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APP运营至少有8年左右的时间了,每天都在和拉新、留存、促活、转化这些事情打交道,也踩过很多的坑。关于地推拉新这个方法,有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
地推的鼻祖是银行办信用卡的么?不太确认,不过APP的地推拉新,大致的情况也就是这样吧。你给用户一些回报,用户完成某一项任务。
以地推的方式来实现APP的拉新,被认为是业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转化率要比线上的一些活动效果还要好,这个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是对精准用户的二次筛选。
做APP地推,前期需要精心准备和调研
地推可大,大到你可以租一个固定的场地不间断的推广自己的产品;地推可小,小到你找几个人发一发宣传页就可以了。无论做哪一种的地推,前期都需要策划好整个地推流程,包括地推位置的周边环境、主要的目标群体、地推位置人流量高峰时间点、当天推广是否有其他活动同时举办等等,这些都需要地推前期进行调研。
要知道成功的地推,不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需要根据自己的产品特性来定。做美食外卖产品的APP地推,首选一定是人流大的写字楼而不是菜市场;做家政类产品的地推,首选应该是居民社区;做招聘类的APP地推,第一想到的也应该是招聘会;每个产品都有其目标用户,做APP地推一定要选择目标用户群体聚集的地方,不能盲目的广撒网;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在合适的场所做地推,这种效率会提高很多。
做APP推广,那我们都需要准备什么呢?
关于地推需要准备的东西,其实这个完全取决于我们地推的规模,有时候更受限场地。根据之前做的一些地推活动,需要准备的东西大致如下:
物料方面,最好有个醒目的易拉宝;不用交流,让用户一看就知道你想干什么。
可以弄一个与活动相关的易拉宝,可以宣传品牌也可以介绍活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易拉宝上面,千万不要弄太多的文字,越简单越好,不要让用户去猜;其次是你的宣传材料:作为官方产品的宣传材料,建议小一点的地推,半张A4纸就足够了,把你想说的告诉给对方,对方想要得到的说明白就行了;再有就是你的礼品,地推的奖品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虚拟的,你可以直接发现金红包或者直接与门店合作领取代金券等,也可以把奖品直接藏在你的APP某一个栏目里面,安装之后就可以领取;实物礼品:这个就根据天气和环境来了,一般情况下、送钥匙坠、送饮料、送带有品牌的环保袋、送卡包、送水果、送鼠标垫、指甲刀等等都可以,奖品的好坏就看你的预算吧。
APP方面,尽可能简化安装包大小,最好让安装包“场景化”,结合用户画像来定
每一个地推的位置,你都需要一个独立的APP渠道包,后期可以通过这个数据来对地推的实际效果进行反馈,以方便地推策略随时调整和优化;其次,如果你的APP可以很应景或者可以结合地推的场景进行特殊定制,那最好不过了。什么叫应景地推?比如,我们在西湖做旅游类APP地推的时候,在APP里面做了一个与西湖相关的内容定制,然后在地推的时候告诉用户,下载这个APP可以了解西湖的所有历史信息,包括这个地方的经典游玩路线和特色美食,还有周边的景点和优惠门票,这种应景的APP定制可以很快的抓住用户心里。
再有,一般地推的时候,有WiFi的情况很少,所以一定要对渠道包进行精简,控制到最小,把最基础的功能给用户就可以了,用户一看这么小的APP,也不会心疼那些移动数据。后期,给用户一个升级提示,再给一个全版的APP也不迟。如果做不到精简,那可以尝试多弄几个随身WiFi或者热点,解决用户的流量问题。
至于用户的画像,是否在这个渠道包里面进行标记,这个需要结合场景来定,如果是人群比较固定的,如写字楼,至少你可以打一个白领的标签;如果是美食街,你可以打一个美食的兴趣标签,等等,这里不建议硬打,打的用户画像最好有意义。
最后,为了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最好有一个至少对IOS或安卓系统双精的小伙伴,以备不时直接。
