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我以前谈过,但我一直看到全网到处都在引用招行曾经出过的一个报告,大致意思是招行统计了一下,其2%的用户掌握了80%的资产规模。
诚然,没有人否认当下社会贫富差距之大已经到了相当的地步,但我信奉的原则是一码归一码,这篇文章就来掰扯一下这个2%人数占据80%资产的问题。
首先,一个基本的常识,一个人不止有一张银行卡,很多人有许多张银行卡,根据中银协的数据,2021年底我国已经有92.5亿张银行卡,且在持续增加。
刨除掉婴幼儿等大多没有卡的人群,为了简化问题,大致上我们可以看做平均每个人拥有10张银行卡。
其次,另一个基本常识,虽然拥有10张银行卡,但几乎所有人都不会平均的把自己的资产布置在这些卡里面,通常的做法是把其中1-2张银行作为自己的主力卡,其他的卡几乎是没有什么钱在里面的。为了简化问题,我们看做每个人把1张银行卡作为自己的主力卡。
第一种情况:我们假设,全社会的财富平均分布。
好比说,某地方,总共1万人拥有1亿元的财富,每个人的钱都是均等的,即1万块。
再根据上面的说明,这1万人,每个人在不同银行开10张卡,且只有1张主力卡,再进一步简化,这张主力卡里面有自己所有的钱,而其他9张卡里面一分钱没有。
于是,这1万人,总共有10万张银行卡,我们再链接上开头的问题,设定,这全部1万人都在招行开了卡,且其中10%的人把招行的卡作为主力卡。
如果此时,招行针对这个地方出一个报告,数据就会是这样显示的:
全体人数共1万人;其中1千人在招行拥有资产共计1000万元,另外9千人在招行拥有资产共计0元;于是有了这样的结论——10%的客户掌握了100%的财富。
是不是很荒谬?
第二种情况:我们增加一些条件,假设全社会的财富28分布,即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注意,这里说的是20%不是2%。
还是上面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有钱人有2千人,普通人有8千人;有钱人共有8千万,普通人共有2千万。
还是回到招行的视角,依然按照上面的设定,会看到这样的数据:
该地区全体人数共1万人;其中200个高端用户在招行拥有资产800万,另外800个普通用户在招行拥有资产200万,其余9千人在招行拥有资产共计0元;注意,200/1万=2%,又800万/(800万+200万)=80%;于是,招行发布结论——2%的客户掌握了80%的财富。
数据错了吗,没错,就是这么显示的,但咱们的设定不是“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吗怎么变成2%占有80%了?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这其实就是障眼法,或者自己把自己忽悠了;
分子是“活跃”客户,但是分母是总用户,自然就会扭曲事实的真相。
我们要关注贫富差距问题,但不需要用虚假的或者有严重瑕疵的信息方式。
下一篇:市场营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