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私域套上“枷锁”,否则会事与愿违
admin
2023-10-02 12:40:36
0

私域在近几年的火爆超出了以往营销圈任何一个火爆词,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是B2B还是BC2都在讲私域。尤其是最近刷的一些自媒体都在大吹特吹私域,甚至还能把私域包装成所谓的“私董会”去割韭菜。私域的价值当然我是非常认可的,它可以变成我们的自有流量资产,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不用“花钱”还能赚钱。事实真的如此吗?私域真的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吗?甚至是用Martech领域一个SaaS企业的私域产品就可以解决所有?用上了私域就立刻可以实现流量变现开始赚钱了?节前跟一位营销圈大甲方的"实战者",也可以算是我的半个师傅的前辈一起吃了个饭,基于私域这个话题我们聊了足足3个小时。我发现在这个营销领域还能有"人间清醒"的人真的非常少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在介绍前辈的时候用上了一个词叫"实战者”,因为只有“实战过”的人才知道私域的目的、价值和痛点。因此在有共同价值观的前提下,我们延展出了很多关于私域的话题,今天也算借花献佛的把我们聊的一些内容展现出来,可能有对也有错,所以仅供营销领域的大家一起去探讨和避坑。

首先先紧扣下主题,如果私域目前正处在计划启动阶段,那么一定要尽量避免以下两把"枷锁"

第一把锁:避免上来就搞过于庞大的私域体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私域虽然在理论上是100%正确,但真正靠私域成功的企业少之又少,所以很多企业其实还是在摸索阶段,上来就搞大的体系一是推进缓慢,二是成本极高,所以不如先静下心来,小范围小体量的小步快跑,从尝试到优化到延展的逐渐完善私域体系。

第二把锁:避免上来就设定投入产出比这类的KPI,要通过私域快速变现,不能说这个想法有多,但私域的启动阶段就这么想,说明对私域的核心价值还没有想清楚,越往后做会越辛苦。

那么眼下正好你所在的企业做私域,那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呢?

1、找到团队大脑:上来就说要团队可能很多人会很诧异,不是应该需要平台吗?没有平台怎么可能做私域?当然,不能说完全不需要平台,但平台也分大和小,就如同上文提到的第一把锁,私域运营的核心是有明确的目标客户数据、对私域的客户做不同的客户分层,基于不同的客户分层用有针对性的营销物料通过触点去培育客户。如果简单来说,有了excel客户数据表+邮件或短信平台+企业官网的某个页面甚至是PPT都可以实现部分私域能力。而真正摆在企业面前的最难的难点其实是私域运营的大脑,他/她需要对企业自身的业务有充分的了解,需要对客户的偏好画像有基础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对数据极为敏感,最后需要利用营销经验和部分方法论的结合将以上三点融会贯通,完成私域不同的营销链路策略的规划及执行,这一点是及其重要和关键的。

2、设定私域的初期目标:为什么要做私域,希望私域帮助企业做哪些事,私域落地后如何证明私域的价值,价值是否可以直接量化到商机甚至成单,如果再细想,其实还有很多能想到的点。那么私域需要量化指标吗?当然,否则只是为了做而做,做到最后做成什么样都不知道那成了什么?但是牢记第二把锁,尽量不要将量化指标放到投入产出比上,一但初期阶段往这个方向靠拢,那就会对私域原本的良性资产进行过度滥用。举个简单的例子,私域可以理解为投放,如果目标定位到投放到商机转化,为了完成商机KPI就需要持续不断的投投投从而产出商机,那对于私域的客户资产就是再持续的骚扰甚至是拔苗助长,起初可能还可以见效,但长此以往客户可能就会避而不看,甚至投诉退订。就好比公众号的这个私域触点,营销人都应该能知道,有时候很怕发推文,因为一发就取关。那KPI到底要怎么设?如果是刚刚起步阶段,我个人更倾向于将目标设定为内容曝光,因为私域除了对商机转化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是客户忠诚度培育及潜客的品牌/产品曝光,如果把量化指标往前放一层,至少可以让私域良性运转。

