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通过多台服务器架构的系统进行计算。
云计算又称为网格计算,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钟)完成对数以万计的大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云服务。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虚拟化等计算机技术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
云计算这个概念首次在2006年8月的搜索引擎会议上提出,成为了互联网的第三次革命。
近十年来,云计算也正在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全球的信息技术企业都在纷纷向云计算转型。
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一台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是远远无法满足需求,那就需要多台服务器进行运算,甚至演变成为一个具有多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于是云计算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在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正式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
自2007年以来,“云计算”成为了计算机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也是互联网建设着力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互联网技术以全新的服务模式。
在2008年,微软发布其公共云计算平台,由此拉开了微软的云计算大幕,许多大型网络公司纷纷加入云计算的阵列。
2009年1月,阿里软件在江苏南京建立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同年11月,中国移动云计算平台“大云”计划启动。
2019年8月1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互联网技术司法应用白皮书》,同时北京互联网法院互联网技术司法应用中心揭牌成立。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虚拟化技术包括资源虚拟和应用虚拟。
灵活性高:虚拟化不仅可以兼容低配置机器、不同厂商的硬件产品,还能够获得更高性能计算。
可扩展性高:利用应用软件的快速部署,简单快捷的将自身所需的已有业务以及新业务进行扩展。
可靠性高:倘若单点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分布在不同物理服务器上面的应用进行恢复。
公有云:是指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能够使用的云,由若干个企业和用户共同使用。
私有云:是指企业独立构建和使用的云,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维护,但安全性高,适用于中大型企业。
混合云:是整合了公有云与私有云所提供服务的云环境,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将不同业务分别架构在公有云及私有云上计算。
SaaS软件即服务:是通过互联网提供按需软件付费应用程序,并允许用户连接到应用程序。
PaaS平台即服务:是为开发提供通过全球互联网构建应用程序和服务的平台。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是向云计算提供虚拟化计算资源。
Unix 服务器系统:Unix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操作系统,除了作为网络操作系统之外,还可以作为单机操作系统使用。
可靠性高: Unix是达到服务器可靠性要求的少数操作系统之一,许多Unix服务器在大型企业中全年365X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
伸缩性强:极度强的伸缩性Unix系统是世界上唯一能在巨型服务器上运行的系统,现已支持物理CPU数最高可达32个。
开放性好:Unix最能充分体现这一本质特征的开放系统,正是这种较为彻底的开放性,使Unix的发展充满动力和生机。
Linux 服务器系统:Linux 的内核大部分是用C 语言编写的,采用内核是效仿UNIX内核,而Linux最大的特点就是源代码开放。
多用户多任务: Linux系统是一个真正的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多个用户可以各自拥有和使用系统资源,即每个用户对自己的资源有特定的权限,互不影响。
可靠的安全性:Linux系统是一个具有先天病毒免疫能力的操作系统,很少受到病毒攻击。
良好的稳定性:Linux 内核的源代码是以标准规范的32位和64位的计算机来做的最佳化设计,可确保其系统的稳定性。
高并发(High Concurrency):是云计算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它通常是指,通过设计保证系统能够同时并行处理很多请求。
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指的是通过尽量缩短因日常维护操作(计划)和突发的系统崩溃(非计划)所导致的停机时间,以提高系统和应用的可用性。
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缩写HPC):指通常使用很多处理器(作为单个机器的一部分)或者某一集群中组织的多台计算机(作为单个计算资源操作)的计算系统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