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为你展现全渠道价值量化模型
admin
2023-10-11 19:00:35
0


专题看点

近年来,全渠道成为传统的实体零售企业寻求转型和发力的方向,从简单的外卖平台接入,到App、小程序、社区拼团等模式的相继推出,其线上的销售占比已经越来越高,线上销售已经不仅仅是实体门店的补充渠道。可见,全渠道对企业利益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这也让企业上线全渠道的信念更加坚定。那么,全渠道对企业的价值量化体现在哪里?






构建全渠道需要多部门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在对全渠道的价值进行量化的前期,企业需要对各部门的资源进行整合,如终端资源、渠道资源、网络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等,使其规范化和标准化,然后建立全量资源价值量化指标体系,通过价值量化模型输出最终的全渠道价值量化报告。全渠道价值量化模型如下图所示。




全渠道对企业的价值量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效率的提升

全渠道对效率的提升体现在企业运行链路的每个环节当中,通过业务标签化、流程自动化和分析模型化,减少跳入跳出的时间和重复工作量,最终实现决策数字化。

数据资产、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决策能力的建设,都是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例如,企业在全渠道规划阶段为了能够对结果进行量化,建立了发货时效指标,该指标通过对从店铺接单到消费者收件的全链路时效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提升消费者的购物时效性体验的目的。

我们在私有化DMP平台中进行数据资产积累,根据属性、行为和既有标签构建一、二、三方标签,并在此基础标签之上,通过构建自定义标签、算法标签、聚合标签以实现业务的标签化;之后将标签部署在平台上,并与营销投放平台全面打通,使得营销工作可以在一个生态中完成人群筛选、调用、投放、数据回流、追踪的全链路,实现一站式营销流程自动化




在每次营销活动之后,根据回流数据分析结果、顾客价值及生命周期的变化,判断人群的既有标签的有效性,并使之固化成自定义标签,后续即可一键调用,避免重复工作。通过标签对人群进行筛选及放大,颠覆了以往通过数据库捞人的模式,能够节约75%以上的营运时间,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应对能力。

在选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实时客流热力数据快速直观地了解城市主商区、次级商区、辐射商区覆盖领域;在客流热力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自有门店、竞品门店和增益品牌信息,寻找未覆盖片区;在完成目标选址、目标营业时段的选择时,采用5C选址方法并综合多因素进行评分;在优选片区中精确地选定店址并继续深化研究,科学地划定局部商圈,通过数据模型,快速获得多址终选的决策依据。

值得强调的是,如今的数据分析对象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数字,还包括图像、语音、文本、社交关系等。




收益的提升

收益的提升往往建立在效率提升的基础之上,其通过应用场景化实现,体现在会员结构优化、销售增长和成本下降。例如,行业内的全渠道标杆企业往往会对全渠道零售业绩进行指标量化,设定云指1.0的销售指标。云指1.0指的是通过全渠道平均每家店铺能够多卖出1件商品,并以此作为销售量化标准。

某零售企业通过对会员的线下POI数据、App数据和WIFI数据的应用,打造定制化标签,并在未购买商品的会员当中筛选出潜在客户进行分群、分时、分文案投放,使得总体响应率比盲目投放提高了约120%。

同时,通过分析得出长距离通勤人群的响应率为历史响应率的3.5倍,于是将长距离通勤人群定为超高质量潜在客群,日后可以将其作为种子通过第三方人群池放大、LBS或微生态拉新等方式,实现低成本新客规模化获取。响应率提升带来的销售增长和营销成本的节约可以反哺产品开发,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产品。




综上所述,零售行业对全渠道价值的量化考核维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业绩提升

零售占比,即全渠道业绩占整体零售业绩的比例。云指,是衡量门店的销售能力的指标,反映的是通过全渠道场景每家门店每天多卖的商品的数量。

● 库存消化

提升库存消化率,即通过全渠道提升门店商品的库存消化率。

● 调拨时效

通过全渠道的快速反应和精准定位,找到有库存的门店,实现商品的快速调拨。

● 商品连带

全渠道的经营模式可以通过不同场景来促使客户一次购买多件商品。

企业的基因不同,企业可量化的全渠道价值也不同。企业要结合自己品牌的特性、全渠道的铺展节奏和团队的全渠道能力建设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考核维度,对自己的全渠道价值进行量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