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计算!量子引擎正在成为现实,未来离我们还有多远 ...
admin
2023-10-04 01:22:29
0

引言

近年来,量子计算的发展为机器学习提供了新范式。基于量子系统状态的不可克隆性、量子比特不可克隆性以及其纠缠态非局域性等特性,为量子机器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成为研究热点。

本论文从经典机器学习出发,总结归纳不同类型量子机器学习的研究进展,结合经典与量子计算特性阐述了相关技术的应用场景。

最后作者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一、量子机器基本介绍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如何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训练来提高计算机对数据的理解和处理能力。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主要分支,是人工智能领域内研究较早且发展较快的分支之一。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驱动和模型训练四个阶段,在过去20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一个交叉学科。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产生了海量信息并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将成为新一轮发展机遇。

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如专家系统、支持向量机等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有:

(1)训练效率低:训练时间过长导致机器学习模型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2)模型不稳定:训练后模型稳定性差造成后续机器学习算法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量子机器适用于解决量子计算问题的计算机。与经典计算机不同,量子机器使用量子状态来代表信息,并使用量子算法来进行计算。量子计算机可以在某些类型的问题上比经典计算机更快,例如密钥分发和数学优化。

量子计算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架构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数据驱动型大数据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与传统计算机不同,量子计算可以同时利用经典和量子比特来解决问题。

量子比特是一种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类似于经典计算机中的比特。量子比特可以在一种被称为量子线性组合的状态里面,这就会让量子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多个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单个解决方案。



量子计算机还使用量子线性代数来进行运算。量子线性代数是一种与经典线性代数不同的数学理论,能够用来实现比较特殊的量子运算,就拿量子门来说。量子门本质上是一种量子计算机中的基本运算单元,是可以用来操纵量子比特的状态。

目前,量子计算机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大。量子机器学习、量子加密和量子优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本文从经典机器学习入手,对相关技术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总结经典机器学习理论基础外还着重介绍了基于量子比特的新型量子机器学习方法及其主要应用场景。

二、经典机器学习及其缺陷

近年来,机器学习的兴起使人们对机器学习系统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上进行了全面阐述,为人们深入了解经典机器学习提供了基础。而经典机器学习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基于统计方法和符号推理的算法;从简单特征到复杂特征的算法;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算法。

从应用层面来看,经典机器学习可分为三类: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半监督学习。



监督学习通过将输入数据分解成若干个不同的子数据集,并为每个子数据集生成一个输入向量来进行训练或测试。它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但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分类结果,且不能避免错误发生。

对于大多数没有标注数据集的情况,传统深度学习中的参数可表示为如下形式:(1)一个具有若干个“标签”(2)训练过程中会不断改变标签和权重,即训练数据不能表示为(3)一个标签(4)和权重(5);而这些标签可以表示为“标签”+“权重/状态”等形式。



此外,随着网络流量爆炸式增长、数据稀疏、多维特征等问题带来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方面的挑战,经典机器学习在计算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例如当网络中有N个节点时,计算速度将不再是限制因素。

同时,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传统统计方法相结合来进行分类识别任务时存在着一些问题:1)需要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大量实验以获得最佳参数;2)通常需要大量人工参与并花费大量时间;3)需要考虑在迭代过程中模型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性甚至局部极值导致分类结果不理想。

随着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以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经典机器学习面临着一系列问题:(1)在计算方面有较大局限性;(2)在数据方面存在不完备性、不均匀性等缺点;以及(3)对算法进行优化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三、量子机器学习和量子比特

量子计算机具有更好的计算能力,是实现机器学习问题的理想平台。因此,对量子计算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量子机器学习是量子计算机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结合。在量子机器学习中,量子状态和量子线性代数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量子算法用于执行学习算法。由于量子状态可以同时表示多个数值,因此量子机器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经典机器学习中的维数灾难问题。

量子神经网络是量子机器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使用量子状态来表示神经网络中的参数和数据,量子线性代数来实现前馈和反馈运算。量子神经网络可以实现一些经典神经网络无法实现的学习任务,如高维数据的分类和特征提取。

量子算法是量子机器学习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量子算法,如量子遗传算法和量子遗传算法,可以使用量子线性代数和量子状态来解决优化问题。量子算法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比经典算法更快更准确。



