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具有实战经验的物联网AIoT开发人才的缺乏,也带来了这个行业可观的薪酬待遇,据BOSS直聘统计,物联网5G、AIoT从业人员的年薪达30-100万元,比其他IT同行大约高出50%。
那物联网有哪些方向呢?
·“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进化
物联网(IoT)使得万物互联,但仅停留在“连接”的阶段,而AI的介入,则让物联网拥有了“大脑”。从而使万物互联进化到万物智联。
· 5G赋能,驱动高速发展
从长期来看,在5G商用的大背景下,“连接”的趋势方兴未艾,人和设备的连接带来的数据规模提升和质量升级,能够为更多样化的应用创造空间,使AIoT的应用范围和需求大大拓展,从而从需求端驱动AIoT产业发展。
覆盖各行各业,未来仍发展无限
· 在大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抗“疫”
远程会诊平台
让专家可以和一线医务工作者一起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既能快速解决问题,也能减少线下接触避免了专家、医务工作者的感染风险。
· 在大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冬奥
人工智能训练系统
穿戴上肌电设备,将电极片贴在肌肉的皮肤表面,随着运动员肢体摆动,监测屏幕上实时显示的电信号波形轨迹,帮助提升运动员体能训练效果。
· 未来将遍布各行各业
· 为日常生活带来便捷
视听娱乐,支付购物,健康穿戴
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各巨头企业纷纷“入场”物联网行业,使物联网人才需求大大激增。有调查显示,未来五年,物联网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以上。
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发展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年》
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升级、新零售、新基建、高精尖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人才空缺,小米、华为、京东等巨头企业提供超过10万+就业岗位
具有实战经验的物联网AIoT开发人才的缺乏,也带来了这个行业可观的薪酬待遇,据BOSS直聘统计,物联网5G、AIoT从业人员的年薪达30-100万元,比其他IT同行大约高出50%。
仅以北京地区为例,截止2022年3月,物联网工程师月平均工资为21.8k。其中占比最多的薪酬为20-30k,占了47.2%。
阿里云·AIoT能力矩阵
以IoT作为主干,AI则无处不在地体现于各解决方案,与AIoT有关的数据智能技术能力则可通过合作伙伴赋能到各行各业。阿里云首席智联网科学家丁险峰曾在2018年的中国国际物联网与智慧中国高峰论坛上说道:“2025年物联网技术潜在经济总量达到11万亿美元,中国凭借软硬件能力可以分得更多市场份额。物联网时代传感器数量巨大,到2030年,中国将会设计制造世界上80%-90%的物联网设备,50%的云计算。”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