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十分火热的ChatGPT在一次次惊艳体验者的同时,也引发了大众多方面的思考。其中一个问题就是:OpenAI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OpenAI创始人山姆·阿尔特曼 (Sam Altman)指出ChatGPT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人们对于什么时候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还未达成共识,其发展将是一个‘缓慢起飞’的过程。但这并不能阻挡人们对于OpenAI在各领域被广泛运用的狂热想象。
先不谈OpenAI在科技圈以及股市上引起的振荡,结合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将是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时间,OpenAI必然会走进千家万户,必然在各方面各领域各场景被广泛应用。同样,人工智能模型的后起之秀必然层出不穷,你追我赶,使得人工智能产业更加多元化,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应用场景更加现实具体。随后,元宇宙、VR、AR等技术也将迎来新一轮的突破。
在未来我们可能看到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和人工智能虚拟人吵架,谈恋爱;每个人都拥有个人数据终端充当智能管家;学生将选择跟随人工智能学习基础知识;人工智能介质(机器人)技术将迎来高速增长,服务型和工业型机器人公司成为资本追捧的热门。
总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产业将迎来大爆发。人们的生活也将受到一次巨大改变。
当这种技术上的量变不断累积时,总有一天人类社会将迎来某个节点,而也许这个节点就意味着人类真正的步入了人工智能时代。那么这个节点会是什么呢?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中,互联网是不得不提的重要部分。互联网的本质是将信息互联,每个节点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信息主体,被输入信息的同时也在输出信息,互联网就是将所有个体连接的纽带,因此产生了大数据。而大数据又催生了人工智能,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以人为主体的对象的探索,因此人工智能发展的源泉以及必要条件之一,必然是互联网的发展。反过来,人工智能在未来也同样能成为互联网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不断丰富互联网的内容。
·人工智能与云服务:云服务的核心是将个体信息突破设备和场景的限制。比如人工智能在未来借助于云服务,将突破服务场景限制,在家中,在路上,在办公室都能无缝衔接,在不同设备上也能完美适应。我们也许可以畅想一下这个场景:在家中,人工智能可以在任何一台手边的智能设备中被唤醒;在路上,人工智能可以在车里一边帮你自动规划路线,一边监控家中安全;在公司里,人工智能能接入企业人工智能系统,将你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家中,人工智能较为重要的载体是机器人以及个人终端,在路上则是车载人工智能,在办公室则是企业人工智能。其中个人终端型人工智能将贯彻所有场景。在未来,人工智能也许将不会单独出现,而是变为“人工智能系统”,而这一切的实现必然需要云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与手机:目前,手机,电脑等终端是承载人工智能的主要途径,但是手机等设备对于现实的影响局限于声音和文字,人机交互方式较为单一。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工智能的载体需要更大程度的影响现实,因此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为必然选择,然而并不是说手机将会被淘汰,而是手机的统治地位不再,一些更专业、更细分化的智能终端受到追捧,比如智能眼镜,游戏设备,智能服装,智能搭载模块等。
·智能模块: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否有可能出现所谓的智能模块:将某一方面的智能高度集中化、专业化,比如数学智能,数据分析智能,图像分析智能是否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出现,机器人或者智能终端只需搭载这些模块就能快速实现丰富的功能,不同智能模块之间的组合也许会成为一种学问。
人类发明了电脑以及随后智能手机的普及,意味着人类社会步入了互联网时代。而如今,人类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标志很大概率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出现。
另一个层面,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高度,随后必然是对人的本质人性的深入探索,因为只有深入的了解人性,才能突破人工智能的技术壁垒,也就是情感,自我等层面的理解。此时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迎来成熟与平衡。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机器人必然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发明之一。
因此,这个真正的节点是否存在,以及何时将会到来,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