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60岁的周星驰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第一条动态:招Web3.0人才。人才要求熟悉Web3.0、有项目管理经验、有头脑又宅心仁厚。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根据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已经有很多知名人士进军了Web3.0领域。甚至有专业人士认为,Web3.0是一场“确定性的革命”,将创造一个打破虚拟与现实的全新世界。
不仅如此,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日前发布的文章《Web3.0: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里更提到,我们现在正处的Web2.0时代,用户可以是内容的生产者,但规则依然由互联网平台制定,用户缺乏自主权。而在Web3.0面前,Web2.0生态中存在的“隐私保护缺失”“算法作恶”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Web3.0?在概念层面,百度百科的解释是:“Web3.0只是由业内人员制造出来的概念词语,最常见的解释是,网站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使用;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完全基于Web,用浏览器即可实现复杂系统程序才能实现的系统功能;用户数据审计后,同步于网络数据。”维基百科则解释为:“将Web 3.0的定义延伸至当前各大技术潮流迈向新的成熟阶段的具体体现,包括:无处不联网、网络计算、开放技术、开放身份、智能网络、分布式数据库、智能应用程序。
在发展层面来看,Web3.0理念是针对互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利益分配失衡、平台资源垄断、个人隐私泄漏等问题而产生的,其最大特征就是去中心化,不存在权威。用户创造的数字内容,由用户完全自由支配。用一种较为主流的定义就是:Web1.0是“可读”;Web2.0是“可读+可写”;Web3.0则是“可读+可写+拥有”。
Web3.0霸屏,是时候来理清思路,好好认识它了。今天,请跟随《中国科技信息》一起来了解Web3.0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术层面相关发展趋势。
“我的数据我做主”
自1989年出现互联网以来,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以“电脑+网页”为特征的Web1.0阶段、“移动手机+平台应用”为特征的Web2.0阶段,现在开始迈入“入口多样+去中心化”为特征的Web3.0阶段。
回溯上两代Web版本,Web1.0指的是个人电脑时代的互联网,用户利用web浏览器通过门户网站,单向获取内容,主要进行浏览、搜索等操作。
而进入web2.0时代,用户可以接收读取内容数据,也可以编辑并发布,但是隐私性却很难保障。例如,人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打开某个APP,被强制要求授权位置、头像等信息,否则就无法使用应用。用户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按下了“同意”选项。
此外,在Web2.0时代,即时通信、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交互性应用遍地开花,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自己创作内容。平台虽然只提供了一个交互渠道,但是其上所有内容都变为数据归平台所有,创作者没有数据所有权,也无法享受相关权益。
这样的现实问题“催生”了Web3.0概念。在Web3.0时代,数据保存储在区块链上,但是个人掌握私钥,因此外人非授权无法访问。互联网公司再也无法顺利获取用户信息,这就有效地减少了用户隐私的泄露。
可以说,Web3.0最大的突破是解决了数据属于谁的问题,可以实现“我的数据我做主”。用户所创数字内容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都归属于自己,用户所创造的价值可以由用户自主选择与他人签订协议进行分配。由此,用户真正成为了互联网内容的创作者和建造者,并且创造出来的内容数据和所获得的资产都属于自己。Web3.0和以往互联网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够更加有利于把数据变成有价值、能确权、受保护的资产,所以可以推动数据资产的落地应用。
Web3.0 或许是新一轮互联网“风口”
综合各方解读与声音,有人认为中国的政策和加密货币的发展情况,并不适合 Web3.0 的发展;有人认为 Web3.0 将是新一轮互联网发展的风口,将是未来 10、20 年的发展趋势,大量的新生代人才已投身到这一次浪潮之中。
总体来看,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的演进,反映了互联网发展理念的升级。其中,Web3包含两个的核心价值主张:数字资产化和去中介化。从数字资产化的角度看,Web3强调价值流通,认为数字空间中的数字产权可以高效流通,任何人可以在互联网上创造价值、分享价值、获得价值。从去中介化的角度来看,Web3强调开发共建,认为互联网应用服务在技术、数据、知识产权、算法代码、功能接口、金融市场等层面应该足够开放,普通用户能够参与到互联网应用服务的生产、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当中。
因此,不难看出Web3.0有望从技术、产业、经济三方面优化互联网,进而推进生产方式、组织秩序和经济形态创新,但当前Web3.0仍存在发展前景备受争议、技术应用不成熟、金融衍生风险等关键问题。
至少从积极的角度来看,Web3.0会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人们的线上生活提供必要的数字基础设施,特别是疫情助推了实物形态向数字虚拟形态发展,从数字迁移向数字原生发展,也变相在促进Web3.0的兴起。可以说,Web3.0概念兴起的底层逻辑是人们对互联网、对数字空间需求的变化。
技术与机遇是Web3.0领域关注重点
在多方声音的交织下,Web3.0的市场前景仍释放出积极信号。截至 2022 年 6 月,全球相关投融资总金额约达 1600 亿美元,投资机构主要分布 在北美和欧洲,北美地区以约 733 亿美元投资额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欧洲地区以约 275 亿美元位列第二。
编辑:EPLUS市场部
素材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