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关注中国当下,在年轻人中“最流行”的创收型自媒体平台:哔哩哔哩(也称“B站”)。
本文将着重分析:
以上内容均通过搜集资料、观察分析同一视频在不同平台的表现、和与朋友讨论得出,希望能给自媒体人小白们带来一些启示。
如果你喜欢我分享的内容,请一键三连(点赞 分享关注),支持一下「我的创作」吧,这对我继续创作将是莫大的鼓励,感谢!
哔哩哔哩网站于2009年6月26日创建,也称为“B站”,B站在维基百科上的定位是“年轻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1]B站早期是一个ACG(动画、漫画、游戏)内容创作与分享的视频网站。[2]后来引入了无广告的其他UGC内容,其中包含鬼畜、舞蹈、游戏、科技、直播、生活等,如今发展成了一个以二次元为核心,做原创视频的视频社区。
B站是一个一线城市「年轻人」为主的平台,大力打造年轻化的社区文化。B站18-35岁的用户占比达78%,集中于一二线城市,整体用户平均年龄为21岁。[3]
由于用户画像的及其统一,对平台话题的多样性就有了限制。B站的观看量悬殊现象,不仅出现在大小博主的对比,更出现在不同「话题」之间的对比。
因为B站用户的观看习惯,所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题材和视频,有更多发展的可能。
大家通过检索也能够观察到,B站上比较火的是二次元为主的这种娱乐化、好奇心比较强的视频,因为这特别符合年轻人的需求。根据分析,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一般来说阅历有限但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
所以,B站目前最受欢迎的五个内容品类是:“Vlog、时尚、娱乐、游戏、动画、科技。”[4]大部分年轻人都喜欢有争议性有吐槽性的话题,以及动漫游戏类的视频。
B站打造了一个偏娱乐化的年轻人社区,因此B站的一个优势就在于:这群年轻人构成的社群中,“粉丝“有着极大的“粘性”[5]。B站的“弹幕文化”和“高互动”的社区文化,大大提升了up主的影响力。
据报道,在B站,许多人关注一个视频其实并不一定是因为这个视频本身。很多情况下,他们看一个视频是因为他们关注这个up主。
由于用户人群的高度集中,B站对于多元题材的包容性比较低。比如,非“针对年轻人的视频内容“,在B站不一定能够获得与内容质量相匹配的观看量。于是,像之前所说的,B站的观看量并不完全取决于视频的质量,而更侧重视频的话题和题材。
推荐算法上,B站不是智能推荐而是以搜索为主,这就让话题的限制更加明显。用户往往只能“搜索”查找自己已知的感兴趣内容,而无法获得“意外惊喜”,拓展其他话题的发展潜力。
另外,无广告文化,使得B站无法将增长的流量持续有效变现,没法像YouTube那样反哺创作者[6]。据报道,B站没有贴片广告、信息流广告位不够多,给UP主提供的商业化资源很有限[7]。
虽然B站近年来也开展了一些“up主”激励计划,但也有门槛。比如“创作激励计划”不对自媒体小白开放,需要有10万的阅读量,或者大于55分的影响力的博主,才有资格“申请加入”激励计划。
许多up主表示,在小破站主要的赚钱方式是,靠积累粉丝获取一些广告投放。据报道,B站“up主”会靠自己的人气,寻找商业合作的机会,俗称“恰饭”,或者在做视频时推荐售卖自己的周边产品,以此创收。
B站用户主要是一线城市年轻人,个性强、以大学生为主,他们青睐二次元动漫、有梗有争议和新奇话题。
所以在B站的创作,需要在选题上有所侧重。只有贴近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题材,也就是具有娱乐性、有争议性的话题、满足好奇心的vlog、或面向学生群体的内容,以及需要配合一定的剪辑技巧让它“看起来高级”。
如果不是这样满足年轻人口味的内容,在B站上投放内容可能不如其他平台的播放量高,难以吸粉、也比较难有收益。
B站拥有强大的交流吐槽社区、粉丝粘性大,所以B站能够很有效的创造up主的个人影响力。
另一方面,B站对于小白很不友好。首先有创收的门槛要求,需要有一定的粉丝量和播放量才能开始有创收的资格。对于粉丝量低的小白来说,在B站比较难有收益。
其次,即使是对于大博主,由于“B站”本身没有广告投放,平台对于创作者的补贴也很少。“up主”不能依靠B站平台本身的播放收益,而需要利用粉丝积累、找商务合作、“多渠道恰饭“,up主才能更好地保证收入“[8]。
对于不同的自媒体创作平台,他们的用户画像并不相同。我们做怎样的视频,是更能够吸引流量、吸引着观众的关注度?
在不同的平台,内容创作者是否可以根据不同平台和用户的特征,去调整我们之后创作的策略?甚至同一个素材,如何用不同的口吻去说,影响不同平台主流观众的接受度和喜爱度?
下一期会给大家更新中国另一自媒体创作平台——西瓜视频。文章将着重对比西瓜与B站的差异,在两个竞争的平台上,西瓜视频和B站的用户和平台特征有何差异。
文章将解答“如何在西瓜平台投放合适的题材和话题?如何配合西瓜平台的创作收益规则,创造更多收益?“
「加关注」,获取内容更新哦!
如果你喜欢这个内容,请你「点个赞」,支持一下作者好吗!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