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B站up主入驻到抖音,成为了基操。
前脚有「老番茄」「半佛仙人」「自来卷三木」,后脚科技炸子鸡「何同学」,开局首发就揽获60.7w粉。
本期,我们将解析「nya酱的一生」这几年的转型历程,尝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线索~
先为简单介绍下本期主人公——nya酱
nya酱 ,定居墨尔本,现居上海的温州白富美,和老公「威哥」一起做了6年的视频,横跨美妆、美食、游戏、旅游、生活五大区的,是一名有趣有梗,走可爱风的生活类博主。
「nya酱的一生」账号里包含了nya生活高潮,低落,愉快,悲伤的珍贵时刻,这种不限边界的真诚, 让她在发视频的第2年就荣获B站百大博主荣誉,现有B站粉丝224w,可以说在B站已经做到了顶点。
2020的疫情,让新消费市场的回归理性,之前大方品牌金主,开始在推广预算上扣扣搜搜,在达人配比上,精挑细选;在媒体选择上强化ROI考核,量入为出。
以美妆为例,历史视频达人预算TOP媒体依次为「抖音」「小红书」「B站」「微博」「知乎」等。
而如今,则会集中在带货更强的「抖音」「小红书」。
而Nya酱,面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寒潮,有超出常人的敏锐度。(来自温州血统的超能力?)
要让内容抖起来,可不是「横版视频」向「竖版视频」,改个尺寸那么简单。
先来梳理下nya酱在抖音的策略:
【提升商业价值】降低非美妆类视频,专注做好物分享。
【降低创作成本】单一场景,用天津口音进行产品体验讲解。
【专供抖音内容】前期将B站十几分钟视频压缩到1分半,后期全部单独拍摄。
【视频结构】也很简单:场景式/比喻式/惊叹体「开头」+多个产品体验描。
不了解nya酱的新观众,刷到这样的单一好物分享,还是过于「平庸」了。
从评论区看,目前还是靠着老粉撑着,新粉评论寂寂寥寥。曾经B站顶流nya酱,做了2年抖音,也才58w粉丝……
我在B站认识的nya酱,早期nya酱通过测评海外产品,以一种稀缺信息,带着观众一起探索新奇;随着威哥加入视频,情侣有趣有梗的相声日常,成为我的愉快源泉;不知不觉参与到了nya的重要时刻,看着她一点点变美,从到这名30+女生身上的汲取着积极生活的热情。
nya酱有一期购物开箱视频,其他博主可能只是简单试吃一下,而nya酱则做成了美食烹饪+试吃+情侣互动视频,还有开到蝉蛹的戏剧高潮,仿佛被综艺之神眷顾,真的元素太多,让我从头笑到尾。
她在无意中打造的「差异化」,这种混合人生体验的真实魅力,也构成了独一无二的「nya酱」。美妆/搞笑博主+情侣+海外标签,正是她被记住,被喜爱的开始。
而在抖音,nya酱抱着一种不自知的「傲慢」,做着套路化平淡的视频。砍掉了趣味梗、砍掉了观点分享、砍掉了没法快速取得成绩的生活vlog,人设单薄,优势不再。
或是Nya在B站长大得非常自然,她并没有能想起观众的信任感是逐步建立的。让她产生了一种「大家都认识我」的「傲慢感」,砍掉了以往生活类观点类的内容,断联了和抖音新观众的情感联系。
nya酱需要重新认识抖音,抖音也需要重新认识nya酱
其实在B站up主中,有一批神奇的类别,在抖音活得生龙活虎。他们分别是「搞笑区」和「美食区」。
看来各内容平台的观众交集,就是「乐子人」和「吃货」哈哈哈哈哈哈~
虽然各平台有着独特受众圈层和内容壁垒(就是所谓的内容生态),但无论是哪个时代,「好内容」是硬通货,具备极强的流通性。可以横跨平台、 能够穿越时间、重复盈利潜力(类似文学作品版权收入,可以多次变现)。
这里是张水泥罐车,一个在深刻和浅薄反复横跳的知识博主。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关注】【点赞】【收藏】【转发】~ 或者在评论给水泥,一个大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