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大年
随着“十四五”开局年的即将到来,企业的新一轮的信息化规划也正在开展。众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规划,经历了从“十五”、“十一五”到“十三五”的发展,企业对规划方法的掌握也从了解、模仿到了熟练应用阶段。然而面对“十四五”的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这些变局来自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同时也来自技术飞跃式的发展。从某种角度而言,信息化规划将面对从未有过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性要求。如何面对新需求、新变化,将是新规划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01
环境变迁引发的新要求
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提出了“六稳工作”,强调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要求。而“新基建”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对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新冠疫情后,国际关系的持续变化增加了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的全面恢复,国际相关经济指标的回暖,仍旧无法确定国际间的政治经济环境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新变局。“危中有机”,对数字经济建设而言, 对“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环境变迁,都将承担起重要的责任,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于新阶段的信息化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化的影响。
02
技术发展引发的新思考
在经历了从“互联网+”、“数字经济”到“智能+”等多轮的热点讨论与建设,企业对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能力推动业务发展的思维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面对这些新课题,如何面对,切实落实到企业的建设中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问题:在建设发展已经完成了全面业务支撑后,如何发现问题,找到方向,确立新的建设框架?
问题: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如何持续发挥作用,后ERP时代如何进行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
问题:尽管信息化/数字化的引擎作用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如何落实到业务,形成技术与业务互促,实现创造新业务价值的双轮推动?
问题:在样板参考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借鉴外部经验,构建成功率更高、更经得起考验的企业信息化规划?
推动创新问题:创新引领同样是一个被讨论很多的话题。对于2C行业,由于个体用户的市场特征,在互联网+以来的热潮中不断的引爆一个个热点模式与话题。但是在2B企业中,处于一种整体慢于2C企业的状态。在“十四五”信息化规划中,如何体现创新,对新技术的追求,如何融入到业务实践中,这也将是规划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要点。
问题:创新如何融入“十四五”规划中,创新方向与推动方式如何建立?
03
认清阶段性差距,思考规划方法与路径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环境下,信息化规划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企业架构(EA)架构模式+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领先实践分析的方法,尽管仍旧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上面所述的新的动态与变化,这些变化势必要求规划的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
To-Be:再度认清面对的业务差异,充分考虑赋能,明确自身的方向与目标:
众多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逐渐达到了世界领先的规模,未来规划的内容不但难以找到合适的样板套用,甚至对于可借鉴的实践都需要进行针对性分析后进行确定。未来5年内的技术发展将赋能业务带来巨大的转变。在规划中,界定业务形态,区分稳定与敏捷业务的差别,充分考虑可用技术进行赋能的效果进行规划。在缺乏样板的情况下,在规划中需要确立适合自身的方向与目标。
Roadmap:规划在5年周期中需要及时的变化与及时调整:
在十三五建设中,“两年滚动规划”、“中期修编”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对于规划内容的容错与调整机制已经成为常态工作。新一轮的规划过程中,由于对新业务与新应用的创新型尝试将会更多。不但需要在整个周期中,明确中期必要的评价、滚动规划等行为与标准。同时也可以结合创新体系设计,对高风险的新技术尝试给予更大的试错空间。
对于“十四五”信息化规划的思考,将在日后继续进一步的展开,也会对当今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对于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中台应用、物联网平台等话题,结合当前各行业客户的实践与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最后,引用一下来自Dr. Dave Snowden的Cynefin方法框架。针对未来的建设与规划决策,可以通过该模型,思考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分类与解决:
*Cynifin Framework引自哈弗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https://hbr.org/2007/11/a-leaders-framework-for-decision-making
*本文的部分经济类分析引自Oxford Economics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英诺森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