3、私域内容的准备:内容也是各企业市场部最头疼的事,私域的目的是触达培育,那触达培育必定需要内容。尤其是B2B行业最为强调content to leads。曾经与某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部一起跟销售部做过客户培育的Workshop脑暴,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时有一个话题销售部希望市场部提供哪些配合,一个销售回答的非常直接,希望市场部输出的内容能说”人话“、希望市场部输出的内容能做用户分层。是的,当我听到此需求时也在回想我司的内容,也在回忆我曾经看到的友商甚至企业客户的内容,各家何尝不是同样的问题。说人话不是贬义词,而是特指你输出的内容客户完全看不懂或者觉得很小白,它跟内容做用户分层是一个道理。举个我们自己做的私域实力,我们在私域里推送的内容如果对于已经买了我们产品的客户,你还在持续的推送Martech概念,还再聊产品包装的能力还有意义吗?没意义,因为这些内容可能更适合给没买你产品的人,而买了你产品的人早就都知道甚至用上了。而我们的内容体系还包括了产品使用技巧,目的是让客户更了解产品从而使用好产品,但这个内容推给没买我们产品的人,又何尝不是鸡同鸭讲。延展到企业客户,给采购的人发技术参数的内容他/她看不懂,给技术类的人发企业品牌类的内容他/她根本不关心,这是一样的道理。但技术类的文章是市场部能出的吗?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市场营销人都做不了这个事,所以我很赞同一个说法,市场人是编辑而不是作者,市场人需要的是寻求更懂产品、更懂客户、更懂实施的人的帮助提供专业的内容,而市场人则将枯燥乏味的内容转译成更具有营销场景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推送给不同的分层客户。

4、私域数据收集的范围确定:有了大脑、有了目标、有了内容,还需要准备另一个工作就是数据收集的范围。我相信很多企业虽然不能保证有大量的精细化内容的分层,至少不缺内容,但我大胆猜测一定会缺带有标签的营销内容。标签是私域里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且标签的设计一定是在启动其余前要准备清晰的。这是一个很深层的问题,本文也无法描述清楚,但总体来说标签会分以下几类

A、线索标签:可以理解为表单收集字段

B、行为标签:客户在私域不同页面,不同节点的不同数据标签

C、内容偏好标签:客户在私域中更关注哪些类型的内容或者产品

D、商机标签:目前客户是否转为MQL或SQL,同时是否通过第三方数据补全还能得到更多信息

E、模型标签:商机预测、购买预测、生命旅程周期、触点偏好等等

(标签很复杂,方法论只适合指导思想的建设,每家企业对于标签的要求都需要单独设计)

5、私域平台:平台我放到了最后,因为那么多年的实战经验发现,很多客户因为没有想明白前面的几个问题,最终导致私域最后只是变成了一个大的数据库静静的放在那,当然也有很多客户把私域就当成了EDM和短信的发送平台,仅仅是发送而已。虽然我司本身也是卖产品的,我的本职工作也是要把产品卖出去,但我更希望每一个卖出的产品或叫平台,客户是能真正用起来的。那么产品或叫平台,它的价值在哪?答案只有一个"降本",当然私域平台也是有采购成本的,所以我指的降本是人力的运营成本,至少不用人为的去处理Excel,人为的去筛选数据。统统的这些操作运营成本仅需要通过私域的MA工具快速实现。而"增效",则是通过释放人力运营的时间精力成本,去更好的投入到策略和内容的准备当中,让在私域中的每一次运营都有更好的结果呈现。

以上只是全貌的给大家描述了下私域运营的一些工作点,实际实战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去逐一打磨和调整,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私域不是说买一个平台就可以快速搭建完毕并可快速运转及带来效果转化的,它需要有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但做私域本身一定不是错误的,只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用什么方式做而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