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晚看中国2023年经济发展的重心
admin
2023-10-02 05:01:09
0

今年的春晚有不少都是凝聚人心,增强信心,提振士气的节目,新年新气象这是应有之义,不过其中有一个特殊节目“一路繁花一路歌”,请了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塞尔维亚、埃及、希腊等国家的歌手出席演唱,还有中国经典歌曲《茉莉花》由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国艺术家来演唱。



这些举措充分说明,2023年是中国发展“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从2013年到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提出了10年,在中国坚持不懈的推动下,“一带一路”不仅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还在“开放”的基础上突出了“连接”,既要对外开放,又要架桥修路。

我们都知道2022年逆全球化加剧,美国不停地搞自己的“小圈子”,同时也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国际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其中包括美国的“蓝点网络”计划、“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以及欧洲的“全球门户计划”等。

随着中美对抗的加剧,美国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减少,欧洲市场也在缩减对华进口。

因此中国在保证基础盘的情况下,无疑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去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

截至目前累计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随着中欧班列、蒙内铁路、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亚吉铁路等投入使用。

接下来的五到十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人文和经贸合作必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这股浪潮中如何抓住机会,是我们这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目前围绕“一带一路”开展了广泛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从文化艺术、教育、卫生、体育延伸到环保、科技、旅游、媒体合作,与经济、民生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包括农业、食品行业、建材、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电器化设备、旅游、物流运输、中低端制造等产业及上下游相关产业。

农业和食品行业是接下来发展的重点,尤其是在全球粮食危机的阴影笼罩下,与非洲的合作重点是促进当地粮食安全和减贫,与中亚地区加强畜牧业合作,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加强涉农发展合作,尤其是跨境动植物疫病防治和区域农产品贸易等,与欧洲地区加强农业科技和绿色产品生产领域的合作等。

农业和食品行业可以关注,尤其是农业器械、绿色食品加工等行业。

“一带一路”包含大量工程建设项目,对基建项目、建材、常规工业品等需求很大,因此做基建的、耗材、钢筋、水泥、建材等市场值得关注和开发,虽然很多项目周期很长,也会出现竞标等现象,但总体来说还不错。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充电系统和光伏组件等深受海外市场青睐,目前新能源纯电驱动产品已经出口南非、泰国、印尼等国家。

随着电力合作的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电力消费的潜力将会被激发,伴随着电力消费量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这些国家的电力投资,从而带来巨大的电气设备需求。

而从民生的角度家电、智能制造等相关产品也会迎来增长,相关的产业可以提前布局。

旅游、物流运输、沿线国家的超市、餐饮等行业都会随着经济合作的深入,出现越来越多的机会。

最后就是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或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

不管怎么说,国家开发出了市场,给出了发展的机遇,我们能抓住的就要抓住,对该区域进行品牌推广,不要等培育好市场了才去开发,因为对手早就进行了推广,有了知名度,因此对于目前无法直接参与的企业,现阶段的重点就是要完成初步的品牌推广和品牌营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