从经典计算机到量子计算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经典计算机、逻辑门计算、量子计算。

由于经典计算机运算能力较弱,只能处理一些简单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更强的算法性能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早期的逻辑门计算以经典逻辑为基础,可以实现简单问题(如二进制数字运算)和复杂问题(如求解线性方程组)。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量子计算机技术和器件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和逻辑门基本理论发展而来的量子计算成为可能。通过采用一些量子比特、器件及相应算法实现复杂的问题求解,包括求解线性方程组(比如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求解非线性方程(如回归模型)等问题都成为可能。

目前,已有一些工作将经典程序引入量子程序设计领域以提升性能或解决更复杂且耗时更长的问题,这些工作主要涉及以下两类:(1)经典程序实现了对量子计算机的改造;(2)经典代码编写技术与量子代码编写技术结合,从而提高系统算法性能或解决复杂问题功能。

此外,将电子系统应用于机器学习也是近年来热门趋势之一,这方面主要涉及基于量子比特系统与量子处理器以及相关软件相结合来实现机器学习和相关算法。

四、经典机器学习和量子计算的特性及其应用场景

经典机器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分类、预测和决策的过程。在经典机器学习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学习和归纳出规律,并最终形成预测结果。在此过程中需要实现大量数据处理、计算和存储,而这往往会导致大量耗时且耗资源的运算(如线性回归问题)。



经典机器学习的特性主要包括:

  • 处理能力受限于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如 CPU 和内存。
  • 算法的速度随数据量的增加而减慢。
  • 常用于解决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等问题。
    量子计算的特性主要包括:
  • 通过使用量子位(qubits)来表示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
  • 算法的速度不会随数据量的增加而减慢。
  • 常用于解决优化问题、密码学问题等问题。
    经典机器学习的应用场景包括:
  • 数据分析和挖掘
  • 自然语言处理
  • 图像识别
  • 计算广告
  • 自动驾驶
    量子计算的应用场景包括:
  • 数值优化
  • 模拟分子和材料的特性
  • 密码学
  • 机器学习
  • 医学成像

目前量子计算还处于实验阶段,应用场景和性能尚未完全确定。



量子机器学习可能有助于核武器发展的几个方面,如:

数据分析:量子机器学习可以帮助分析大量数据,从而改进核武器的设计和性能。

模拟:量子机器学习可以帮助模拟核武器试验,从而提高核武器研发的效率。

对抗技术:量子机器学习可以帮助开发对抗技术,从而改进核武器的防御能力。

而量子计算机则是通过对量子比特进行逻辑门操作,实现复杂计算。通过逻辑门操作,量子比特不仅能够并行计算复杂问题,而且还能产生出比传统计算方式更快的结果。

根据经典机器学习其主要目标是解决“怎样训练出一种新方法来识别给定样本”问题。而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将大量数据集中到一起以便实现更高水平的处理和预测。

从以上可知,经典机器学习中采用最多的是深度算法(如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逻辑门等)和非监督学习(如分类、回归、聚类等)。



结语:

随着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的发展,机器学习领域已经出现了很多有前景的新方向。量子算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问题,虽然目前都是热点研究内容,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因此本文对相关方向进行了归纳总结。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大数据分析、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决策支持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机器学习必将从数据驱动走向人工干预时代。

参考文献:

"Quantum Machine Learning: What Quantum Computing Means to Data Mining" by Peter Wittek. 对量子机器学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Quantum Machine Learning: A Classical Perspective" by Maria Schuld, Ilya Sinayskiy, and Francesco Petruccione. 提供了量子机器学习与经典机器学习的比较。

"A quantum-inspired classical algorithm for recommendation systems" by Maria Schuld, Ville Bergholm, Christian Gogolin, Josh Izaac, and Nathan Killoran. 提出了一种量子灵感经典算法,用于推荐系统。

"Quantum Machine Learning with Tensor Networks" by Zohar Ringel and David Steurer. 提供了关于使用张量网络进行量子机器学习的研究。

"Supervised Learning with Quantum-Inspired Tensor Networks" by Alex Bocharov, Krysta M. Svore, and Masoud Mohseni. 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张量网络的监督学习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