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品牌该怎么做?
admin
2023-10-12 21:24:33
0

从事了几年的技术品牌工作,一方面这是个很垂直的领域,相关信息比较少;另一方面也想让自己梳理下相关的工作和思考,因此有了整理一篇文章的想法。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来讨论。

一、技术品牌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技术品牌是指什么。从面向的人群,我将其划分为两类:

1、2C,即面向公众,目的是希望通过相关的传播,让大众能感知到这是一家具有科技范儿的公司,或者这是一款很具有科技感的产品。

传播的内容多从使用场景出发,重点是让大众可感知,关键是找到用户可感知的点,而不是着墨在技术细节。

很多时候,让用户感知到一家公司的科技范儿,和这家公司是否真正在该技术领域领先,以及某款产品很有科技感,跟这款产品是否真正应用了行业最领先的技术,并不完全划等号。

2、2B,即面向特定人群,这里特指程序员群体。目的是通过相关的传播,让程序员群体能感知到一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氛围。

本文接下来要讨论的技术品牌更多指的是第二种情况。

二、为什么要做2B的技术品牌?

一般不外乎有两点原因:

1、业务需求,比如很多做云服务的厂商,往往都有相关的技术品牌运营团队,希望通过内容和活动把开发者聚拢起来。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希望这些开发者能有机会成为其云服务的用户。

2、招聘需求,常见于大中型互联网公司。这个岗位产生的背景是大厂招聘的竞争白热化,在薪水和平台发展机会差不多的情况下,更能让程序员感知到技术实力和技术氛围的公司,也更有可能受到潜在候选人的青睐。

注意,上面提到的前提,是在薪水和平台发展机会差不多的情况,通过技术品牌的运营可以达到上述效果。如果两家公司差异悬殊,单靠技术品牌,也爱莫能助。

三、2B的技术品牌怎么做?

上面提到,面向程序员群体的技术品牌,主要目的是让程序员感知到一家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技术氛围,那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1、负责技术实力的部分

1)纯干货类型的技术文章,这是最常见也比较受技术同学欢迎的一种形式。相互的交流和学习是技术同学们的常态。

a. 技术文章最核心的点是文章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技术文章才能起到好的传播效果,可以“以一抵十”。

b. 这里要花比较大精力的地方,其实是在内部沟通上。如何去挖掘真正能代表公司较高技术水平、且有一定普适性适合对外传播的项目,需要内部技术领导和同学们的支持。对于非一线大厂,可以挖掘所在垂直领域内的技术优势。为了鼓励分享,可以在内部设置一些激励机制。

c. 注意,因为是对外传播,内部需制定一套审核流程,对文章进行把关和脱敏处理。

d. 在传播渠道上,因为渠道碎片化,需要找到技术人群聚集的地方,对文章进行传播。包括但不限于官方的技术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第三方社区平台,如CSDN、掘金、腾讯云+社区、知乎、今日头条等等。

e. 选择合适时机,可以对技术文章进行二次传播。比如每年对优秀文章汇总,按一定逻辑梳理,编撰成电子书发布。这也是目前很多技术品牌运营同学都在使用的一种方式。

f. 不同于新闻热点类内容,技术干货文章的生命周期可以是很长的,即使几年之后,某一篇文章依旧可能会被遇到同样问题的技术同学搜索和阅读。长期坚持下来,会有大量的内容沉淀和读者。

2)出版技术书籍,这个其实是技术文章的“升级版”。可以更系统地梳理内部的技术体系、架构,或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实践,让读者更全面了解公司在某方面的实力。出书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可以按年度进行规划。

3)技术活动

a.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举办不同规模的技术活动,就某一议题或某一领域和行业进行分享交流。比如单一topic 1个小时左右的直播分享,半天/全天的meetup,全天甚至两三天的技术峰会。相比文章,活动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会更好一些。

b. 如果涉及多个议题,最好能邀请行业内其他公司同学一起来分享,搭建平台进行行业的交流和探讨,而不是单独一家公司的展示。自有议题建议不超过50%。

c. 也可以多和业内的合作伙伴一起来举办活动,大家各自覆盖到的人群不一,相互合作,覆盖到双方的人群,“抱团取暖”。

d. 注意把控议题质量,可邀请公司内对应领域的技术负责人担任出品人。避免活动过度商业化,对技术同学来说,纯干货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内容。

4)参与外部活动

多关注行业内重量级或口碑较好的技术大会,推动内部技术人员参与,在行业内分享和发声。一定注意把控活动的质量(可通过参与/演讲嘉宾做初步判断),这样才能让前去分享的同学自己有收获,同时让公司的技术品牌加分。

2、负责技术氛围的部分

氛围听起来是个很虚的词儿,其实就是让外部同学感知到如果进入这家公司工作,会比较舒心。比如这里的人简单有趣,年轻人可以很快长大,还有好玩的面向程序员的活动等等,都可以算在这个版块。

1)人物专访/文化活动报道

故事永远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年轻人进入公司是怎么长大的,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是如何没有天花板的,都可以找到真实的人物,请他们讲述他的故事。

每年的特定节日,比如1024;或特定活动,比如hachathon、技术年会等等,都可以对外分享,让人感知到一家公司的技术温度。

2)短视频

短视频是这两年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渠道,也有不少互联网技术团队在这块探索。写脚本,拍摄,剪辑,要保证持续稳定的短视频输出,还是有挺大挑战的。

至少目前来看,短视频大多是以娱乐为主,更接地气,不太适合大篇幅、严肃的内容,可以来尝试传递公司的技术氛围。比如程序员的搞笑段子、活动的精彩剪辑视频等等。

3、对内传播

单独列一条,来说下对内的传播。在做好对外的技术品牌时,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内的传播。

不论是干货文章/采访报道,技术活动,都记得通过内部渠道分享给内部同学,或给内部同学预留一些参会的名额。尤其是对于大中型互联网公司,因为部门较多,且相对独立,信息有时候并不能及时互通。

更重要的是,对内部同学来说,看到公司技术进展,或参与到一场大型峰会,无疑都会增强其荣誉感,切身感知到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氛围,进而他们就可以成为公司技术品牌的二次传播者。

四、其他

1、技术品牌对团队有哪些要求?

先来看看目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品牌岗位是怎么设置的。据了解,目前这一职能大多数是以技术学院的形式存在,隶属于技术团队,直接汇报给CTO或某位技术负责人,并和HR、市场、品牌等部门有合作。

除了常规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的知识储备,因为需要和技术人员打交道,最好能有技术相关背景,这样在文章选题、活动内容规划等方面会更方便沟通。如果没有技术背景,那就在工作中做个有心人,遇到不了解的技术,多去查一查学习了解,或者向技术同学请教,日积月累也会收获不少。

2、最后

前面说了这么多技术品牌怎么做,其实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想好了要做技术品牌,那就坚持做下去,不要来回变动策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浪费人力物力,真还不如不做。

品牌注定不是立竿见影的,某种程度上,它的效果是指数级的或者说厚积薄发。它更多是种了一颗种子在技术人的心里,需要多一些耐心,静待花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