地推人员的着装和形象,有创意但不要太暴露
地推人员,最好需要统一服装,如果是自己的工服再好不过了。不管是否有人关注,至少这些人员是一个流动性的广告了,也有一定的品牌曝光。
如果你想弄的另类一些,博取更多的眼球,可以再服装上多下点功夫,比如弄点大众比较熟知的卡通人物,机器猫、蜡笔小新等造型,都是不错的选择,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过于暴露,暴露容易引起路人的不满,甚至还可以被管制。还记得好多年前的北京三里屯么,斯巴达勇士送餐,短时间刷爆了朋友圈,由于过于暴露,影响市容,很快被制服了。
列举一个地推的方法模板,效果都还可以,大家可以参考,结合自己的APP在加工利用。
与店面一起搞活动,1元喝冷饮
夏天的时候,我们接到一个为本地生活服务的APP拉新用户,当时我们找到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商业街冷饮店,让老板贴了一个1元喝冷饮的广告,结果很多人进门就直接问这个活动怎么参加,然后我们告诉他下载这个APP就可以了,一天下来,大部分的用户都参与了这个活动,我们也有几百的收获。这就相当于我们花了2~3元钱买了一个新用户,对店老板而言,非但没有损失什么,冷饮卖的比平时翻了一倍。
类似的模式,任何店面,只要谈好了,都可以复制。如果你的渠道比较多的话,也有一些资源,可以选择和各种商家合作,这样推广效果会更好。比如你谈一些便利店、水果店、玩具店、蛋糕房等,让商家告诉用户下载APP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免掉多少消费金额,同时你给予便利店一定的提成。这样一来,消费者获得了优惠,商家不但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还能额外获得报酬,何乐而不为呢。
注意计算地推拉新用户的成本
地推的成本由人员成本、场地成本、宣传材料成本、礼品成本、热点流量成本、交通等涉及到与本次地推活动的所有可能支出相关的成本总和。
假设,你一天的所有成本在1000元左右,换来了500的安装量,那每个APP的安装成本你可以估算为2元;如果最后只有200人转变为了你的用户,那你获取用户的成本可以估算为5元钱,用这个价格来对比其他的推广渠道,算算哪个更划算一些。
如果地推在不同的地方持续了有一段的时间了,那么可以将每天的数据和不同的场地数据做个对比,这样可以分析出哪个地方的投放效果最好、成本最低,可以进行重点投入和投放。
做地推和做其他推广一样,需要时刻关注数据,并做好记录,这样才能统计效果。比如今天在哪里推广,发出去多少物料,来了多少注册,活跃增加了多少,峰值人数涨到什么数值,这样的地推才有价值。
有一些特殊的APP需要地推打市场
有一些APP的属性,想要打市场,必须要经历地推这条路。比如O2O行业,尤其主打本地生活的O2O,比如打车、外卖、美食、家政等这些O2O,前期的推广肯定是要做地推的,因为这些APP刚出来的时候基本只是一个概念产品,想要被目标群体认知,需要地推人员去现场操作,让他们接受这种新事物,改变用户习惯。再如,滴滴、美团、饿了么等行业巨头,前期也是通过地推来推广产品。滴滴要去找出租车公司和司机,一个个的谈合作,饿了么要不断的找商户合作,美团和大众点评亦是如此。而对于游戏、金融、新闻类的APP,地推这个环境可能需求就不是这么强烈,这类APP,线上的推广效果和预装要比地推这种形式获取用户更快。
地推不仅仅是简单的摆个摊扫个二维码,也不仅仅是做几场活动,要多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出发,效果可能会更好。要认识到通过地推要传递给用户什么,而不是单纯的只送礼品,用户在这个环境下安装了你的APP究竟能获得什么,能否转化成你的用户,这才是重点。这些流程上的细节,几乎步步为营,它是由多方面的推广工作结合,从而针对产品的用户需求来设计多种推广合作活动。
温馨提示:做地推的时候,最好与周边的商家沟通好,不然的话,如果你的地推有损商家的利益,那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悦,也可能招来城管,那你就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