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互联网下半场,互联网人如何活的更好?
admin
2023-10-03 06:20:17
0

疫情之后,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在互联网被反垄断、整改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行业还能走多远?互联网人又该如何才能"生存"的更好?我们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外因,我们主要看国内互联网环境和政策面。内因,我们主要看行业自身发展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2023年,互联网人该如何生存,如何选择。

1、国内政策

从2022年12月发布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报告》来看,其中透传的有关互联网行业的信号如下:

(1)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2)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

(3)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4)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所以,一个基本的前提,目前互联网行业依旧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政策上也是2023年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的行业之一,这个基本逻辑没有变。所以,一切的监管、罚款和互联网镇痛,都是在降低"熵"增,让整个大的互联网环境,从顶层视角能更加有序、可控。但不可否认,互联网已经来到下半场,互联网大厂的黄金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时。

2、行业阶段

除了2022年,在政策面上对互联网行业收紧,疫情对互联网行业的冲击到底有多大?其实,疫情主要冲击的是餐饮、旅游、电影、演艺等行业,对互联网行业的冲击,有,但相对较小。有些外卖、配送、短视频行业甚至吃到了疫情的红利。那么,在疫情之后,政策回暖之后,影响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内因是什么?

人口红利的枯竭与应用模式创新的停摆,两个引擎的双熄火是互联网行业收缩的内在原因。中国人口的净增人口和自然增长率,都出现了严重下降的趋势,人口负增长的拐点已然到来。

未来不得不面临的事实是,互联网市场已经是存量市场的搏杀,以前卷,还能有增量,未来卷,也不会带来高速增长,而是屯粮为即将迎来的更大规模的内因回调和外因让利做好准备。

中国的互联网模式,大多是建立在应用层的创新。而目前,各个赛道的模式、玩法基本定型,外来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可能不会再出现新的应用模式。

3、我们该怎么办?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2023年的就业市场,互联网、新能源、无人驾驶等政策导向行业会继续成为就业热点;但是,伴随着人口红利继续消失,流量红利也不复存在,互联网行业的薪资待遇将受到影响;靠跳槽、公司上市、股票套现来实现阶级跃升成为过去时;而依托互联网基建,灵活就业逐渐成为一种选择,包括直播、网红、Up主。

(1)对于应届生或5年以下技术同学

a)能拿北京户口先拿户口,其他拿到户口再说,地方城市可以忽略此条。

b)平台更重要,大厂基础架构比较扎实,不利于小同学技术长大。但宁可大厂拧螺丝,不要小厂造火箭。技术是需要自己上班时间外钻研的,而不是靠小厂的项目,或别人教。在互联网下半场尤为重要,小厂基本上简历我都不会看。

(2)对于5年以上的互联网技术同学

在这种行情下,一定要练好技术,武功扎实,才能有赫赫战功,跳槽之前,想好到底有没有学到这个公司的精髓,因为未来给你试错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我面过很多8~10年的同学,还是大头兵,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这种同学基本去哪都会被打上潜力有限的标签,所以,避免沦为这种同学,一定要找到一个大厂,且扎下根学透,再想跳槽捞钱。

(3)对于10年以上的互联网技术同学

你应该考虑,如何成为团队的领导,或者去其他互联网公司,谋求一份领导的岗位。我说的是实线汇报的团队Leader。如果已经是Leader更好,那就先稳扎稳打,毕竟这个行情管理岗少,即使有,能否平稳空降也要画问号。这个阶段,权利、安全的护城河、Scope,比多几十万薪资的offer重要。站在管理岗才能看得远,才能有资源和话语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