于焦虑中,则心神不安,着急上火,能量又怎能自然调合。
人身之阴阳不过效法天地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规律而为;阳光照射水汽蒸腾而升,遇冷凝结成云,又降为甘露滋润大地。
人体也不过这个过程,保持身体的温度,以双目之光照射周身,令身体暖暖融融,体内精气升发,与心神混合为一,普降甘露,润泽身心。久而久之,自然心安体泰,阴阳调合,这不正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